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
一、引言
当代中国发展,日新月异,GDP逐年稳定增长,经济从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好转,国内经济形势总体势头良好。可是,在这些正面结论的背后,是城乡整体间发展的不平衡,富愈富,穷愈穷,差距映射到方方面面。而本次我的论文则聚焦于城乡教育差异、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的感受和“城市人”对他们的看法。构思起源于北京师范大学梁鸿教授的两本书《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
我曾经有幸阅读过《纯真博物馆》这本书,并且被诺贝尔文学奖帕慕克细腻的文笔所折服,梁鸿女士恰好在书的前言中也写到帕慕克的经典语句:当他在凝视他的城市伊斯坦布尔时,说他的内心充满了“呼愁”。“呼愁”,有惆怅的意味。“呼愁”不是仅仅指某个孤独之人的忧郁,而是数百万人共有的阴暗情绪。在汉语言文化中,“呼愁”可以用“忧伤”来对应。“忧伤”与真实的事物本身已稍有距离,有审视的意味。它是一种集体情绪和某种共同氛围,蕴藏在这个时代的每一处废墟之中。并且,我们越是决心清除这一废墟,“忧伤”就越是清晰地存在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心中。
这和中国现在的现象不谋而合,二十年前大力发展城市化,一批批农民工进城建设城市,二十年过去了,城市建造已经日见规模,而农民工的生活却没有改善,他们仅仅是为了生存而不是生活而背井离乡,离家多年,家中多了留守儿童,城市多了“异乡人”,何其悲哀!而一味的抹杀他们的贡献而把各种问题归结于他们,是多么的不公平,真正呈现出“农民工”的生活和乡村的历史与现实形态,这一生活背后所蕴含的我们这一国度的制度逻辑、文明冲突和性格特征又是什么,这值得我们深思,因为涉及的方面太大,所以我就具体挑选了两个主题:城乡教育差异和心理认同感来论述,一个具体制度一个心理想法,二者相互补充。
二、对于“教育”的理论研究
教育: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对人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变化。“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人通過受教育实现社会地位的变迁。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教育乃百年大计,影响个人之深我们从中考、高考中就可以见得,而城乡教育的差异令人瞠目结舌。
在《中国在梁庄》中,作者写到昔日的学校已经改成了养猪场,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也就十多年的光景,上级政府出于善意提出教育资源集中化,可是忽略了实地问题,农村学生要走几十里山路学习,无疑加重了负担,而大多的留守儿童又都是老人在带,这无疑又加大了成本,这些引起了我的调查兴趣。
在高等教育招生人数持续增长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的这种情况下,农村子弟上大学的却相对机会下降。找寻时代因素,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教育领域和劳动力市场发生的变化对于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的教育选择产生了不同影响。部分农村家庭及其子女在初中毕业后放弃继续升学机会进人劳动力市场,而绝大多数城市家庭及其子女会选择继续读高中争取考入大学。
农村子弟上大学的相对机会下降,可能并非是大学升学阶段的不平等导致的结果而是初中升高中阶段的城乡差距扩大的后果,即许多农村子女是在初中升高中阶段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所以应该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初高中阶段,也就是到十三岁之前的阶段。这个阶段里,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城乡之间教育的差异?
在这里概括提出了三种对教育的理论思想
(一)工业化思想
职业化思想代表人物是经典三大家之一的涂尔干。在几乎所有社会,职业都是分层系统的基础,尤其在工业化社会使劳动分工日益专业,以职业的要求高低而形成了一种职业分层;人们的职业位置决定其社会经济地位而职业位置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教育水平,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回报之间有较强的关系。基于工业化社会的功能要求——需要越来越多的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去担任相应的职业位置,而教育作为最有效的手段,教育成为一种分层机制,以便把受教育者分配到各种工作岗位上。
(二)再生产思想
第二种理论是再生产思想。其不关注教育提供工作技能的作用。他们认为,在职业分层过程中,教育的功能是把农村中下阶层人群排挤到较低等级的职业位置上。具有优势地位的社会群体,通过向子女提供各种资源,帮助子女适应学校教育环境使他们在教育机会竞争中获得成功,而来自于农村较低社会阶层和弱势群体的人由于没有父家庭资源的支持在教育机会竞争中被淘汰。同时,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文化资本优势的社会群体通过以教育水平为基础的职业筛选保持着特权。教育实际上再生产了原有的阶级地位和分层系统,城市上层阶级的子女通过教育获得了较高的阶级地位,而中下层阶级的子女因为失去教育机会而只能处于较低的阶级地位。
(三)学历思想
第三种理论是文凭主义。是指人们依赖于某种资格证书而获得特定的工作岗位,就像有教师证才能当教师。在劳动力市场中,雇主往往根据员工的学历文凭来判断其是否适合某种工作岗位,髙学历的人因而可以获得经济报酬较高的职业岗位。为了追求较好的职业和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人们对人力资本进行大量投资,整个社会崇尚学历文凭。城市中上阶层群体想要维持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优势,就必须保持他们在高等教育中的优势。
三、对于“教育”差距的感受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教育也是相对来说最为公平的一种使社会成员流通的手段,城市、乡村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可在这篇论文里,我聚焦于教育,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城乡教育的不平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深有体会,黑龙江有以龙江县为首的十八个国家重点贫困县,每年国家会给照顾政策,也就是说过一本线就可以上重点大学,国家希望通过这种手段帮助当地发展,可悲的是,尽管如此,还会有城市有权势的人挪移户口,挤占名额……不公平现象令人心寒。
四、未来之路在哪——该何去何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在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农村内部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城乡差距方方面面,而未来之路究竟在哪里?哪怕农村人通过后天努力进入到城市,怎样能享受和城市人一样的待遇?
而城市居民也应该尊重外来务工人员,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也不会有城市发展的今天,他们尽管占用工作资源,可大多数是低端产业,他们所贡献的比索取的要大很多,希望城市人员可以理性对待,就像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中描写的那样“永远不要怀着偏见看人,不要对他人有先天的成见”。
一个特别清晰的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一羞耻“歧视”的塑造者和承受者。它是每个人心灵黑洞的赤裸裸呈现。它是同一场景的阴暗面。责备、批判他人是我们最普遍的反应,但却唯独忘记,我们还应该责备自己。我们应该负担起这样一个共有的责任,以重建我们的中国。
那一片醇厚、朴素的土地,孕育了多少杰出的人物,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他的家乡山东省高密县提高了不断的养分,涵养了文学,像沈从文,湘西农村独特的水土滋养了他独特的心灵,可是现在,农村再难出现卓越的文学家,不知道是不是结构的固化、差距形成所造成的后果?
借用梁鸿女士在《出梁庄记》结尾的话:“路边倒下的那个老人,超市里的问题牛奶,马路上突然下陷的大坑,被拆掉的房屋,都不是与“我”无关的事物。它们需要我们共同承担起来,否则,我们的“自我”将彻底地失落。如果不能对“自我”提出要求,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不会改变。我们也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情感和深远的哀痛。”
参考文献:
[1] 蒋中一、戴洪生,《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和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国人口科学》
[2]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中国社会科学》《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