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7月2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承制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會说话》第二季开播。本季节目以“超级连接,超越想象”为主题,战国至秦汉时期的25件国宝陆续与观众见面。
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在7月13日的发布会上说,《如果国宝会说话》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文物通过有考证的、个性化的叙述“活”了起来,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点滴脉络,以小见大地揭示了民族文化的气质养成。
第二季节目的文物选取范围进一步扩大,文物类型更加丰富,在第一季的陶器、玉器、青铜器之外,新增了漆器、石刻、简牍、织锦等文物类别,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得节目组支持,《文物天地》本期刊出第二季中的25件主要文物及部分文字,以飨读者。
1.内蒙古博物院藏
匈奴鹰顶金冠饰(图一)
通高7.3、带长30厘米,重1394克。1972年出土于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同时出土的一批匈奴金银器有200多件,多是以鸟、兽纹为主体的各式金饰牌,纹饰以马、牛、羊、鸟为主,也不乏虎、狼形象,甚至还有虎咬牛、虎吃羊等北方草原器物上常见的图案。金冠饰由鹰形冠饰、半球形冠顶和冠带三部分组成,金冠最高处是一只雄鹰,以绿松石雕饰鹰首,鹰的头、颈、尾由金丝连接,当主人策马飞驰,雄鹰也随之震动,仿佛展翅欲飞;花瓣形金冠上,錾刻着四狼咬四羊的图案;冠带则雕刻着老虎与猎物的紧张对峙,猎杀仿佛一触即发。这件金冠饰有“草原瑰宝”的美誉,专家认为其“展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代表着草原的荣光”。
2.四川博物院藏
战国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壶(图二)
高40.3、口径13.2厘米。1965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百花潭中学。壶身以三条带纹分隔出四层画面,每层以两环耳为中心分左右两面。第一层内容为习射图、采桑图;第二层为宴乐武舞图、弋射图;第三层是水陆攻战图;第四层有神兽环绕。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军事和礼俗多方面的内容,人物形象超过200个。静默的壶身上仿佛能听见战场上的厮杀与吼叫:一场攻城略地的战斗,一方搭云梯向上仰攻,一方在城墙上奋力坚守。守城方搭弓放箭、挥舞兵器;攻城方有人从城墙上摔下,有人已经身首异处。引人注目的是持械格斗的画面,一侧一人手按着敌方的头,一手用力高举兵器欲砍;另一侧已人头落地,尸体横卧……一念之间,就到了厅堂。客人们举杯站立,向坐于厅堂之中的主人敬酒、祝福。周围是敲钟磬与吹奏的乐队,钟鸣鼎食、礼乐之邦。一片桑田里,妇女们在采桑,一幅田园景象。
3.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曾侯乙编钟(图三)
钟架长748、高265厘米,重2,567千克。最大的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城郊擂鼓墩曾侯乙墓。编钟由65件青铜钟组成,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经专家检测编钟音域跨五个半八度,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1986年3月29日至4月6日,中国唱片总公司曾对曾侯乙编钟做过录音。
4.荆州博物馆藏
战国双头木雕镇墓兽(图四)
高170厘米。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天星观1号墓。这件镇墓神物曾被放在墓穴中,用来保护墓主人的“安全”。木头上涂画鲜红的漆色,形成抽象纹路。四只麋鹿角向外生长,预示生命的开始。楚人制作的艺术品带有浓厚的自然气息,像风、像鸟、像云,没有固定的形态。有一种说法是,镇墓兽出现于楚地,后向外流传,五代以后逐步消失。这件木雕双头镇墓兽由方底坐、神兽及头部装饰的两对鹿角组成,造型怪诞奇特而且壮观,散发着神秘气息。
5.湖南省博物馆藏
战国人物御龙帛画(图五)
