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九叠篆印艺术鉴赏

2018-11-28 05:15张立玫
文物天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阴刻上京铜质

张立玫

黑龙江出土的印章,唐、金、明、清各时代均有,其中最多的是金代官印。

“汉军万户之印”(图一),1959年征集于双城县。印为铜质,正方形,通高3、边长5.6、厚1.3厘米。梯形板柱钮,钮高1.7厘米。背无刻款。此印铸于皇统五年之前。汉军万户设于金初,由汉人组成,女真人统领。

“勾当公事龙字号之印”(图二),1959年出土于阿城县白城。印为铜质,正方形,边长5.2、厚1.9厘米。梯形钮,高3、长3、宽1.5厘米。钮端阴刻一“上”字。印文为汉字阳刻九叠篆书“句当公事龙字号之印”;印右侧阴刻楷书“咸平应办所”;下刻“至宁元年八月初三日造”;左阴刻楷书“龙字号二”。“句”为“勾”本字,符合古代汉字篆书用本字之习。“勾当”有主管、办理、处理的意思。唐朝勾当已入官职名称,宋有勾当公事之设,勾当官为有关衙署的主要承办官员,管理机要文书等。

“行军万户笙字号之印”(图三),1972年出土于阿城县舍利乡舍利村。印为铜质,正方形,通高5.4、边长6.5、厚1.8厘米。长方形板柱钮,钮高3.6厘米。印文为汉字阳文九叠篆书:“行军万户笙字号之印”;印背面阴刻楷书:“崇庆二年三月”、“礼部造”;侧阴刻楷书:“行军万户笙字号之印”。此印为新建行军万户之印。

“经略使司之印”(图四左),1973年出土于宾县常安乡土顶子村。印为铜质,正方形,通高5、边长7.7、厚1.8厘米,梯形板柱钮,钮高3.2厘米。印文为汉字阳文九叠篆书:“经略使司之印”;印背面阴刻楷书:“经略使司之印”(图四右)。此印铸于金贞祐元年(1213)以后。

“上京路军马提控盈字号之印”(图五左),1970年出土于海林县新安乡和平村。印为铜质,正方形,通高4.5、边长8.5、厚1.5厘米。梯形板柱钮,钮高3厘米。印文为汉字阳文九叠篆书:“上京路军马提控盈字号之印”;印背面阴刻楷书:“贞祐四年五月日”、“上京行六部造”(图五右);侧阴刻楷书:“军马提控盈字号印”。印铸于金贞祐四年( 1216),为上京路某一军队总领之印。

“胡里改路之印”(图六),1977年鸡东县综合乡在兴修农田水利时发现。印为铜质,正方形,边长6.7、通高4.6、厚1.8厘米。长方形柱状钮,钮高2.8厘米,印重800克。在钮上端刻一“上”字,示意用印的方向。印文为汉字阳文九叠篆书:“胡里改路之印”;印背右阴刻汉字楷书:“贞祐五年二月”;左阴刻楷书:“行六部造”;印左侧阴刻楷书:“胡里改路之印”。“胡里改路之印”系金贞祐五年(1217)行六部颁铸。

“上京路万户王字号印”(图七),1975年出土于宾县胜利乡普安村。印为正方形、铜质,高4.5、边长6.2厘米。印文为阳文九叠篆书:“上京路万户王字号印”。无背款。金朝曾在蒲峪路、胡里改路等地置万户,作为地方最高长官。从印的篆字风格看似为金末的官印。

“上京路安抚副使印”(图八),1952年发现于鸡西市恒山区张鲜村。印为铜质,正方形,边长6.2、通高5厘米。印文为汉字阳文九叠篆书:“上京路安抚副使印”;印背面阴刻楷书:“贞祐四年二月日”、“上京行六部造”,侧阴刻楷书:“上京路安抚副使印”。这方铜印是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由上京行六部颁发的,说明金末不仅仍有安抚司之设,而且在上京路还设有安抚副使。

“上京路都统塞字号印”(图九),1964年征集于鹤岗市。印为铜质,正方形,边长7厘米。印文为汉字阳文九叠篆书:“上京路都统塞字号印”;印背面阴刻楷书:“上京行部造”、“都统塞字”;侧阴刻楷书:“贞祐 年”。都统,是武官称谓。金代都统之设,始于建国前。

“都提控所之印”(图十),1974年出土于兰西县东风乡民兴村。印为铜质,正方形,边长9、通高5厘米。印文为汉字阳文九叠篆书:“都提控所之印”;印背面阴刻楷书:“光字号”,“都提控所印”。无铸造年款和机构。“都”即“总”的意思;“提控”即提辖、控制。都提控即“总领”之意。宋代已有提控之设。金代文武官职中均设此职,尤以武官为多,这是金代官制的一个特点。

“招抚副使之印”(图十一),1963年发现于佳木斯市大赉乡南城子村。印为铜质,正方形,边长6.5、厚1.6厘米,重755克,印钮高3.5、宽1.7、长3.5厘米,印文为汉字阳文九叠篆书:“招抚副使之印”。招抚使为临时性的武官,这方铜印虽无年款,但根据史料和印制,可推断为金末官印。

