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辽宁 马立强
汽车服务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培育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汽车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一年一度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为了职业教育界一大盛事,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非常的重大设计。近两年,为了能让本省最优秀选手参加天津“国赛”,各省市层层选拔人才,都在天津大赛前进行省级技能比赛。通过参加职业技能比赛,全国各类职业学校的教师学生加深了了解,增加了友谊。通过技能比赛,学生与老师了解了本行业最新技术,通过听报告和观摩技术教学演示等增加了教学技能,彼此之间的专业技能和技术视野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技能优胜者有机会获得参加更高级别大赛参赛“入场券”到更高等级大赛中得到锻炼(世界技能大赛),成绩优秀的学生还能够获得工作面试、升学和留校任教的好机会。对于社会而言通过各级各类的职业技能比赛,选拔出了大量优秀学生,同时也为汽车维修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媒介和渠道。
职业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职教目标指引下,形成良性循环,保持健康发展,从而快速地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和技能。通过大赛带动教学、评价教学,在检验各学校的技能教学成果和选拔优秀学生的同时,引导职业院校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训方式的改革、课程模式的更新和育人理念的确立,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会在更多职业大赛当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才会“真刀真枪”修理和维护汽车。
当前汽车空调维修保养课程开发的过程封闭,从而使校企深度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机制不能很好地建立,行业、企业不能很好的介入到课程开发当中,汽车空调课程开发的主体仍然是学校汽车空调任课教师。汽车空调维修保养课程任务不明确,学校不重视知识与工作任务、教育与行业相互之间的关系。汽车空调维修保养课程核心模糊不清,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本质应该是在学生工作过程中以小组或团体形式完成任务,空调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核心载体应当是具有典型性的真实“重点工作任务”。
汽车空调维修教学中,师资是最突出的问题,教师多数不具备汽修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职业院校能够承担汽车空调教学工作的“双师型”教师匮乏。学校设备不能适应实操教学需要,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设备质量和数量严重不足且不配套,多数院校条件较差,使实践操作受到局限。很多职业院校中汽车空调检修一体化理论教室很多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没有配备信息资料站和供学生查阅的资料,辅助耗材缺乏,因而不能满足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太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轻实践,忽视实操技能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走向工作岗位以后无法胜任工作。汽车空调课程的教学若依然采用传统教学理念、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方式,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学校空调维修保养教学内容方面落后,企业的要求与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尚存在差距,现在汽修企业急需的汽车空调检修人才是能掌握解决实际的故障方法,能独立顶岗作业的技术人员。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的有效方法是先动手,后思考,再总结,这比较符合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顺利完成任务项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汽车空调教学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推出任务项目,引导学生储备和梳理知识系统。检修思路是通过了解模仿开始,动手去做,深入理解,最后提高。在汽车空调检修中,针对故障现象,如何下手检修,对职业院校学生来说确实是困难事。教师的指路灯,作用是示范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在这盏指路灯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到达知识的彼岸。
示范模仿教学方法在维护操作中最为适用,学生可以对操作过程进行互评,再请老师进行点评,这样更容易掌握操作要领。由授课教师做出操作示范,学生模仿进行操作,学生在认真观摩后就可以分组进行操作了。
