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生
(青海省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西宁 810001)
生物科学课程倡导全力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乃至要铸造新的教与学行为方式等理念和目标。在西部地区,不少学校对部分课程内容能为教师提供的常规教学资源至今仍然是一本书、一杯水、一根粉笔、一张嘴,在这样的课堂上显然不论教师怎样努力也难以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教学目标。因此,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现有教学条件,科学设置和广泛开展本土化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对于有效实施国家课程教学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教学价值。
在生物学本土化课外科技活动中,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对生命科学原理、现象进行实地观察分析、思考与判断,既能有效地验证和巩固已学知识和能力,又能生成课堂难以生成的新知识与新技能。学生在参观、采集、制作、统计、种植、饲养、解剖等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产生学习过程,感受和体检到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世界及实实在在的科技教育实践行为,在与生命现象和过程的交织与碰撞中激发好奇、好动、好问的急切心理与求知欲望,潜在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增强了学习与应用知识、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携带着在课外科技活动中验证和生成的具有实践属性的知识、技能再次走向课堂时,课堂将迸发出空前的教学效能。
例如,青海牧场中学的学生在学习完动物部分教学内容后,前往学校所属的省内八大国营牧场尝试动物解剖: 前往养牛场的学生解剖牛,前往养猪场的学生解剖猪,前往养羊场的学生解剖羊……青海地区的寒假时节正值各牧场饲养育肥动物宰杀旺季,也正是肉食品自然保鲜存放的好季节,教师代表学校与各牧场生产处及兽医室取得联系,在屠宰师及兽医的指导下安排学生直接参加二至三天的屠宰工作,且每人必须亲自解剖一只(头)饲养的育肥动物,并详细作好记录。同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系统,将其主要器官摘取,按教材知识顺序用麻绳连结排列起来(注意: 其大小要便于携带),仔细观察系统器官的形态及组成。然后,再从中选一个位于胸腔或腹腔内的主要器官,在兽医指导下自主查阅资料,制作成标本,并绘出简图(只要求勾画出该器官的位置、形态及大体结构的轮廓)。最后将标本、简图、实验记录一同带回学校。出人意料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竟然一连解剖了牛、羊、猪、狗、兔等多种动物。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学校实验室召开全校性的学生本土化课外科技活动学习成果展示会,每个学生既是作者、讲解员,又当参观员、管理员,他们一一展示自己亲手建构的学习成果。然后,再由生物学教师组成的专家鉴定组对每个学生制作的标本进行鉴定后,由校长颁发优秀标本制作奖。如此过程学生既学得了知识,又增长了技能,还提高了能力。生命科学素养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比起在教室里,全班几十人围着一只小兔子解剖,效果显然不言而喻的了。
课堂教学与本土化课外科技活动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相得益彰,成为生物学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催生学科知识与技能内化为科学素养,全面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不同于一般行政事务性活动或一般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它是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和形成学科技能与能力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感染、感应、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在亲手采集和制作标本与模型、亲眼观察性状与监测数据变化、亲自栽培植物与饲养动物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使学生体检和感受到爱自然、爱生命、爱劳动、爱家乡、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意识与情操,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认识生命科学对人类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仍以青海牧场中学为例,学生在学完绿色植物知识内容后,生物学教师将全校学生以所属的不同国营牧场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由高年级学生任组长,让其回家调查居住地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植物,说出它们的种类、名称及分布。青海地区的暑假时节正值植物生长旺节,学生每天随家长奔驰在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植物园中,然后采集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制作成标本带回学校。并利用活动课、双休日自己去找参考书。到附近农科院、牧科院、兽医院请教老师,进一步了解这些植物的主要用途及生物学特性。还请中医、兽医专家介绍药用植物的性味功能、主治疾病及我省药用植物开发、利用情况等。当“流感”“菌痢”等传染病流行时,在教师和校医的指导下,学生用自己采集的药用植物熬药汤喝以防治传染病。
在活动中,学生不断发现、探索和独立解决生物学问题,进而培养其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意识、意志和精神。不断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重大成就,产生献身祖国生命科学事业的远大志向。使学生身心都得到了锻炼和净化,富有实效地实现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课程教学目标。
在欠发达地区,要有效实施体现国家统一要求的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客观上必须依托“国家课程本土化教学”这一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应该说具有深刻意义。在国家课程本土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客观上要求教师,一方面依据国家课程范畴重新建构和完善专业知识框架体系;另一方面依据国家课程所倡导的先进思想理念通过改造、更新、完善或重建与实施新课程相匹配的诸如平等对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实践体验等教学思想策略方法体系。然而,不论是知识体系的专业化建构,还是教学思想理念的更新与完善,广泛开展中学生物学本土化课外科技活动都有极其重要的特殊意义。本土化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是一类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客观上要求生物学教师,首先要作本土环境课程资源状况调查,要作课外科技活动课程实施规划。在诸如观测、实验、采集、制作、解剖等本土化课外科技活动中,面对广博的发展变化中的生命世界,学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奇特的问题,促使教师同学生一道去查资料、搞观察、搞调查、做实验、搞制作等。进而促使教师调整固有专业结构与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行为技能的熟练程度,建构与实施国家新课程相匹配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可见,生物学科技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既可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又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