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丁北幼儿园 冒银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同时鼓励幼儿教育工作者努力构建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良好的愉悦环境氛围。教育的最高追求便是促进人的自主、自由、自在、自觉地发展。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制定教育教学的目标,以促进每一位幼儿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发展。新时代视野下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以人为本”,如何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努力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革故鼎新,密切关注幼儿的个体发展需求,创新幼儿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为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沃土,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有个性地发展呢?
幼儿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幼儿教育工作者不论经过怎样的精心思考,有效而合理的预设并生成的结构化的活动始终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活动需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必须构建满足幼儿自主发展的实践操作体系。
观察分析包括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个体行为的观察,包括对幼儿群体活动的观察,还包括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个性化研究观察的方式方法等,鼓励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在系列活动中的能力、态度、情感、体验、方式、方法等进行细致敏锐的、科学合理的观察与准确的把握。鼓励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各样的适宜的有效形式,对幼儿在活动中的一系列的行为、变化、发展、发现、创新之处进行观察并及时作好记录,密切关注幼儿在系列活动中的表现,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得与失、利与弊,并及时作出有效的分析,当然,这样的观察分析是以幼儿内在的需求为出发点与归宿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分析更好地为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当然,幼儿有的需求是合理的,有的需求是一时难以满足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从幼儿的行为表现中辨识出哪些是幼儿“合理的需求”,并力图去满足幼儿合理的需求。比如,幼儿有科学探究的需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可以为幼儿构建科学探究活动区域,让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区域内进行观察、操作、发现、发明、创造、创新。幼儿有自主阅读的需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可以为幼儿构建“贝贝读书吧”,让幼儿在“贝贝读书吧”内自主地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兴趣,提升阅读技能,汲取阅读的养分。幼儿有艺术素养提升的需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可以为幼儿构建“健康运动区”“才艺大比拼”“视听动感区”等,让幼儿在这样的活动区域内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发展、自主地成长,实现幼儿自主个性和谐发展的需求。简而言之,幼儿教育工作者需积极探究满足幼儿自主发展需求的更贴切的教育。需强调的是面对幼儿的不同需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地去满足,以激发不同幼儿的兴趣,开发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潜能,以实现幼儿的自主发展。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努力营造彰显人文价值的有利于幼儿自主发展的教育环境氛围。
幼儿是自主发展、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的“主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幼儿的独特性,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并满足幼儿在活动时余兴未尽的活动的需求,满足幼儿想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学习的需求。同时,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为幼儿努力搭建自主成长、自主发表独特见解的舞台,鼓励幼儿放飞想象,张扬个性,努力尊重幼儿、相信幼儿,尊重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尊重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内在的发展需求,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激励是激发幼儿进行活动的“催化剂”,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去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要激励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创造、主动创新、主动发展。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为幼儿设计与组织开展好满足幼儿自主发展需求的多种类型的活动。
比如,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带领幼儿来到附近的游乐场参观浏览各种游乐设施,并让幼儿们自主探究各种游乐设施中蕴藏的科学原理,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热情,让幼儿接受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挖掘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对幼儿富有教育价值的重要的生活资源。比如,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可以结合幼儿的就餐环节进行相关的教育,教育幼儿逐步学会生活自理,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各种餐饮之礼、仪式之礼等。
比如,上述餐饮礼仪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鼓励幼儿互相轮流服务,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实现相互认同的需求。如,可以让幼儿们轮流担任礼仪小朋友等,让幼儿体会助人为乐的真谛。
新时代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幼儿发展为本”,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努力构建满足幼儿自主发展的实践操作体系,探究观察分析、满足需求等方式,努力为幼儿营造彰显人文价值的教育氛围,尊重幼儿,激励幼儿,欣赏幼儿,努力开展满足幼儿自主发展需求的各种类型的活动,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