长37.5、宽28厘米。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一号墓。这幅人物御龙帛画是战国中晚期的帛画精品,对了解中国早期人物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文物、艺术价值。帛画为细绢地,长方形,描绘的内容是乘龙升天的图像。死之后,人会去哪里?两千多年前的楚人相信,是永生。画面中的御龙者,眼神坚定,峨冠博带,身着华服,腰佩重剑,手中的缰绳绷得笔直。缰绳的另一端,紧紧地拴着一条巨龙(龙被视为人间与仙界的接引神兽)。巨龙昂首翘尾,身呈龙舟。他似乎已经准备完毕,即将摆脱形骸的束缚,前往永生之地。出土时,帛画平放在椁盖板和外棺中间的隔板上,是丧葬中使用的“引魂幡”。
6.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彩绘跪射俑(图六)
高120厘米。1974年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东端的弩兵阵中心。二号坑出土有160尊跪射俑,他们头挽发髻、身披铠甲,持握弓箭的双手置于腰间,眼睛注视正前方,面容铁一般冷静。身居射手队列的这位男子属于大秦战士中爵位最低的一员,也是帝国万千勇儿的缩影,他的头背挺直,两腿纵向交叉。从侧面看左膝、右膝、右足,三点之间构成稳固的三角,这种姿势重心稳,目标小,利于攻防,大概是当时射击训练的最高标准。靠近观察可以看见射手胸腹的甲片,上片叠压下片,肩部和腰下则相反,铠甲的设计细节贴合人体的曲线,满足了活动和攻击的需要。支撑全身的右脚鞋底翻起脚尖和后跟,针线更加密集,增强了鞋子的韧性,足弓处针线疏朗便于屈伸。动作、铠甲、衣着,陶俑对秦国战士的复刻逼近真实,而五官、须发、掌纹等体貌的严谨处理又赋予了他肌肤的温度。出土时陶俑脸部和周身织物还留有色彩,面目如生,须发毕现。
7.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商鞅方升(图七)
全长18.7、纵7、横12.5、深2.3厘米,容积约202.15立方厘米,重0.69千克。方升为長方形有柄量器,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刻:“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器壁与柄相对一面刻“重泉”;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右壁刻“临”。
由铭文可知,此方升最初置于“重泉”(今陕西省蒲城县),后转至“临”地,是研究秦国量制的重要实物。标准、统一、天下,这些关乎中国历史走向的决定性瞬间,就铭刻在它的身上,它是统一度量衡的证物。
8.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一号铜车马(图八)
高152、长225厘米。1980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封土西侧。一号铜车马是立乘车,也叫作高车,比例相当于真车马的一半。按照秦代真人车马1/2的比例制作。铜马车整体用青铜铸造,采用了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是我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通体施以彩绘,有云纹、几何纹、夔龙纹等图案,红、绿、紫、蓝等色彩艳丽丰富。这辆车重量超过一吨,是由3000多个零部件组成的灵敏机械,数量庞大、形状各异的零件挑战了金属铸造与组装的技艺。修长或大体量的构件采用空心铸造法,宽而薄的则使用铸锻结合的工艺。复杂的组件被分解成简单的元件单独制作,再通过活页子母扣销钉或纽环连接合为整体。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始皇帝赢政意图制造完美的国家制度,设置由中央统一管辖的郡县,书同文、车同轨,修筑通达天下的道路,车轨距离的国家标准也随之出现,秦始皇沿着自己铺设的道路先后五次驾驭车队巡游疆土。
9.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里耶秦简(图九)
