□ 何国森 口述 殷鹏 整理
日常生活中,颜色无处不在。不同颜色的物体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瓷器从商代出现延续到如今,历经了约4000年的发展,自初见端倪就已经带有颜色,称为“原始青瓷”。之后经过不同的时期发展,从“南青北白”的局面,到祭红釉、祭蓝釉、窑变红釉、紫金釉、茶叶末釉等,逐步发展出烧制温度高低不同的,几十种颜色釉瓷器品种,再配合不同的器物形态,可称得上千姿百态,同时也充分展示了社会精神层面的发展。
总的来说,颜色釉瓷器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两种类型。
第一个时期,是从商代江、浙地区成功烧制出瓷器到元代末期。在这一时期,瓷器的主流颜色是青色,人们将其统称为“青瓷”,除在国内使用,还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而此时的白釉、黑釉及花釉品种瓷器则远远少于青瓷。
烧制青瓷的主要窑口集中在南方江、浙、赣、闽、粤等地区,北方的豫、陕等地也有烧制。在这近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南方的窑口星罗棋布于各省,至唐、宋时期是青瓷生产发展的顶峰。这阶段著名的窑口有浙江的越窑、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河南的汝窑;陕西的耀州窑,统称为“青瓷系”,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瓷胎呈现白色、灰白色、灰褐色或黑褐色,施透明釉,因此在焙烧成瓷后,瓷胎的颜色会通过透明釉呈现出来,也形成了不同颜色的“青瓷”。
烧制瓷器多是就地取材,南方的瓷土矿多为含铁较高,因此胎泥的颜色较深;早期的釉料是用石灰石作釉,将其研磨成灰白色的水状,涂抹在胎体表面,在高温烧制后呈现如玻璃一般的状态,与胎体结合后,形成表面明亮、敲击清脆、吸水率较低的“瓷器”。釉的作用除实用外,主要是使瓷器整体更加美观漂亮。然而,石灰釉虽然弥补了很多陶器的不足,但依然有几个缺点:一是施釉不厚;二是均伴随有细碎开片;三是流动性大,釉质透而不润。这些问题到了唐代逐渐克服。这一时期,在石灰釉中加入了不同的植物灰烬,也称“草木灰”,形成了石灰碱釉。这一做法,在透明度不下降的情况下,提高了施釉的厚度,防止了开片的形成,釉水不易流动,使瓷器有富有如玉的温润之感,大大提高了观赏性。但事物都有双面性,石灰碱釉同样也存在不足,这就是在焙烧过程中,对氧分的敏感度增加,从而造成釉面的变化加大,最终呈现出的表面状态以及发色也就不尽相同。
从商代到元代末期,烧造瓷器的窑型主要有两类,南方以龙窑为主;北方以圆窑为主。燃料多为木材,少量烧煤。这两种窑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一窑内只能烧制单一釉料的瓷器。馒头窑由于窑室短、矮而容积小;龙窑的窑身虽长,但在焙烧过程中采用火膛移位法烧制,这种方法会打乱焙烧的气氛。而石灰碱釉在焙烧过程中的发色需要不同的气氛,也就是常说的氧化还原焰。焙烧中形成的氧分不足或氧分过量,釉料会随氧分的含量而发生不同的变化,这也是这种釉料的烧制特点。
图1 龙泉釉罐盖
图2 秘色瓷瓷片
图5 明宣德 仿汝窑天青釉靶盏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图3 宋汝窑水仙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4 宋汝窑纸槌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6 明宣德 青釉花口碗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图7 明成化 仿宋官窑青釉贯耳瓜棱瓶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由于先天的不足,造就了青瓷“一釉多色”的特点。哪种颜色才是真正的本色,很难说清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比如业内将唐、五代时期最好的越窑青瓷评价最高,同时根据文献记载,称为秘色瓷。因其数量极少而釉色秘而不宣得名。而同在浙江地区的宋代龙泉窑,人们又将最好釉色称为粉青、翠青、梅子青。而2017年景德镇在全国政协举办展览,其中两件宋代龙泉窑残器(图1),其中一件与景德镇湖田窑烧造的影青瓷发色一模一样,另一件则与越窑秘色釉完全相同(图2)。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展示的宋代汝窑瓷器,其特点一个是没有或很少开片,第二是釉质细腻光润、玻璃光极强,釉的表现特点与我们一直以来所学的瓷器知识及所看到的汝窑有天壤之别,可以完全颠覆我们普遍的认知。(图3、图4)
