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件事,往往由多个场面构成;写一个人,也会组织几件事情来写。这些场面或者事件怎么衔接成一个整体呢?过渡句(段)是一种方法,相信你已驾轻就熟;“叙述线索”也是一种好办法,没尝试过?那就先看一个案例:
作者进书店躲雨——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作者想买一本鲁迅先生翻译的《毁灭》,可惜钱不够,与店主交谈间,那个“中国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中国人”不但向作者推荐了曹靖华先生翻译的《铁流》,且只收一块钱本钱,还把《毁灭》送给了作者。作者“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作者终于想起来眼前的“中国人”正是自己崇敬的鲁迅先生,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他再次仔细地看他的脸——
“瘦!”
当作者把一块钱放到鲁迅先生的手里,又一次写道——
“他的手多瘦啊!”
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经历了进店远望、交谈近看、荐书惊看、猛醒又看、付钱再看等五个场面,前后五次描写,都围绕鲁迅先生的外貌来写的,而且只突出一个特点——瘦!
俗话说“棍打一大片,枪挑一条线”。作文也需要一条贯穿始终的“线”。这就是“叙述线索”!亲爱的小读者,你发现它的奥秘了吗?
首先是“反复”。
也就是同一内容在文章的不同阶段做多次叙述,如开头、中间以及结尾等,从而形成贯穿始终的一条“线”。
其次是“有变化的反复”。
多次叙述同一“内容”,并不是同一“表达”。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可是有不同用意的啊!
上文第一次是远远地看见鲁迅先生,并不知道他是谁,隔得远,天阴暗,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第二次面对面交谈,看得真切,于是面孔、头发、胡子都一目了然了。
最有意思的是第三次,作者惊异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如此热心体贴,于是又“看”一次。注意,虽然还是脸、头发和胡子,但是作者把原有“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儿颓唐的样子”等联想部分省略了,要是完全重复就累赘了。再注意,增添了长衫和烟嘴。如果你读了原文,就会发现“烟嘴”在文中也曾多次出现——鲁迅先生爱吸烟,烟嘴如同他的徽章一样醒目,既是他用笔战斗的标志,也是他消瘦的重要原因。还要注意标点“;”,罗列脸、头发等,表示一一地看,以求得确证:这个人究竟是谁?
第四次、第五次则只强调“瘦”。因为这是鲁迅先生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作者最深切的感受,更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忧虑、关切与爱戴。
也许你要说了,哦,叙述线索就是多次描写外貌啊!唉,可不止外貌哦!任何内容都可以成为作文中的叙述线索。不信?要不教你几招试试——
第一招:一番话语含心意
早上妈妈送你上学,还没出门,说“小心”着凉该添衣;一路走去,说“小心”汽车别乱跑;校门口与你挥手道别说“小心”,别把试题读错了。你听过类似的叮咛吗?一番重复的话语就是妈妈的关爱啊!
第二招:一组动作表情意
你偶尔也会犯错吧?爸爸“摸摸”你的头,表示安慰;于是一边聊天一边分析,爸爸又“摸摸”你的头,表示理解;后来你们达成了共识,爸爸再次“摸摸”你的头,表示鼓励。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一组重复的动作就是爸爸的疼惜呀!
第三招:一组神态有深意
马失前蹄,你考砸了。老师“看”了你一眼,你感到了责备;订正的时候你卡壳了,老师“盯”着你不说话,你知道这是期待;当你终于把所有的错误都订正完毕,老师再次“看”你一眼笑了,你肯定懂得其中的欣慰吧?这眼神,似曾相识吗?一组重复的神态就是老师的期许啊!
第四招:一串心理显主意
不巧,你的同桌不会做题了,他想借你的作业“模仿”一下。于是你想:借还是不借?还好,你拒绝了。可他还是“模仿”了其他同学的。于是你又想:该不该和他讲讲道理呢?也许犹豫之后你放弃了。可老师居然表扬他作业认真,于是,你又不禁想:要不要向老师反映一下?想想,再想想……这难题,也许你真遇到过吧?一连串的心理就是你不断拿主意的过程啊!
你瞧,连同案例里的外貌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都能成为作文里的叙事线索。要是人物的一个有特殊含义的小物件等出现在作文里,相信你也能将它处理成叙事线索的。
哦,对了,上一回有同学问能多用几次环境描写吗?当然可以。心情愉快,艳阳高照;遭遇挫折,晴天霹雳;转“危”为“安”呢?雨过天晴呗!当然,真正写作文时可没有这么呆板的!环境描写也可以成为叙述线索啊!包括你日常作文所用的时间顺序、地点顺序等,其实也是叙事线索!
如果你安排一条线索在作文中,就是“单线”;要是两条或者两条以上,那就叫“复线”或“多线”啦。是不是觉得很高级?要不,选择以上招数中的一种,枪挑一条线,试它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