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韬
由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三个理事单位共同建立的江苏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从成立之初即致力于探索协同攻关的科研模式,解决国家一些重大科研需求。当前,为聚焦于工科领域的研究,江苏未来网络研究院成立了未来网络工作委员会以积极参与“新工科”建设。江苏未来网络研究院作为牵头部门,希望推动工科领域的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以下從科研的角度谈谈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
首先,对师生来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如何培养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实践过程中,要抓以下两方面:第一,抓教师这条线,因为教师直接指导学生,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第二,抓人才培养的设计体系,不断完善对学生进行的考评、实训等制度。
教师层面的核心有三点:教师学科建设,包括整体学科发展方向、科研项目、教师学术水平的提升。这几个方面必须抓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因此,相关政府部门也要重视产教融合,要将一些前瞻性的技术与教师的发展方向相结合,并鼓励教师将其与自身的研究项目及研究方向相结合。在这一基础上,不断探索产学研教一体化机制,与国家的产教融合政策相配合,并在未来网络领域,寻求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方面探索一套机制。下面介绍几点江苏未来网络研究院目前进行的工作。
一是建设未来网络设施试验网。这一未来网络实验设施覆盖全国十几个城市,也吸引了一些有资质与能力的高校加入其中,共同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跨域互联,并在未来参与一些国家最前沿的项目。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包括一系列的前瞻性技术交流、学术交流。未来几年,研究院将持续举办师资培训班,聘请一些期刊主编,共同交流学术;开展论坛征文活动,鼓励教师找到自身前进方向,做出自身科研特色,不断提升学术水平;积极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开展其他相关的科研项目。
三是深化学科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鼓励新兴技术课程快速进入课堂,在应用中寻找问题并积极反馈与改进。
四是共同探索教育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而言,构建相关的实验环境,并在实验环境中开展问题导向式教学;积极通过互联网模式(如教育部正在推动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在线教育等)来解决师资、资源、学生之间的教育不均衡问题。
对新兴技术领域的产教融合而言,科研元素需要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共同服务、配合高校、企业的发展。未来,江苏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也希望从国家政府层面得到更多支持,与高校建立更深入的合作关系,以共同培养和成就更多的人才,从而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和地方经济建设。
编辑 王昕 校对 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