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儿女英雄传》题材电影述略

2018-11-29 14:51马勤勤
文学教育 2018年28期
关键词:英雄传儿女京剧

马勤勤

满族作家文康的《儿女英雄传》是中国近代小说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论再生缘》中誉之“结构精密,颇有系统”,“在欧西小说未输入吾国以前,为罕见之著述也”。书名所谓“儿女英雄”,概指儿女情与英雄气。通过讲述一个没落旗人世家历尽磨难最终重振祖业的故事,写出了十三妹由英雄向儿女的演变和安骥由儿女向英雄的成长。其人物塑造丰满传神,十三妹矜才使气、豪爽亦不乏温柔的形象尤为人所称道。

《儿女英雄传》问世后,深得世人喜爱。它不仅被陆续改编成京剧、鼓词、弹词、评书、话剧等多种文艺样式,也是中国影视史上重要的题材来源。较为今人所知的,主要是1983年首播于香港无线电视台的电视连续剧《十三妹》和198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日本联合摄制的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传奇武打故事片《侠女十三妹》。而民国时期产生过很大影响的若干《儿女英雄传》题材电影则几乎不为人所知,殊为可惜。

一.1927-1931年的无声电影《儿女英雄》系列

1927年,友联影片公司推出了由陈铿然总监、文逸民导演、范雪朋主演的《儿女英雄》。影片虽保留了基本故事情节,但进行了较大改编。小说从世族旧家安学海外放知县写起,十三妹(即何玉凤)登场稍晚,在前半部分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在后半部分通过邓九公的讲述,才逐渐交待了她的身世情况。在《儿女英雄》中,十三妹的故事变作主线,安家的遭遇则是辅线。开头由何家的血海深仇演起,且将小说中影射之人物直接点明为年大将军。电影重点截选了小说中最为紧张激烈的情节能仁寺一段,加以新的渲染和编排。

据范雪朋回忆,《儿女英雄》拍得很认真。成本四千块钱,布景如大雄宝殿、地下机关,道具巨型大钟等,全是自己搭置或制造的。“机关布景在银幕上看来怪有意思,其实很简单,例如一揿铃,门就自己开了,这是用铅丝拉的,地下室的楼梯等,也全靠剪接技巧”。与一般小公司雇用戏班武行做替身不同,友联公司拍摄时尽量让演员自己上。有时甚至十分危险,特别是拍多人对打和高空跳下的场面。范雪朋便因此受过伤。[1]

1927年,友联影片公司将其《友联特刊》辟为“《儿女英雄》专号”。不仅登载电影剧照和宣传画,还发表了各主创的自白。同时,邀请了一些文人撰写了推介文章,如洪洪水《读儿女英雄本事感言》、枫隐《儿女英雄传与影片》、春华《儿女英雄之一斑》等,为影片发行进行了舆论宣传。

《儿女英雄》上映后,大受欢迎,场场爆满。影戏院本来计划演五天,最终竟演了半个月,南洋片商也非常满意。在拍摄该片时,友联影片公司的经济状况已经很糟糕,却靠着这部影片,渡过了危机。也因尝到了赚钱的甜头,友联公司几乎每隔一年就推出一部续集。至1931年,共问世四部,分别是《十三妹大破穿云岭》《十三妹大破白云庵》《十三妹大破张家寨》《十三妹大破伏虎沟》。剧本由通俗小说家徐碧波操刀,虽自称“参阅原书,汇以理想”,但大体上是另起炉灶。

《儿女英雄》的第二集尚能保证一定的质量。1928年第1期《电影月报》介绍称:“服装布景,较前繁复华丽,而襯逗前集,尤觉映带生辉。……后集之最热闹处,为十三妹大破穿云岭一节。而十三妹以单骑前往,杀敌如摧枯。当令观者咋舌。戏中更参以滑稽之穿插、危险之机关。”

然而,续《儿女英雄》系列之弊在于一味投合观众的猎奇心态。如载于1929年第10期《电影月报》题为《三集儿女英雄之特色》的广告,即可见其对所谓“急煞”之“酣斗于墙颠屋檐,刀光剑影,飞舞腾跃”、“险煞”之“烈焰升空,光芒万丈”、“奇煞”之“白云庵中有升降梯美人榻复壁,极光怪陆离五花八门之致”的彰显。编造十三妹之女“小十三妹”等噱头,连范雪朋都感到厌恶。剧本越编越差,结果使原本风头十足、俘获大量影迷的《儿女英雄》系列电影为观众所淘汰。

