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姑娘为什么“小性儿”

2018-11-29 12:22:59孙玉石
初中生写作 2018年6期
关键词:史湘云贾府黛玉

◎孙玉石

开匣看时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看上面这段文字,能体会到,林姑娘生周瑞家的气了。气的原因呢?“那些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换句话说,周瑞家的把花儿先可着别人挑,最后别人都不要的,给林姑娘送来了。花儿不是非要不可,可是被人看轻,让林姑娘受不了。

周瑞家的没敢分辩自己冤枉,一是不敢,二是她们已经习惯了林姑娘这种多心、歪派的性格。林姑娘最受不了的就是别人看低了她。史湘云说演戏的一个小姑娘长得像她,她觉得把自己跟戏子放在一起来比,是一种侮辱;夜访怡红院,晴雯没听出她的声音,没给她开门,本已经让她心存尴尬,看到接下来薛宝钗从院中被送出来,她立刻觉得自己被大大地冷落了,马上觉得“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样的故事,在《红楼梦》里,发生了很多次,人人都知道,“林姑娘小性儿”。

黛玉的小性儿,始终围绕一个主题:“你们要给我当有的尊重,拿我该有的身份对待我,我很重要。”这是有受人尊重的需要的表现,是需要的一种。古语里提到过的“不食嗟来之食”,也属于这种需要。

受人尊重的需要,来自对自我认同的一种需求,希望别人以自己所期待的自我价值来对待自己。黛玉是贵族小姐,出身官宦人家,本人天资聪颖,才华与容貌在贾府众女孩儿中堪称头筹,以这样的先天后天条件,她本可以自信满满,快乐天天,但她却始终不敢多说一句话,不肯多走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原因是父母双亡,她客居在贾府,势单力薄,贾府上下一双富贵眼,很可能会不拿她当回事儿。所以她对此非常敏感。

被人尊重难道很重要吗?

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有精神需求,人具有社会性。在人类群体中,被尊重,意味着与其他个体相同,甚至比其他个体更重要。这是人的心理需求,是安全需要、归属需要满足之后紧随其后产生的需要。

同样是这个小性儿的林姑娘,当宝钗诚恳地指出她在言语诗词中的不妥之处,在秋雨之夜像个姐姐一样关心她的起居时,她便放下心防,与宝钗情如姐妹起来。那段时间,黛玉不再像个刺猬那样,总是把锋芒指向宝姐姐了。宝玉向黛玉剖白了自己的真心,宝钗给了黛玉姐姐般的情谊,于是黛玉的小性儿也随之淡了。

人有被尊重的需要,当得到所需要的尊重时,他也会释放出相应的善意。孟子曾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说到尊重,红楼梦里面另一个与黛玉身份相似,遭遇相似的人物——史湘云,却与黛玉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心态。在家里,她要靠女红帮家里维持生计,在贾府,她靠“贾母娘家人”的身份来存在。本应身份尴尬,但却没人说史姑娘难相处。在贾府,有史姑娘在的地方,总会伴随着一片欢声笑语。她开朗豁达,快人快语,以“唯大英雄能本色”自诩。

史姑娘不在意别人对自己如何看待。贾府虽然上下的富贵眼,却很少能伤到她。她是史家小姐,这一点,无须别人来证明。当黛玉因她的话而多心生气,她会明确表达自己的不满。但这种不满,是对宝玉“公平相待”的诉求,而不是对自己的自怜自叹。在这里,我们要说,史湘云具有较高的自尊。

他人给予的,是尊重,来自自己的,就是自尊。自尊,是对自己的期待,信心,对自己重要性的认定。这种认定,不靠别人施予,不靠权力、地位、人们的态度来获得,而是来自内在的认定,对自己的价值的自信。

外来的尊重重要,内在和自尊更有力量。

猜你喜欢
史湘云贾府黛玉
黛玉讲诗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46
黛玉为什么爱哭?
海峡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40
浅谈史湘云的中性之美
阳光女孩史湘云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55
史湘云性格的形成因素
东方教育(2017年1期)2017-04-20 02:58:13
论史湘云的做事风格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4
不仅仅是眼泪*——黛玉的另一种解读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20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
语文知识(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