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山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园林建设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当前中国大力提倡绿色环保,建设集约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要求赏心悦目,还要注重资源的节约与生态的效益。因此,节约型园林成为现代园林建设中日益火热的存在,而在节约型园林绿化设计当中,植物造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本文简要阐述了现代节约型园林绿化过程中植物造景方法的运用,旨在为中国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植物造景;节约型;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200
1 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园林设计方法
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应当考虑的是如何保障其生态效益发挥至最大,这是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前提,而当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植物造景,通过合理的植物造景来提升绿化土地的生态效益。实际上,纵观整个园林发展史,中外之间存在根本上的理念不同,我国古代园林建设在植物造景方面应当称得上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最著名的莫过于苏州园林,园内景观错落有致,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美不胜收,所追求的是避免人为痕迹,最大程度的保持自然生态,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因此,现今的园林绿化建设应当充分汲取我国古代江南园林建设的营养,而非像过去一段时间内过度学习西方园林——立雕塑、嵌草坪、建广场……刀斧气息太重,华而不实,最关键的是不能做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最好的是能够中西结合,集两家之所长,以植物造景为主,搭配适当比例的硬质景观,使土地的生态效益得到有效发挥,使城市园林既保持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又能够为广大市民提供休息场所,做到观赏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最终还能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一举多得。
具体来讲,最重要的是利用好植物的多样性,优秀的植物造景绝非单一一种或几种植物能够完成的,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栽种多种植物。不同植物物种之间要进行合理的搭配,尤其要注意乔灌草的比例,科学的绿地规划应当是以乔木为主,搭配适量灌木,草坪则是不用或者少用,如此获得的生态效益要远高于单一草坪,艺术观赏性也会远远胜出。
2 植物造景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利用要节约且合理
2.1 植物物种的选择及种植方式上的水资源利用
城市园林以往的绿化方式通常都是单一的大草坪,尽管铺设起来简单,比树木的种植费用要少,但长远来看并不合适:草坪不仅需要大笔的长期维护费用,用水量也远高于乔灌植物,往往会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树木不仅后期养护费用低,对水土也有很强的保持能力,所以此消彼长之下,以乔灌植物为主的植物造景显然更加有利于水资源的利用。
同时树木的选种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当考虑选用本土植物物种,因为本土植物长期以来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一般依靠自然降水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大大节约水资源,配以本地野生花卉加以点缀,提高艺术观赏性。在一些干旱少雨的地区更应当节约水资源,适当增加耐旱植物的种植比例。还应当适当地引进、培育适应当地环境的新型植物物种,增加物种多样性。
2.2 改变现有的浇水形式
革新园林绿地浇水方式,革除对水资源浪费极大的浇水形式,采用先进的浇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要利用好雨水等自然降水,创新绿地的雨水收集技术,增加雨水的灌溉量,从而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要做好绿地用水的“开源”措施,比如可以收集利用适宜植物灌溉的生活及工业废水,这样能够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益;污水经过植物过滤起到一定净化作用,保护环境。
3 植物造景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原生植物资源
3.1 合理利用场地原生植物
在过去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过程中,设计者们往往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将原有植物近乎砍个干净,这种一股脑推倒重建的植物造景是一种很低级的造景方式。现代化的节约型园林要求建设者在规划设计流程上多下功夫,要因势利导,借用原生植物,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生态,因地制宜的对绿地进行生态改造,这不仅是对资源、成本的节约,更是对当地生态、自然的一种尊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3.2 对大树的移植要慎重
对于大树的移植应当算得上是植物造景的“大工程”,尤其是生长年限较长的古树移植时要慎之又慎。笔者的意见是尽量少的进行这种“大工程”,运输栽种的成本较大;容易破坏移植地的生态,况且移植的大树能否适应园林生态还是个问题。建议广泛建设苗圃,如此可降低成本,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又满足了绿化与景观的要求。
参考文獻
[1]刘志强.园林设计师在建设节约型园林中的职责[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13(2):94.
[2]林炜,罗瑞新.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中植树与种草对城市生态的效益比较[J].广东园林,20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