导生制的方法对于学生人数比较多的班级的教学有利,该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可从中选出操作比较好的学生参加竞赛的集训,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确定两个各个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加以指导,使得他们的操作比较规范,再由他们去给其他操作相对较差的学生示范。这种做法对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以及操作技能的掌握也都很有帮助。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又有利于养培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更可以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树立学生自信心。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空调维修项目印象加深,兴趣更加浓厚。在实践操作中适当的穿插空调维修操作的一些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视频技术的使用在空调维修保养教学中比较常见。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主要是使学生在空调维修操作中对相关操作步骤有更加直观形象的掌握,包含使用电脑查阅维修手册、动画演示、视频录制及播放等。
作为汽车空调竞赛课题组成员或者是该项目的指导教师还应该熟练掌握1~2个车系的手动自动空调系统检测与维修实操技能。汽车空调是汽车电气的一个附属设备。要想做好汽车空调的维修应该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激发兴趣,项目导入;先模仿,后独立完成任务;总结经验,提高能力;教师能力的发挥,这些对教学工作的完成具有指导意义。
使用制冷剂鉴别仪检测制冷剂类型及纯度。常用的检漏方法有电子检漏法和荧光卤素检漏法,注意此时发动机需要发动1~2min,空调制冷系统需要运转。在制冷剂加注作业环节中需要在加注前检查制冷剂是否泄露,加注之后也要检查加注阀处是否泄露,操作完毕后在制冷装置工作状态下,还需检查加注阀处有无泄漏。判断出空调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可从仪器显示的数据中了解情况,如两个冷却风扇风速是否一致,冷凝器入口和出口温度变化,蒸发器入口和出口温度变化。启动运转发动机,开启空调系统,检查空调系统性能,空调系统性能检测需使用汽车空调诊断仪。使用时需要注意诊断仪系统的设置和电源的连接及各个取样传感器的连接等。
检查维护高压、低压管路有没有裂痕、油污等。彭胀阀的维护,温度传感器应工作正常,检测制冷系统内部是否存在水分。储液干燥器的维护,表面应无结霜或无水。蒸发器、冷凝器及空调滤清器的清洁与检查,无弯折现象,无尘土杂物、缝隙堵塞现象,无松动。制冷剂量应该充足,通过观察视液窗内制冷剂流动情况判断。
压缩机的润滑油液面高度应达到视液窗的上边缘或原厂标准。水温开关能在设定温度下正常工作。冷凝器风扇及蒸发箱鼓风机的检查,鼓风机和冷凝器风扇是否正常工作,有无异响,叶片无裂损,螺栓固定牢固。离合器轴承无拖滞现象,空调电磁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应良好,无打滑现象。定期检查带轮及皮带张紧度;定期紧固螺母、螺栓;定期检查橡胶老化程度,如有问题及时更换;定期检查和调整怠速提升装置。
因制冷剂泄露引起的空调制冷系统故障占空调故障的80%,制冷剂泄露频率比较高,为减少空调故障,应及时检查与维护空调制冷系统。空调制冷系统的各个机械部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及缓冲减振措施,管路走向亦有严格要求,避免管道松动。教学中发现故障后要及时报告,并要求解除故障,重新启动发动机,检查空调系统的性能是否正常。实际比赛中空调系统一定存在故障,故障分为电器类和非电器类。故障的诊断及排除需要能力,尤其应注意非电气类故障,这方面需要在选手的日常训练中进行强化培养。
只有汽车技能实训教学必须规范和标准,这样在比赛中,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使学生能更快的适应未来工作岗位要求。尤其是汽车空调维修实习实训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在给学生技能示范演示时,动作更加标准规范,工具量具和检测设备使用要准确,没有高超技能教师指导和逼真的实习实训环境就没法保证教学质量。
汽车空调维修教学系统要规范,平时的教学之中各部分要更系统,技术知识要更全面。技术知识的不全面可能就会在汽车综合故障判断之中体现出来,对故障点的检测出现遗漏,就会顾此失彼,故障点被疏忽,浪费大量时间,走很多的弯路。
进行学生对汽车各部分系统构造的熟练程度和对检测诊断维修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做综合考察,是汽车维修职业技能大赛汽车空调故障排除与诊断考题的宗旨。提升职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不仅是要构建真实的职业环境,还应当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中,执行各班学生轮流值班制度,采用现代学徒制,将课堂搬到企业车间,从而达到真实训练的效果。还应累计每名学生车间轮训值班时间,作为期中期末综合评定的重要依据。我们应探索职业教育最佳运行模式,培养更多优秀能工巧匠,助力汽车维修职业技能大赛,适应汽车维修企业生产需要,将课堂搬到企业车间,采用现代学徒制,在学校建立“校中厂”和在企业建立“厂中校”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目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空调维修保养课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通过竞赛推动教学改革,通过竞赛使汽车空调教师得到锻炼,通过竞赛促进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