2002年6月,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一座古井里发现了37,400余片秦简,震惊世界。这些木片看似不起眼,但模糊的文字,却隐藏着大量信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全国共有40多个郡。地处洞庭郡的迁陵县并不起眼,这里的大小官员日复一日书写完成的官府文书便是里耶秦简。大部分木简记载的是秦王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后的秦代,其纪年由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9年,一年不少,记事详细到月和日。大量木简一枚便完整地记录了一件事。这些木简就像一部秦朝县城生活的百科全书,有通邮,有行政建置,有买卖,算术和记事等,全景式展现了郡县制下一个秦朝县城的管理和运行。正史中对秦朝行政制度和社会生活的记载不足千字,而里耶秦简用近20万个字描绘了那个时代的丰富细节,如“南阳户人荆不更郑不宝。妻日有。子小上造虒”“故邯郸韩审里。大男子吴骚。为人黄皙色,隋面,长七尺三寸”等,让今天的我们可以在尺牍之间,看到那些被秦时明月照耀过的生命与时光。
10.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南越汉玉(图十)
第一代南越王赵佗(前240前137年),当年奉秦始皇之命征服五岭之南,为汉代守护一方平安。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前122年)即位时,历史已经进入汉代。赵眜的墓室1983年被发现,是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代彩绘石室墓,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其中丰富的玉器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玉石盛行的世界。
汉代玉器出现在人们生前、死后的各种场所,从礼仪到装饰再到器用,纪录了一个朝代想象力的维度和气度。喝酒有玉杯,穿衣有玉带钩,挂在脖子上的“项链”,系在腰间的玉佩,甚至连下棋,也要用温润的玉棋子。南越王族使用的角形玉杯(图十:1),高18.4、口径5.9-6.7、口缘厚0.2厘米,重372.7克。或许是玉匠希望借意犀牛角能溶解毒物的神奇,成就了这只造型奇特的玉杯,杯外壁雕刻中国传统的夔纹。
龙纹是汉代玉器常见的纹饰。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图十:2)直径10.6、厚0.5厘米,出土时在墓主右眼位置。玉佩以青白玉雕成,土沁呈黄白色。分为内外两圈,内环的龙托起外环的凤,龙凤相对,寓意吉祥。
随葬用玉在汉代表现得更为极致,当时流行的观念是:用玉器随葬,可以保住墓主人精气不散。在汉代君王的葬礼上,堪称奢侈品的玉衣风靡一时。南越王的丝缕玉衣(图十:3)长1. 73米,用2,291块玉片以红色丝线串联,分为头套、上身衣、袖套、手套、裤筒和鞋六部分,是我国迄今所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玉衣。
11.茂陵博物馆藏
霍去病墓石刻(图十一)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霍去病18岁任剽姚校尉,受汉武帝重用,参加了反击匈奴的战争,后升任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公元前123年至公元前119年的五年之内,六次出击匈奴均获胜。这位留下千古名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将军病逝时年仅23岁,汉武帝为其在茂陵东面不远处选定墓址,令工匠雕刻巨型石人石兽置于墓园中表彰其功勋,石刻包括马踏匈奴、起马、跃马、伏虎、卧象、蛙、石鱼二、石人、怪兽吃羊、卧牛、人与熊、野猪、蟾等。
汉代中原肥沃的土地吸引来了怪兽,表情透露着贪婪与凶残。羊已入兽口,弱肉强食。匈奴是西汉前期在北方草原上兴起的游牧民族,他们控制着西域。强悍的骑兵屡次进犯汉边界,这是令人畏惧的对手。高274厘米、宽220厘米的石刻怪兽吃羊(图十一:1),用简练准确的线条艺术、形象表现了这一场景。
石刻马踏匈奴(图十一:2)高168厘米、长190厘米,历来被公认为霍去病墓石刻中的主体雕刻,是一件纪念碑式的杰作。一匹威武的战马,气宇轩昂,凛然难犯。马腹下的匈奴人,仰卧在地,右手持箭,左手握弓,垂死挣扎却无法动弹。当年的霍去病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隐在石头中的石刻跃马(图十一:3)高150、长240厘米,上仰头的似乎在谛听远方传来的声音,注视着前方的动静。由其作势跃起的动态看,“显然是一匹转战千里的战马,久经沙场的精骑”。
12.新疆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汉代五星出东方织锦护臂(图十二)
