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然
(重庆市长寿区生态环境监测站,重庆 40122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这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1]。乡村振兴,良好生态是支撑点[2]。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良好的人居环境,也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然而,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出现了水体大面积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等现象[3]。要实现乡村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势在必行。
长寿区是重庆的产粮油大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庆市委调研组蹲点调研区县,现有221个行政村,农户户籍人口61.64万人,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拥有全市最大的晚熟柑橘和长寿柚种植基地、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4]。乡村存在畜禽养殖和农药化肥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都将制约或阻碍乡村振兴的实施。因此,通过对长寿乡村生态振兴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当前亟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近年来,长寿区以“田园行动”为抓手,不断加大投入,提升村容村貌,保护乡情美景,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通过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推行种养循环模式,让生态养殖与绿色种植相结合,变废为宝,实现粪污零排放。完善农村垃圾“户集、村收、区运、区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人口覆盖率达93%;全区19个街镇实施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并建成投运13座农村污水处理站,并对14个乡镇污水管网进行整改修复,以提高污水收集率;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8.3万户,普及率达61%,农村生活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完成50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标准化建设,累计解决32.8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长寿区作为重庆最大的禽蛋生产基地和重庆市特色养殖示范区,畜禽养殖总量大,消纳土地利用量有限,部分养殖户养殖污染处理不力,给周边环境带来一定影响;虽然化肥用量连续两年负增长,农药用量连续3年零增长,但因过度使用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的问题仍然存在。
全区19个街镇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但街镇污水处理管网不完善,造成生活污水收集率较低;部分村庄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存在乱堆现场,“脏乱差”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目前农村群众的环境意识普遍较差,对于所产生的垃圾,多会选择焚烧等简单形式来进行处理,或者就是直接倒入水体中,将会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科学制定乡村空间布局规划[5]。长寿乡村建设规划走在全市前列,全区221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村级规划。要通过规划引领,对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进行个性化塑造,结合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建成山水风光型、生态田园型、古村保护型、休闲旅游型等多种形态,做到“百花齐放”、“一村一景”。要守住生态保护底线和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兼顾发展需要、预留发展空间,推进多规合一,做到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规划等整体谋划,实现统一规划、一张蓝图。
要把群众最关切的环境问题作为优化乡村人居环境的重点,着力补齐短板,打好山水田园“保护战”。畜禽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既要严控又要有相应的配套补贴补助政策。垃圾治理,可按“户集、村收、镇
转运、区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进行,可探索实行村级保洁员制度,也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交由专业公司治理。污水处理,在进一步加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处理农村分散污水。以便民服务为宗旨,大力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和行政村无害化卫生公厕建设,解决好村容村貌“脏乱差”问题。
坚持“建管并重”,探索政府支持与村民自治、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农村设施管理体制,将管理主体、经费保障、人员配备等内容制度化、规范化,确保运行维护长效管理。注重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察的长效管护机制。对一些规模小、较分散的农村基础设施,可探索居民自主管理机制;对一些经营性基础设施,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管理。
立足现有条件,充分利用农田块状边角土地,种植生长快、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树种,形成“线、块”结合、连续贯通的农田林网系统,区分轻重缓急,实施好村庄绿化,提升村容村貌。
开展贴近乡村群众生活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设计制作环保公益宣传片和宣传画,办好有线广播电视环保宣传节目,开辟镇村环保宣传板报墙。同时,加强乡村中小学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生态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支持环保社会组织、高校志愿者、乡镇干部开展“百镇千村万户”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宣讲活动。开展生产环境保护示范村镇、乡村生态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切实提高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