第二个时期开始于元代末期的江西景德镇到如今。景德镇地区可谓是“水土宜陶”,所产的瓷土矿含铁量低,瓷泥为白色;同时做釉的原料矿产丰富,由石灰岩形成的山脉随处可见,配釉用的狼藉柴又叫凤尾草的植物,满山遍野的生长,用它调配的釉料也是石灰碱釉,当地则称为“二灰”釉。由于胎泥为白色,釉为透明釉,也就有了影青瓷或青白瓷之说,瓷器的颜色整体变化不大。元代青花瓷的烧制成功,同时也创烧出了祭红釉、祭蓝釉、紫金釉等颜色釉瓷器。到了清代及民国时期颜色釉瓷器出达20多种,可以仿制出前几朝不同窑口的瓷器,如仿汝窑、仿哥窑、仿定窑、仿龙泉窑等,在品质上甚至超过了前朝,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图5~图8)而这些釉色不同前朝,则都是在焙烧青花瓷的同时,在同一窑内一齐烧制而出,借用形容钧瓷的诗句,那真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改变了沿续3000多年的一地一窑一釉的历史,做到了“釉色与胎泥中的各种矿物无关”。
景德镇制瓷的成功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是“水土宜陶”的原料基础;二是为烧造青花瓷而所做的窑炉改造。彻底改变了窑炉结构,改变传统的投柴烧窑的方法,创造出了在焙烧过程中有十几个不同的温度区,从1200℃到1300℃前后上下不同的窑位;并根据不同矿物的发色温度,将其制成釉料施在胎坯上,对应不同的窑位温度进行焙烧,经过氧化还原后烧成各种不同颜色的金属釉,这个窑型全世界独有,像半个鸭蛋,称为“蛋型窑”,在景德镇用镇字命名,尊称为“镇窑”。
青瓷是以施植物釉为主;色调则是含铁原素高的瓷泥的颜色,以及焙烧时由于“串烟”形成不同的颜色。另一种就是以金属矿物做釉料,施在坯胎的表面,入窑焙烧过程中经过氧化还原,金属元素表达出的颜色,这种情况形成的颜色则与胎泥的颜色无关。
在汉代,我国出现利用金属矿物做釉料,最先是在陶器上使用,后才向瓷器发展。如汉代绿釉冥罐,就是铜的氧化物烧成后的颜色。
用铜、铁、钴、锰等不同的金属矿物元素为致色元素,氧化铅为发色济,在800℃左右的温度下形成的釉色,称为低温铅釉,如唐代三彩器、辽三彩、明清两代的娇黄釉、孔雀绿、茄皮紫釉等,以及古建筑各色的琉璃瓦,都是这一种类。(图9、图10)这种釉色并非金属本身的颜色,而是氧化后表达出的色彩,类似我们常说的生锈,如绿色的铜锈、红褐色的铁锈等。低温铅釉可以入窑一次烧造,但多是二次烧成:先高温烧成素胎(又称反瓷)后,再施釉低温烘烤,让釉附着在胎体上。
图9 柠檬黄釉碗晚清内务府总管庆宽家族旧藏
图10 柠檬黄釉碗底部
图11 宋玳瑁斑建盏
图12 吉州窑 木叶贴花瓷片
图13 油滴建盏瓷片(上2)绞胎瓷片(下1)
图14 明永乐龙泉釉缠枝牡丹纹梅瓶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图15 明永乐 红釉梅瓶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图16 明宣德 铁红釉侈口碗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图17 明万历 回青釉盘
图19 明宣德 紫金釉小碗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早期瓷器所施的金属釉中,致色元素主要是铁,如晋代黑釉鸡头壶,所施的就是含铁的釉色,烧成的颜色多为青色到青灰色;但在传世以及考古发掘过程中也会发现,其中有少量的偏黑色釉色出现,这一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在烧青瓷的过程中,配料以及火候气氛把控不到位而产生,而聪明的烧瓷人逐步的掌握并且利用这一突变,逐渐开发出纯正的黑釉瓷器、点褐彩瓷器等品种,丰富了瓷器世界。到了唐、宋、元三个朝代,全国南北地区都烧造黑釉瓷器的历史,如北方的内蒙、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南方的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均有烧造。品种有一般黑釉、花色黑釉、油滴、玳瑁斑、兔毫及芝麻酱釉等。由于铁矿的丰富并且元素自身具有1200℃左右的偏低的还原温度,所以一般窑型都能较好的烧制,也相对好控制:北方窑多烧造大缸、大罐类似缸瓦胎的储藏器,可以烧出黑色、褐色、茶叶末色的品种;南方各地烧造黑釉则以小件为主,这类以江西吉洲窑、福建建窑最为著名,其中烧造的兔毫、油滴、玳瑁斑、树叶贴花、剪纸贴花等品种的杯碗,如今看来有很多都是黑釉中的精品。(图11~图13)