長18.5、宽12.5厘米。1995年发现于新疆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古墓。1995年10月,中日联合考察队在尼雅遗址发现大量织物。1号墓地8号墓中的男性贵族周身穿戴华贵的服饰,右臂旁的一枚方形护臂保存完好、引人注目。护臂主体剪裁自五重平纹经锦,边缘有六条绑绳,蓝、绿、红、黄、白五色经线织出云山、星象、草木和鸟兽。织锦的纹样间自右及左横列八个篆体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一句吉利的占星语,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也称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和镇星。地分九州,中国指的是中原。人们相信每当五星会聚辉映东方,中原地区就将获利。丝缕的叠加构成锦缎,颜色的集合拼出画面与文字。美好的愿望浓缩成千丝万缕,被细密编织进这一掌见方的精致里。五星锦每平方厘米经线220根,纬线48根,丝之纤细、线之密集展现了公元2-3世纪最杰出的丝绸织造工艺。
13.茂陵博物馆藏
汉代四神纹玉铺首(图十三)
长34.2、宽35.6、厚14.7厘米,重10.6千克。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县茂陵附近。铺首衔环常用作大门上的门环,这件玉铺首可谓绝无仅有。兽面端严威武,虽衔环缺失,却气势犹存。背面突起的长方形钮,上有方孔可穿榫。古人认为二十八个星宿中,东、西、南、北四方的每七个星宿,组成天上的四种神兽,“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四神就是四方的象征和守护者:青龙是东方之神,颜色为青,五行属木;白虎是西方的主宰,颜色是白,五行属金;朱雀是一只红色的大鸟,统领着南方,五行属火;玄武是神龟与灵蛇合体,位于北方,五行属水,颜色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玄色,黑中带红。铺首上的四神纹,欢快地跳脱了原本的方位,南北两神右旋后适合地布置在兽面两侧,似在祥云里飞腾翱翔。怒目利齿的兽面,眉目间也流露出几分柔情。一切都在艺术的浪漫中被汉人的双手活化。
14.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东汉熹平石经《易经》残石(图十四)
东汉熹平石经分藏于全国多家博物馆,虽相隔千里,却出自于同一组石碑。它是现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双面刻字,不是一块,而是一组,共46块,内容为儒家七部经典,全辑20多万字。如今收集到的熹平石经文字有8,000多个。汉代开始,普通人可以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儒家经典作为官方法定教科书,成为指导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典范,官学私学规模空前。当时印刷术尚未发明,经籍传播主要靠抄写,时间一长,难免出错。汉灵帝熹平四年,议郎蔡邕等人奏请校订儒家经典文字,刻一套范本,立于太学,以供刊误订伪。熹平石经全文以当时官方正体字写就,是汉隶成熟期的顶峰之作。熹平石经刻成的第二年便爆发了战乱,七年后,董卓焚烧洛阳宫庙,太学荒废,石经遭到破坏。魏初有所修补,之后便颠沛流离。南北朝时期,高澄将石碑从洛阳迁往邺都,结果半路上掉进水里,运至邺都的还不及一半。隋朝年间,又从邺运往长安,却用做柱础。唐贞观时魏征去拯救这批石经,已十不存一。再以后就仅剩些拓片和零星出土的碎石残片。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这块熹平石经所刻内容为《易经》。
15.山东博物馆藏
东汉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图十五)
高48、宽111、厚21厘米。清代出土于山东省嘉祥县。画像石刻画了春秋时期两位中国思想家的一次会面,孔子带领弟子拜访老子。衣袖中伸出大雁头的人像是孔子,大雁是孔子送给老子的见面礼。手拄拐杖、面向孔子的是老子。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石刻艺术品,是汉代人精神创造的真实写照。“孔子见老子”是汉代画像石的常见题材。孔子和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一位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一位是道家文化始祖。但他们见面时还并未有儒道之分,更像是后辈向前辈的请教。司马迁的《史记》中,记录了孔子与老子见面时其中的一次谈话内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却并没有排斥异己。二位先圣躬身互拜的背后,是两种思想的交流与融合。汉代人把这个场景刻在砖石之上,为的是铭记和传承。
