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龙
摘 要:社会经济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提升,随着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矛盾的逐渐升级加剧,以及通过牺牲保护环境来片面地追求经济建设,使得我国生态农业遭受到了较为严重地破坏,进而频繁出现霜冻、洪涝灾害、冻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另外,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必须提升气象保障能力,为生态农业发展服务。本文主要是从气象工作者的视角出发,对气象保障对生态农业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及有效对策。
关键词:气象保障;生态农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226
1 气象保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从宏观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也同样进入新时期。但受以往的经济发展路线的惯性影响,现有的农业生产环境问题愈发严峻。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实验研究报告称,近年来大范围出现了蝗灾、病虫害、低温减产等自然灾害呈现出同比上升趋势,使得农产品的生产产量及质量不断下滑的同时,也同样制约着区域农业生产、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农业产业布局等。具体而言,主要分为以下2点。
1.1 助推传统农业实现战略性转变
从近几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可知,党中央在高度聚焦三农问题的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将农业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现代化农业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除科学技术及市场变化以外,为实现农作物产量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要正确认识到我国的农业分布具有明显的气候变化特点。可以说,通过发挥气候部门的保障性作用,可以使农业部门提前做好准备措施,并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来进行产业结构的阶段性调整。
1.2 强化农业生产的服务性
现阶段,我国人口总量已经突破14亿大关,尤其是在2016年我国开始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加,也必然会加紧对粮食的刚性需求及特殊矛盾。然而,在庞大的人口总量及有限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面前,只有通过单位产量的提升,以及修复被破坏的生态农业环境,才能有效地扭转农业生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若是从气象保障的角度来看,温室效应、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植被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等现象,在打破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反而会对生态农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生态农业既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样也需要配套的气候保障服务,这实际上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气象保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影响
2.1 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及产量
农作物必须要在适宜的成长气候下才能保持稳定的产量及作物质量。但是,在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异常、极端气候时常出现的环境下,这同样也对我国的农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气候部门的重要性在无形之中得以凸显,做好气候保障及监测工作,完全可以让农业部门对局部地区实现有效地掌控,并制定出最为合适的农作物种植方法,进而实现农作物产量的稳步提升。
2.2 防患于未然,维持生态平衡
突發性的极端天气在导致大规模农作物病虫害出现的同时,农民及防疫部门若是得不到气象部门的及时预警,很容易会因为错过最佳时间段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在本质上也不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气候的变化会影响到土壤、水资源等环境因素,随之对农作物的成长周期等进行引导。为此,通过有效地气象保障,完全可以达到保护国家耕地指标要求,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等实际作用。
3 关于强化气象保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
3.1 建立区域性生态农业气象观测站
气象观测站在国外农业发展过程中早已出现,并于近年来逐渐成为我国生态农业气象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过具体的数据检验分析,发现气象观测站确实能够为生态农业活动提供有效地信息指导。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受我国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不同区域的生态农业定位及目标存在差异,所以必须要坚守因地制宜的原则;气象观测站除了为生态农业服务以外,还需要将服务对象扩展到农民、农产品加工业,以实现气象观测站职能作用的扩展。
3.2 加强农业生态及农业气象专业人才的培养
应加大气象部门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培训系统,鼓励工作人员继续学习,掌握更多先进的气象技术,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坚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中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符合社会实际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气象保障工作的进行。
3.3 加强农业生态建设的气象研究
气象是农业生产的影响因子中最为活跃多变的,通过加强农业生态建设,针对性的气象研究有利于农业疑难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扩大树林面积作为当前重要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措施,主要是由于森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改善气候以及缓解旱情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保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车万新.气象保障对生态农业的影响研究[J].种子科技,2017(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