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综述与提升对策

2018-11-29 07:59
文学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实效性新课改德育

赵 靖

德育实效性理念彰显新课改的深厚的时代意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与发展,德育实效性更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德育实效性的本质依然是关注人的发展的问题,是对人的质的规定。因此,德育实效性从本质上应当具有多维性。依据教育目的论上的说法,德育实效性更切合学生发展实际,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即是人的社会性、生物性、的本质,同时又引导学生开放语言和思维的能力,完善自我、自由的本质,探究创造的本质,从而实现学生发展的全面之维。

一.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综述

(一)关于大学生德育实效性内涵的研究

对于大学生这个概念的研究,学界有从生理发展上进行探寻,还有从心理方面、社会适应方面的客观规律上展开探索。臧全强在其研究中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了相关阐述,认为生活在信息多元化、庞大的网络信息渗透的时代,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思维活跃但又不够成熟和稳定,具有很强的逆反性,对新生的事物敏感好奇,却没有足够的定力抵抗外界的诱惑和判断是非的能力,易造成思想的动荡,受不良信息和社会的伤害,在同龄中开始出现从众攀比的心理,追求新奇时尚,师长的话对他们的制约效率也逐渐减弱,学生开始出现不主动和师长交流的现象,导致出现心理逐渐呈现急躁、性格变化无常等特征,那么学校和德育老师需要给出相应的拯救措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1]。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是一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期,思想具有不安定性,心理特征呈现动态化,新课程改革又极大地解放了学生思想,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断强化,给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只有实现学校德育工作转型,实施与新课改接轨的德育管理策略,才能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2]。

关于德育实效性内涵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孙夕辉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到了高校德育生活化,认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是学校德育在传统德育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它摒弃了传统德育中知识化、成人化等不合理成分,倡导学校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加关注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主张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避免德育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问题,促使德育落实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让学生过有道德的、更好的生活[3]。天津商业大学张甜在其研究成果中对大学生家庭德育实效进行了对策研究,从德育要素、德育过程、德育结果三个方面出发对家庭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认识到德育实效性的内涵要切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4]。沈阳师范大学秦爽在《普通高中的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以沈阳市五所普通高中为例》一文中谈到了普通高中德育教学不受重视,德育效果不理想,德育内容比重偏差大,德育活动较少,效率较低,进而从德育动作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学生主体、育人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充实的对策[5]。

(二)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培养的研究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彭路在其研究成果中对高校教育模式中德育的总体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中小学校学生德育水平下滑,德育活动弱化,侧面反映了德育师资和学生资源向中小学校偏离的状况[6]。

新课改环境下学校培养理念与学生德育培养方面,李晓阳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中小学校作为基础教育学校的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结构体系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必然包括对大学生、中小学校的改革[7]。其中,基础教育培养理念的改革直接影响着基础中小学校的发展方向,基础教育结构的调整对基础中小学校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的地位起到决定性作用,基础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改变了基础中小学校的行业特色[8]。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德育教育进行了结构化调整,周明星在其研究中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谈到通过专门化的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迅速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9]。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基础教育系统重组了培养理念,具体表现在加强了对于基础教育使社会产生的整体效益以及长远效益的重视[10]。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上也从重视专门化人才培养转向强调培养人才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在操作层面上则表现为以合并相关中小学校德育形式坚持“德育为先,先在育德”,将多门学科合并到多科性和综合性中小学校内,加强其竞争力,但也适量保留对本行业针对性强,在某一行业领域尤为突出的单科性高等学校[11]。

新课改环境下学生德育管理体制机制方面,李治水等人系统的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德育在管理体制、教育教学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倡导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为基础,以落实体制管理改革为重点,从整体设计出发,采取逐层递进,统领全局,求真务实的改革措施[12]。

综上可知,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教学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目标趋势也正适合了时代发展的主题要求,大学生德育培养范式在于教育教学的内涵式发展,以上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培养的相关研究深入浅出,切合实际,主要强调了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德育培养思路。

(三)关于新课改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实施新课改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载体、新途径、新方法,使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新课改的深入实施,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给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13]。在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方面,付会波在其研究中针对高校德育课程现况对学生个体、教学形式进行了分析,就德育学科与其他科目教学的关系、课程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探讨了我国高校德育课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高校德育课程是否适合了大学生德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否具有实效性等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14]。在高校德育课程设置方面,李跃东在其研究中针对当下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目标精准定位于培养多元一体的复合型德育人才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在现实运作中仍然出现课程搭配不合理、学校特色课程不突出等普遍问题[15],进而提出应在基础德育课程中增加人文教育,增强大学生德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陶冶情操[16]。