16.河北博物院藏
西汉长信宫灯(图十六)
通高48厘米,重15.85千克。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的西汉宫廷女子,眉眼细长,脸型圆润,头上佩戴巾帼,身穿曲裾深衣,跣足而坐,双手执灯。女子左手托起底座,右臂宽大的袖管自然下垂,扣住托盘,成为灯罩。灯盘上立有两枚遮光片,盘边设有手柄,开合与转动间,可以控制光的照度和角度。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而得名。汉代的灯具样式中以钉灯最为奇妙,造型多为动物或器具,长信宫灯是唯一已发现的人形钉灯。钉灯内部的空腔,是汉代人实现环保的诀窍。灯点燃后,烟随热气流顺衣袖进入空腔,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烟炱便附着在内壁,避免弥散,保持空气清洁。灯体的组合部件可以拆卸,底部开敞,便于清洗内部。
17.湖南省博物馆藏
西汉素纱单衣(图十七)
长128、两袖通长190米厘米。此衣即使算上纹锦镶边的衣领、衣袖口和衣襟边缘,整件衣服一共只有49克重。马王堆汉墓的发现,让人们看到一座汉代文化的宝藏,因为墓主人的贵妇身份,又像是发生于地下的一场汉代服装秀。1972年至1974年,这里一共出土了数百件汉代丝织品和衣物。其中最令研究人员感到惊叹的,就是素纱单衣了。经过深入研究发现,素纱单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1.2旦,也就是说制作素纱单衣的丝,每9000米只有11.2克。而今天,最高级丝织物的纤度也要14旦左右。经过千年进化,现代的蚕越发健壮肥胖,吐出的丝也就粗了很多。这一件素纱单衣可能是两千多年前西汉长沙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最爱的衣服之一,它没有衬里,轻薄、通透、柔软、神秘。
18.阜阳市博物馆藏
西汉二十八宿圆盘、圭表(图十八)
“二十八宿圆盘”是天文测量仪器,由上下两个圆盘构成。下盘边沿刻有星宿名称和距度。上盘盘面标示北斗七星,边沿一圈365个小孔。两盘正中钻同心圆孔。1977年出土于安徽省阜阳县城郊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的椁室内。二十八宿如同撒在天空的坐标,不均匀划分周天365度。可测量天体的天赤道经度,记录日、月、五大行星的位置变化。圭表用于测量日影长度。以天文定历法,观察气象、物候,汉代人将一年均分成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石云里研究了圆盘与圭表的用法,“它们适用的地理纬度是固定的,正是在今天安徽阜阳一带”。“这件圭表用来测量古代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实际在汉代对于这四个节气的掌握已经很精准,国家掌握授时,所以这件圭表的礼器意义大于实际作用,它是汉代皇帝分封汝阴侯的证物。
19.湖南省博物馆藏
汉代狸猫纹漆食盘(图十九)
高6.2、口径27.5厘米。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漆盘纹饰特殊,除漆器上常见的云纹之外,还有狸与龟二种动物纹。漆盘在黑漆地上以朱漆单线勾勒,内涂灰绿色漆,云纹中藏有三狸一龟,形象描绘非常生动。盘内的铭文“君幸食”有劝君进食、祝愿之意。盘外底朱书“九升…‘轶侯家”。这件“轪侯家”漆盘纹饰独特:盘内所绘狸猫有着圆圆的眼睛,胖胖的身体,尖尖的耳朵,与今天的家猫并没有太大差异。狸猫前爪稳稳落地,两只耳朵竖起,进入警戒状态。尾巴高高翘起,预示着尚未驯服的野性。朱砂勾画双眼,目露凶光,说明它是个狠角色。奇特的纹饰使此盘实用之外更具艺术美。
20.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西汉象牙算筹(图二十)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一些不起眼的竹木质的小棍算筹来进行计算,算筹也有用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明代以前,算筹是古代中国独创的有效计算工具,又称策,使用历史悠久,直到珠算出现后算筹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983年11月出土于陕西省旬阳县佑圣宫一号汉墓出土的这28枚象牙算筹,每枚长13.8、直径0.69厘米,粗细均匀,长短划一。算筹记数,有纵和横两种方式。在纵式中,表示一到五的时候,竖着摆放的每根算筹都代表一。而六到九,则用横放的一根代表五,余下的算筹纵放在下面。横式则相反。表示一个数字,最多使用的算筹数量不超过五。在表示多位数的时候,则将各位数码由高位到低位从左到右横列,而且各位数码必须纵横相间。有“零”时,用空位表示。掌握了这一方法,不论多大的数字都可以用算籌表示出来。使用算筹进行运算,也遵循十进制“逢十进一,借一当十”的原则。