二.1938年新华影业公司《儿女英雄传》

1938年,新华影业公司上映了岳枫编导的《儿女英雄传》。作为上海“孤岛”时期拍片最多、影响最大的导演之一,岳枫编导的《儿女英雄传》虽然票房尚可,但在抗战背景下左翼主导的主流影坛话语中,声誉平平。1938年第3期《电影周刊》“每周新片批评”栏,以《顾兰君等主演〈儿女英雄传〉比〈火烧红莲寺〉进步》为题,把该片定为“丙等片”。评论员“德青”指出:“本来,把旧小说里的事迹挂上银幕并不是怎样不好的事,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我们必须在这些旧的材料中,灌入点新的精神,新的意识,结果才不全流入浅薄无聊或趣味低下,甚至含了毒素的毛病。本片的制作人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是一个缺憾。顾兰君对于这种角色是颇为适配,因为她的演出正如普通小说里的人物那样,妩媚中寓了刚健气概。看了令人想起没有没落前的夏佩珍!……如果把它当作一部娱乐影片看,我们可以说,比《火烧红莲寺》进步。”这里明显是带有新文化启蒙思路的批评。

无论从那个角度评价,顾兰君的表演还是得到了世人的普遍认可。顾兰君生于1918年,15岁时开始电影事业。因为相貌不算出众,最初只能任配角。但是她在表演上很用心也十分刻苦,逐渐得到了肯定。她曾回忆说:“在拍《儿女英雄传》十三妹大破能仁寺的时候,就有这么一场危难表演。要使片子演得精彩,兼为忠于本职设想,我这十三妹也就只能咬定牙根,放大胆子来试上—试了。不料站定在屋顶上,猛地踏前一步,正待向下跃去时,这座赶工搭造的房子,上面的泥土还是相当的潮湿而没有牢固,因此足尖触处,直泻而下,整个身体便由仰翻在高屋上而硬生生地跌下了地面。”[2]由此,也可以看出,顾兰君在演戏时的拼劲。也正是有了这份劲头,才为这部电影在当时留下了正面的评价。

1940年,昆明大戏院重新上映了这部旧片,仍然“得到观众欢迎,卖座颇为不差”,也是卖得太好,遭到了昆明各报舆论的大肆攻击。因为与抗战无关,被批为拜金主义,“忘记了正在作战中的祖国”。[3]但反过来看,就普通市民来说,岳枫编导的《儿女英雄传》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三.1943年京剧影片《十三妹》

1943年,燕京影片公司出品了华北电影公司摄制的《十三妹》。导演林一民,主演吴素秋。众所周知,从1905年算起,华语电影自诞生之日便与京剧有着深厚的联系。1940年代,燕京影片公司成为将京剧电影化的主要力量。

然而,所谓的京剧影片基本上是将京剧演出录下来,搬上银幕。即便到了《十三妹》之前的三部燕京影片公司出品的《御碑亭》《孔雀东南飞》《盘丝洞》,也遭到过一些批评,如“使人看了说不上它是电影,那是毫不改变的硬把锣鼓一切的音响,和死板的伶人搬上银幕,白费了许多胶片,使人看了还不如舞台上的戏来得活泼”。[4]不过,在《十三妹》中,电影的因素体现得较为成功。其自制电影说明书中介绍说:“古装片《十三妹》,根据清代名小说《儿女英雄传》编成剧本,与舞台剧《十三妹》显然不同,片内对白歌唱服装布景之考据均经名家之手,且襯以古色古香之广东音乐,及利用北京近郊之名胜为本片之外景。”这部电影也得到了很多肯定的评论,如1943年第2卷第13期《商钟半月刊》所载之《吴素秋十三妹观后评》称“摄制与剪裁方面非常得法,片中景物多是实地摄取的,看惯了上海片的布景,不觉得眼目一新……对白完全为京白,不像非驴非马之《盘丝洞》”。

从内容上看,这部电影的改编手法与友联公司的作品有相近之处,但是更加接近原作。如在友联版中,增加了十三妹手刃仇人捧其心而归的情节。而《十三妹》保持了仇人因罪被朝廷诛的原剧情。主演吴素秋是当时红极一时的京剧花旦,文武兼长。师从尚小云,又任荀慧生为义父。她出演十三妹一角,不仅有武术功底,还特别擅于刻画人物。故颇受好评。

这部影片非常卖座,也与明星新闻有关。吴素秋自1930年代末走红,被誉为“四小名旦”之首。她扮相娇俏,台风绮丽,嗓音甜润,成为当时各类娱乐报刊频频关注的重要人物。她与前夫王和霖的恩怨纠葛已赚足了世人的眼球。《十三妹》上映之期正是吴素秋再嫁大学生吕超凡而从此脱离戏台生活的关键时刻。当时人称“这是机会,是片子开映前买不到的宣传机会”。[5]

目前,面对电影全球化的来势汹汹,华语电影如何张扬民族文化特色从而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是电影从业者和研究人员必须面对的重大话题。因此,有必要对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做必要的清理。民国时期《儿女英雄传》题材电影便是一个既涉及传统小说的改编也包含国粹京剧与电影互涉问题的个案。

猜你喜欢
英雄传儿女京剧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天山儿女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江湖儿女
家有儿女欢乐多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
吕梁要再续“英雄传”
水煮三国英雄传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