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征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国还是人口大国,只有保证农业的发展才能确保满足人们的温饱问题。而玉米因易高产成为我国的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确保玉米的优质高产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玉米病虫害对其产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主要探析玉米病虫害的种类、诱因及其防治技术。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013
1 常见的玉米病虫害
1.1 常见的病害及诱因
1.1.1 大斑病的症状及诱因
大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的苞叶和叶梢的部位,严重可扩散至整体枝干。其症状表现为玉米叶上出现水侵状即一些偏灰色的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会变大,且数量也会增加。影响着玉米整个生长过程,但多发于抽穗以后并對玉米的生长影响也会加大。玉米的大斑病是由一种名为大斑病凸脐蠕孢的病菌引起的。这种病菌在气温温度20℃左右时广泛滋生。所以,在空气温度值达到20℃左右时,玉米极易产生大斑病。
1.1.2 小斑病的症状及诱因
小斑病的多发布与大斑病相同。其症状表现为玉米叶上出现偏褐色的椭圆形斑点,每个斑点上都会呈现2个同心的轮纹。与大斑病不同,小斑病的斑点较小。而且病发初期数量就会较多。小斑病是由玉蜀黎凹肚脐蠕孢病菌引起的。这种病菌在气温温度达30℃左右时会大量滋生,所以在气温30℃左右时,会爆发小斑病。因此,小斑病的发病期晚于大斑病。
1.1.3 青枯病的症状及诱因
青枯病一旦爆发会导致玉米株苗快速枯死。可能诱使玉米青枯病发的因素有许多,但主要是由于镰刀菌、腐霉菌等其他病菌的快速滋生,共同感染所致。这种病症多发于玉米的成熟期前后。具体表现为叶片出现凸起现象、玉米苗快速干枯、颈部出现中空并软化的现象直至溃烂、根部溃烂会导致玉米株苗的倒伏现象。
1.2 常见的虫害
1.2.1 玉米螟
玉米螟又叫钻心虫。在玉米出雄穗前会以玉米心叶为食;在这之后会咬食花蕊,至其折断;在出雌穗后,会以其内部苞叶与花丝为食。玉米螟幼虫极其耐寒,所以冬季的低温不会对其幼虫或虫卵产生影响,即使是春季气温持续偏低,也只是延长了生长时期。玉米螟喜好湿度较大的地区。因为只有在水分充足的地方才有利于其产卵与孵化。河南地区的气温较高,并因当地河流众多,降水量较高,极利于玉米螟幼虫的生长。当地会更加重视对玉米螟的防治工作。
1.2.2 蚜虫
蚜虫也称腻虫。其症状表现为玉米苗逐渐萎缩。因其即吸食玉米汁液并排泄蜜露,及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又会诱发霉菌的滋生,导致其他的病虫害所以会。所以这种虫害也是需要特别关注与防治的虫害。
1.2.3 地老虎
地老虎种类较多,繁殖能力极强,一只地老虎的成虫可以产下上千只虫卵。这种虫的食量极大并喜甜,在玉米幼苗期间容易爆发虫灾。
2 主要的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指依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采取一定的方法来防治病虫害。如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玉米种子与农药药剂。在种植前,用农药对种子进行包衣作业。这样可以抑制一些土壤中的霉菌的滋生,有利于防治玉米因霉菌滋生而爆发的病害。
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通过引进害虫的天敌,从而达到灭虫的效果。如赤眼蜂是玉米螟的天敌。赤眼蜂会将卵产在玉米螟虫卵的内部,从而影响害虫虫卵的生长,已达到防治目标。据当地种植户的介绍,在玉米螟出现初期就应放置,并应选择晴朗天气下进行作业,这有利于更好的防治虫灾。此外,蚜茧蜂是蚜虫的天敌、食螨瓢虫是红蜘蛛的天敌等。
2.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害虫的一些天性,来采取一些物理手法来灭虫。如利用虫子的趋光性,在夜间使用白炽灯吸引成虫离开玉米地,从而减少害虫在田地间产卵达到防治的效果。还有就是利用害虫不喜银色光的习性,在田间放置银灰色灯具,来达到防治的目的。
2.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就是使用一些杀虫药剂进行的防治作业。上述3种防治方法都是更适用于病虫害的初期防治。而当灾情严重时,化学防治方法更有效。但采用化学防治,会使农作物上残留一定的药剂成分。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追求绿色健康的消费,所以现在出现了一些新式的化学防治方法,如仿生杀虫剂。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提高玉米质量。
3 结论
有效地防治玉米病虫害,可以促进玉米的优质高产,满足市场需求,推动经济发展。但在防治工程中也要注意采用合理的防治技术,以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红丽.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J].技术推广,2014(8):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