21.河北博物院藏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图二十一)
通高26厘米。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在富于动势的丘壑林泉之间,出没着警觉的虎、豹、猪等野兽,以及伺机捕获它们的猎人,而这一切都被身居高处的猴子看在眼里。”这一生动的场景被西汉工匠铸造在中山靖王刘胜家的铜熏炉之上。熏炉底座铸三条镂空的跃龙,头上仰,托起炉盘。炉盖被设计成了山峦,以错金工艺装饰的云气,使整座山峰充盈着神秘感。后世文献缺乏西汉人对立体山峦设计动机的直接记载,后世人认为这或许与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或昆仑仙山有关。在六朝以后的诗文里,人们习惯将山形的熏炉称为“博山炉”。熏香时,博山炉烟云溢出孔隙,慢慢会呈现出一幅缩微的海上仙山之景。
22.南京博物院藏
汉代“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图二十二)
长3.7、高1.8厘米。2009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12号墓。墓主人是汉景帝之子江都王刘非的一个妃子淳于婴儿。这枚银带钩像兵符一样,自中间一分为二。两个半扇的内壁分别以阴阳文刻有“长毋相忘”四字吉语,这是汉代很常见的祝福语。春秋战国时期带钩开始流行,是用来系腰带的日常挂钩,汉代带钩材质纷繁,造型各异,以精美的动物造型居多,横可束衣带,竖可悬物件。相比之下,淳于婴儿的这枚小带钩钩身装饰着汉代独有的典型云纹,云纹处有鎏金。不同于汉代人纯粹直接的表达方式,深宫里的爱情誓言,被这带钩普通的外表完全隐藏。不求万人之上的国王独宠一人,只求两人之间的私语常系腰间。
23.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图二十三)
高34.1、长58.1厘米。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县。犀尊为酒器。古代青铜器中的动物形酒尊有牛尊、象尊、豕尊、驹尊、兔尊、鸭尊等。古代中国犀牛数量多,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曾发现犀牛骨,春秋战国时期犀牛皮被制成犀甲装备武士。这件犀尊臀部隆起,尾巴弯成一个挂钩。倒酒时,扣住挂钩,借助杠杆原理,以蹄子为支点,撬动整体,酒从嘴边的流管倒出。背部的小盖,是容器的入口,又恰似犀牛的背囊。颈部层层褶皱,头上两根犄角,凹陷的眼窝里,黑料镶嵌成小眼珠。骨骼、肌肉,层次分明,焕发生机。四只蹄子落地平稳,每只三根脚趾。可见制作者曾近距离仔细观察过犀牛。错金银工艺在铜器表面錾槽,镶嵌金银,再用厝石打磨,创造出华美而装饰味浓郁的图案。
24.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图二十四)
高56厘米。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这件说唱陶俑“眼睛如同弯月,笑容蓄满一池秋水,两颗凸出的苹果肌,仿佛熟透的冬枣”,“左手持鼓,右手握棒,演出即将进入高潮”,可谓汉代四川说唱艺人的生动写照。四川东汉墓中出土过多件击鼓说唱俑。文献中称他们为“俳优”,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不乏这类说唱艺术的形象,说明汉代民间盛行说唱表演。
25.甘肃省博物馆藏
东汉铜奔马(图二十五)
通高34.5、长45、宽13.1厘米,重7.3千克。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铜奔马口、眼、鼻张开涂绘朱色,鬃毛和尾丝后扬,令人仿佛听见嘶鸣与风啸,唯一支撑身体的马蹄轻轻踏在翱翔的禽鸟背上,鸟儿惊觉地回首探视上演了戏剧般的梦幻。这是一件无比伦比的杰作,马儿奋起四蹄,舒展的姿态定格在一瞬间。从各个角度观看,这匹马的造型都堪称完美,身形匀称,姿态矫健,头部微微侧倾,似乎迸发出浑身力量,却又显得闲庭信步。两汉时期,河西是骑射男儿纵横驰骋的天堂。武威、张掖等四郡不乏水草丰沛的绿洲,既是狭路相逢的战地,也是宛若天成的牧场。公元前2世纪末为了稳定边关保障交通,汉朝屡次发出向西域求取宝马的号令,从乌孙国的西极马到大宛国的汗血马。汉朝皇帝将人间骏马誉作天马,天马受到邀请跨进长城,也带领大汉的将士走出关塞、开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