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2018-11-28 11:13迟浩
西部论丛 2018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科科学

迟浩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的成就高低起决定作用的除了智力因素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对1528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十多年的调查跟踪,研究表明:智力与成就之间有一定联系,但心理健康品质是影响成就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11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学校教育学教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共识。利用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物理学科内容丰富 ,现象生动 , 实验有趣 , 理论严谨 ,它探索自然 , 联系社会 ,贴近生活 ,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廣阔的空间 ,能够在优化学生心理健康品质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1.提高教师渗透心理健康意识,设计三维教学目标。

老师的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是同学们最亲切、最直接的榜样, 也是最具感染力的。老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因循守旧 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丰富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有意识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认真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并设计为教学目标的一项,明确体现出来。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可以明确写明,例如:培养学生自信、坚持、认真严谨的科学精神或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等。

2.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与实验既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现在学习的科学知识 ,是前人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历经千辛万苦长期探索总结出来的 ,有的是在走了许多弯路 , 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才获得的。教学时 , 我们不要一下子就给学生指出一个最佳的正确方向 , 让他们轻而易举地得出结论。我们要大胆放手,让学生们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不断的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反复的论证与分析。让学生尝尽了创新与实践、挫折与失败、坚持与成功等滋味,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不怕挫折,坚持不懈,果敢自信等健康的心理意志品质。

3.通过物理学史,塑造端正的科学观。

“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许多杰出科学家都有着追求真理的坚强信念和意志。在教学中注意介绍物理学家及其研究成果在推动社会进步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的价值 ,激发他们对物理学家的崇敬和向往 ,从而树起献身科学的伟大理想。同时,每一位物理学家成功的背后无不隐含着他们身上坚定执着的科学信念,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在历史上,第谷观测、记录行星的运动 , 坚持了二十年 ;焦耳研究热功当量 ,持续了四十年 , 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时 ,提炼了数以吨计的矿石 。诺贝尔在发明炸药时,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而他的朋友,父亲和弟弟更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失去了生命。诺贝尔没有被吓倒,他坚信自己只要不断尝试就一定会成功,在遗嘱中,他用自己巨大的财产创立了诺贝尔奖。意在鼓励那些为人类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诺贝尔这种为科学献身、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被后人所赞扬。诺贝尔霍金更是现代科学界的神话 , 他身残志坚 , 虽只有两个手指能活动 , 但他的大脑却时刻也没有停止运转 , 对宇宙理论的重大贡献使他成为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的又一位科学大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科学家的事迹和贡献是激励同学塑造自己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资源。。

4.尊重学生,在课堂评价过程中给予及时引导。

青少年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是美好的,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往往是深刻而持久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谨言、不慎行,经常体罚、语罚、心罚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等等,那么教师将直接成为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原因,更不必说去提高教学的效果了。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要采取不同的评价。对于较为自卑和内向的同学应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增强自信心;对于胆汁质特性的同学应有耐心,提出合理建议要充分说明理由。我们在提问、举例、讲评问题时 ,不能只就题论题, 要注意多样性, 对一题多解的同学要及时表扬他们的积极端正的学习态度,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品质。教学中也要注意帮助学生克服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有的同学完全依赖老师的课堂讲解 ,不愿动手动脑 ,只等老师给出答案 ,不肯思考探索 , 这是一种惰性心理。对这种同学我们一定要加强引导启发 ,多提问题 , 多检查督促 。 也有的同学遇到复杂问题就不敢想下去 ,耽心出错 ,害怕失败 , 这是一种畏惧心理。 我们要鼓励这部分同学树立信心 , 指导他们正确对待困难和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 ,关键是吸取教训 ,取得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秉承“润物细无声”的宗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比心理教育课及专题活动更为经济有效。同时,大大拓展了学科课程的功能与目标,对学科本身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学科教学的魅力,使之更贴进学生的心理,易为学生所接受并在过程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如何能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需要老师事事留心,善于发现与引导,找准切入点,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使学生如沐春风,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学科科学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