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良
摘 要:当前,新型城镇化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之中,为了提高基层气象服务部门的质量,使其可以充分围绕新型城镇化开展工作,这就需要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服务对策,提高气象部门的服务效率,发挥政府与有关部门的力量,全面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铺平道路。
关键词:基层;气象部门;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227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对于基层气象部门而言,为了做好工作,就需要紧密围绕新型城镇化开展工作,实现气象现代化。要结合基层实际情况,探索出符合基层气象部门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策。
1 做好新型城镇化,推进气象服务
基层气象部门是气象工作的前沿阵地,需要满足基层的需求,以高效、科学的气象服务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推动经济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基层气象部门要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思路,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与各部门的配合,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科学化建设,实现对气象环境、气象资源、灾害防治的规划工作。要储存珍贵的气象资料,这样才能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气象资料。基层气象部门还要在重点地区设置自动气象监测站,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与建设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随着人们旅行、出游的次数不断增多,气象部门更需要为广大群众提供有效的气象信息。并且,随着人们生活越发丰富多彩,人们更需要有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从而满足各种出行、休闲的需求。
2 打造新型城镇化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在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的今天,气象部门要注重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对城市、乡村可能出现的各种气象灾害进行准确预测和警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就需要了解因气象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针对气象部门中的薄弱工作环节,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的准确实施与开展,基层部门要不断努力,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能力。
加强政府主导的力量,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加强城乡互动,提高社会参与度,从而建立一体化、集约化的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为了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有效性,要提高信息的高度共享,启动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使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与各部门无缝对接,从而做到一旦有预警,多方可以共同响应,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建立从城市到街道,从街道搭配社区的基层公共设施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高广大城乡居民对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率。加强对应急工程的建设,各部门之间要做到高度配合,由政府主导,对相关的避险防灾工程按照要求进行建设。此外,要对城市内涝的问题建立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对城市排水系统科学设计,减少内涝现象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的知识,加强应急联系,使公众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这样就可以规避相应的风险,确保公民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3 做好环境气象服务,有效防范和化解人居环境风险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倡导环境保護,在中国,最不容忽视的一种污染现象就是雾霾。许多城市的雾霾现象日益严重,其污染源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雾霾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此外,还有气候异常,对城镇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些极端天气愈演愈烈,给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了直接危害。
为了改变上述局面,基层气象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监测预警与评估机制,通过监测站监测各种特殊天气,如雾霾,将监测的数据上传到气象信息平台上,使人们可以随时查询。针对雾霾的指数进行准确预测和发布,对环境保护、交通、人们的出行起到有效的指导与参考效果。此外,要对气候的变化及时进行预测和警报,使居民可以及时应对异常的气候,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减少异常气候对居住环境形成的破坏。做好热浪、干旱、暴雨、台风、城市内涝等气象灾害的隐患排查,并做好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4 做好应对新型城镇化的气候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
对气候资源进行合理开发,能够充分配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和谐发展。当前气候资源之所以需要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这对于基层气象部门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要构建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机制,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建筑方面要做到合理规划,设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在建筑设计中要做到科学采光,充分利用太阳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气象部门要侧重以人为本,从而实现对城乡居民的高效服务。比如,气象部门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避免城镇居民因气象灾害而出现人身与财产上的重大损失,融入人文关怀,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常见的气象灾害合理建设应急避难所。
参考文献
[1]王云.基层气象部门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和思考[J].浙江气象,2014(1):23-27.
[2]黄桂珍,尤明双.提升县级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几点思考[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