(四)关于大学生德育实效性评价的研究

大学生德育实效性保障与监控体系的中心是评价,通过评价才能获得教育教学系统输出的比较全面的信息从而使反馈和调控得以进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德育实效性评价进行了研究,也是从80年代开始加强对评价方式研究的重视。目前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每个学校的评价指标与权重不尽相同。从评价方式来看,目前评价方式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学生评价、督导专家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领导评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最基本的有两种方式自评和他评。自评是教师主动参与、体现主体地位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他评是将事先设计好供学生使用的课堂教学调查表,由任课班级的学生根据他们对课堂教学过程和效果的主观印象来回答,评价结果也是按百分制来进行评分[17]。

通过以上文献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德育实效性评价意义、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综上所述,在新课改大环境下研究旨在针对大学生德育实效性发展的对策进行系统研究,细化对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保障问题的研究,以满足大学生德育发展需求,科学优化整个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保障过程,系统构建德育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推促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科学化、系统化提升。

二.思政理念下大学生德育实效性提升的对策

(一)引导学生确立积极有效的学习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融汇在德育实效性的始终,武汉部分高校在进行“合育”实验过程中,首先抓住了学生的可塑性这一要点,全方位实施学生“合群、合作、合享”能力培养的教育活动。德国教育人类学家弗李特纳谈到:“可塑性是每一个阶段生活本质的改变,至少是行为受外界影响,尤其按计划的目的,发生的有规则的改变”[18]。尤其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熟,通过德育实效性的涉入,着力开发其潜质,为以后人生发展之路奠定基础。武汉大学生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是其自身成长、成材的必由之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武汉部分高校德育实效性中得以充分施展,极大促进了学生多维度的自我完善与提升。

(二)加强学生德育学习指导与组织管理

学生的自我组织与自我服务是适应生活、社会环境的需要而设定的,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德育实效性的影响下快乐健康的成长,也是为其成长成熟奠定基础。作为新时代的教育模式,德育实效性是对人的可塑性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武汉部分高校充分发挥学校育人氛围,以“合育”为思想引领,开展班会展示活动,正如每个班级体在正副主任的带领下,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的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全员参与,画展、演讲、写作、个人作品展示等。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对学生研究时,依据年龄阶段划分了幼儿学校、少年学校、青年学校的教育过程,确定了不同具体的教育目的,根据人的兴趣要求来开设课程和编制教育计划,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按照人的可塑性、未完成性来开展教育活动的。武汉部分高校以班级为育人阵地,开创“合群、合作、合享”实验教学,结合学校开展的“德育实效性”活动,使学生明白责任重于泰山,团结力量大,在生活中、学习中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才能更好地维护集体的荣誉,为创建优秀班集体打下基础。

(三)创新德育实效性管理,坚持立德树人

创新高校德育教育管理,首先应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的同时先要修养身心,磨炼德性,这也是德育素养提升的灵魂基础。所谓德性,就是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在信仰和准则的一种优良品质,也就是说,德性是一种尚未见诸于“行”的品性、察赋与特质比。显然,德性的形成过程并不是天赋异察,当然更不是后天的一种机械程序—它是一个生成性的建构过程。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出发点的德育教育管理。具体而言,德育教育管理主体德性的建构途径有二:一是德育教育管理主体道德制度的完善与约束。教育管理依托于现代教育制度,通过制度道德化的方式,将德育教育管理行为中的道德活动方式明文化、正规化,德育教育制度在管理中发挥引领个体道德的作用。二是教育管理主体道德情感的认同与回应,以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和管理,均需要以深厚的道德情感为基础和动力。将德育教育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手段与道德相结合,培育美德氛围,使德育知识与道德均能超越“教”与“学”的简单关系,美育与美德结合,从而以道德共鸣、道德同感和道德互感的方式,实现美德建构,并达成教育管理的根本目标。

(四)实现大学生德育实效性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德育教学中应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首先,着重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坚持自己努力学习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自己能干的事情不依赖父母和老师,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针对独生子女被普遍娇惯的现象,我希望通过和家长的紧密配合完成对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说,在家里,家长不要插手学生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穿衣,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整理书桌、书包等等。在学校,可以根据情况不定期对学生在家表现进行抽查,并对表现优秀者提出表扬,以作模范作用。组织学生集体读一些反应父母生活艰辛的美文和电影,使孩子们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更加富有感恩和报恩之心。德育实效性理念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未来努力的方向,在以武汉部分高校为代表的基础教育改革最前沿,全面实施德育实效性成为众矢之的。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面向全体,着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让学生在我校的德育实效性高校会做老师的好学生,做父母的好孩子,做社会的好公民,使得“德育实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生根发芽,实现生态化发展。

猜你喜欢
实效性新课改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探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