中国的篆刻文字自古就有,有殷时的甲骨文、周朝的钟鼎文、秦朝的刻石等等,因其皆是雕刻在金铜玉石上,通称为“金石”。从春秋战国到秦朝以前,印章皆称“玺”。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则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及民间的私用印皆称为“印”。从此以后帝王用印皆称“玺”或者“宝”,而官印则称“印”,将军印则称“章”。

隋唐时朱文印章使用普遍,出现了叠篆的雏形,如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天门军之印”(图十二)仅在笔画少处加一个叠篆,线条柔美,它的出现使印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宋朝时期,朱文印面得到了飞速发展和提高,由原来的稀疏排列变得更加密集、紧凑,笔画平直、整齐、匀称,有些笔画反复折叠盘曲,形成了每一笔画都弯曲折叠的印文,始称叠篆,后称九叠篆。因“九”是数字之终,可言叠数之多。由于印文的满实方正、大方规整明显增加了官印威武庄严的感觉,又因其笔画的繁赘重叠不容易辨识,有防止伪造的作用,所以其他兄弟民族的官印也纷纷效仿。据《宋史·舆服志六》记载:“大观元年,又得玉工,用元丰中玉琢天子、皇帝六玺,叠篆。”

金代开始官印普遍使用叠篆。各地发现的金代官印数量不少,皆为叠篆。仅黑龙江省出土的近30方金代印章中,除一方私人印章外皆为官印,并皆为九叠篆书。早期金代官印即大定和大定以前的官印,如黑龍江省博物馆藏金皇统五年之前的“汉军万户之印”(图一),布白整齐大方,篆法流畅秀丽、纯熟自然、典雅庄重,给人以美感,可谓是金代官印中较早的一方。黑龙江省博物馆藏至宁元年“勾当公事龙字号之印”(图二),印文线条朴拙生动、盘曲自然,绝不生硬呆板,印面字的排叠整齐均匀、满实规整、富于变化,疏密有致、自然灵动,打破了人们对金代官印呆板凝滞的陈见,表现出极高的审美情趣。金代官印总体上承袭了辽宋时期的制印方法,尤其是借鉴宋代官印的制法颇多,这是因为宋金长期对峙的结果。

在众多出土的金代官印之中,在鹤岗征集的“上京路都统塞字号印”(图九)就是标准的九叠篆印。九叠篆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印字体。由于唐宋印章印面扩大,容量增多,为了填充印面的空白,出现了对字体繁赘处理的现象,将笔画少的字加以屈曲盘绕,逐渐发展成字字皆用此法,形成了一种字体,被称为九叠篆。这种篆体主要使用在印章镌刻上,因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根据笔画的繁简来确定,三叠、四叠、至九叠、十叠均称为“九叠”。唐宋时期的九叠篆只是将字头笔画或竖画写成三四折,以曲屈平满为主,不同于秦汉时期。

金代篆刻印章法的原理试析如下:

一是具有平衡感,满实规整。首先,文字在布局中的位置排列和笔画安排,都要就形处理;其次,每方印中字的大小、粗细、宽窄、繁简,都要均匀、妥贴、各得其位。在实际创作中,有些印文笔画粗细相近,搭配均匀。这样在排列后,整齐和谐,具有平衡感,如“行军万户笙字号之印”(图三)。

二是参差错杂,具有整体感。印文的排列往往位置错杂,字与字的笔画互相穿插,不受印章形状的局限,布局灵活自如,突出书趣笔意,大小宽狭宛如一个拆散不开的整体。“经略使司之印”(图四左)、“上京路军马提控盈字号印”(图五左)等,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这一方法的特点。

宋金时代对于叠篆的记载很有限,尤其是叠篆的方法更是没有详细的阐述。我们可根据实际印例推测出叠篆字形的处理方法:

一是直线变为曲线。将笔画简单的字通过对直线的加屈,使得疏松的笔画变得紧密,把简单的线条变得复杂。这是叠篆的主要标志,字数越少,叠得越多,印面越大.叠得也越多。如“胡里改路之印”(图六)六字,“之”字四叠;“上京路万户王字号印”(图七)九字,“上”“京”“字”三字四叠,“王”、“印”两字五叠。

二是单线变为复线。如“上京路安抚副使印”(图八),六字都有叠篆。

三是使用减笔字。对于笔画较繁多的字,在没有多余的空间时,多采用它的异体字,无论何种字体,只要笔画少即可。如金代“上京路都统塞字号印”(图九)中,“路”“都”“塞”三字为正体,因为笔画繁多,没有叠笔;“上京”“统”“字号”“印”等字笔画变少,均有叠笔。

四是叠篆繁缛,不易辨识。如兰西县“都提控所之印”(图十),每字皆叠,不仅难辨识,还神秘莫测,寓意深远。

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把小小的刻刀,玩转方寸石頭。从殷商、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的古代篆刻艺术,到金宋元时期的篆刻巅峰,再到晚清、近现代篆刻大师层出不穷,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艺术文化历史。金代篆刻艺术便是祖国篆刻发展史中瑰丽的光环。

猜你喜欢
阴刻上京铜质
刍议阴刻玉雕的价值构成与取向
辽上京遗址
浅谈玉石微雕阴刻艺术
电动汽车用铜质零件表面耐磨镀层的制备及性能
金初上京新城琐议
浅谈河北蔚县剪纸
辽上京博物馆藏花押印选介
辽上京宫城遗址
仪表
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