笔者在2006年4月考查过吉州窑遗址,一座龙窑遗址被保护起来,窑边的溪水中依旧散落这大量的宋代盘碗的残片,经河水千年的浸泡釉色无伤,非常干净。瓷片中有黑胎黑釉,也有白胎白釉品种,说明此地可以所生产含铁量不同的瓷土矿,并且在主要生产黑釉的同时也配制白釉。
树叶贴花、剪纸贴花品种是如何烧成的,始终是个不解之迷。经考查再与制瓷老工匠们探讨后得知,树叶贴花是先将树叶风化后形成经脉,将其蘸上白釉贴在碗内所需花纹的位置,再将树叶揭下来,白釉纹饰会留在碗壁的内侧,最后施黑釉,入窑焙烧后形成黑地白色树叶形的纹饰,剪纸贴花的工序也是如此。油滴、玳瑁、兔毫的形成完全是胎泥中的铁原素与釉料的铁原素所含的比值数量不同,在焙烧过程中氧化还原时的收缩比不同,会产生气泡,油滴是“气泡自釉中出现的痕迹,以此为中心由三氧化二铁结晶而成”现象;玳瑁、兔毫也是铁原素在焙烧时各种矿物在温度的作用下发生变所形成现象。
图18 明永乐 甜白釉浮雕瓷座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图20 清乾隆 仿官釉三羊开泰尊玫茵堂旧藏
图21 清乾隆 鳝鱼黄釉如意绶带耳葫芦瓶北美十面灵璧山居藏
图22 清乾隆 窑变釉长颈瓶北美十面灵璧山居藏
铜红釉真正能够烧成,如今来看最早是出自河南的钧窑。它是将铜元素加入含有一定量的石英配制成的高温颜色釉,施釉厚,釉面不透明,配合烧造时流动感觉,给人一种浑浊且不透彻的感觉,称为“乳浊釉”。由于宋、元时期的窑炉以及烧造技术的原因,能够真正达到的红色非常少,而见到的多是月白、兰灰、青灰色等,这是铜元素没有还原表达出的颜色。钧窑瓷器表面的特点,多带有开片,而颜色又多为蓝色难出红,相对于宋代的“雨过天晴云破处”的汝窑来说很相似,但汝窑并没烧制红色的品种,也就有“钧能仿汝,汝不可仿钧”之说。
铜红釉自古至今都是最难烧制的,在高温烧制时控制它非常难。因为首先这一品种需要较高的烧制温度,再以极佳的氧窑内环境气氛才可烧成。但当时的钧窑所用窑型为馒头窑,窑型小高度不够,火的流速很快,在升温时会造成氧分不足,无法达到还原时所需要的温度,很难造成铜红釉所需的温度与气氛,也就是说窑型与铜釉相克,无法达到统一,因此我们见到钧红瓷器非常少。到了元代末期就已经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红一件”的说法。2017年10月笔者在安徽祁门观看烧传统的镇窑,此窑户专烧铜红釉,与钧瓷类似的是,在满窑时窑内高度低于近两米的窑位,全部只满匣钵不烧瓷器,其中原因,就是高度不够,温度偏低,无法发色。
第二类是江西景德镇烧造的颜色釉瓷器。在经过窑炉改造创新之后,当地可以运用自如的按不同温度配制不同的釉料,使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比如不理想的窑位则烧无釉的素胎瓷器,以保证成功率,再施低温金属釉,二次进炉烧造。明弘治娇黄釉、清康熙素三彩、雍乾孔雀绿釉、茄皮紫等都属此类形,施的是低温铅釉。而在可控区域内则可烧造出大量高温颜色釉。如明永乐的翠青釉、宣德的宝石红釉、清康熙的豇豆红、郎窑红、雍正、乾的天青、祭蓝、茶叶末釉等数不胜数。(图14~图23)颜色釉、青花、釉上彩这三大品种并驾齐驱,景德镇才有了世界瓷都之美称。
图23 清乾隆 青釉八方贯耳瓶玫茵堂旧藏
图24 清康熙 黄釉团龙纹盘北美十面灵璧山居藏
颜色釉瓷器是世界上第一个出现的瓷器品种,到今天,已经走过了4000多年的光景。前3000年左右只是能够生产它,期间的夸度对于如何提釉色的高产品质量,单从影响并不显著。从两晋到宋元全国众多的窑口,虽然也有精品,可称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千年不变的窑型,对火的控制力不够,这一关键制约了瓷器品质的提高。到了元代末期江西景德镇为烧青花瓷器而做了二项重大改革创新,一是新型窑炉的相继出现,对火的控制力加大,窑工称为“抓住了火”,更多的精品瓷器继而出现;第二是“二元配方”的应用,提高了胎泥的硬度,大件器物可以顺利成形。这两项改革,使得瓷器在胎泥、釉料、拉坯成型、烧窑等核心技术得到了飞跃,瓷器才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中国才有了瓷之国的美誉。(图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