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华》:岩井俊二的现实诗意

2018-11-28 00:00张琦
综艺报 2018年22期
关键词:周迅情书诗意

张琦

对于生命的离去,不渲染泪水与痛苦,而把它视为生活的自然流动,是日本電影的一个特征;但同时,“物哀”的民族文化因子又深深印刻在日本电影中,一片落叶、一朵樱花、一声蝉鸣,都可以借由影像透出隐隐的爱怜、感伤或是悲叹。

《你好,之华》的开场就是一场冬日里的葬礼(可对应《情书》),庄重、沉静。画面一转,是半空俯瞰视野下的一家人走进小院,平和的跟镜头下,家人将逝者的骨灰摆于桌台,继而是周迅与杜江饰演的夫妻准备开车回家;另一边,几个孩子在商量着谁留在姥姥家多住几天。

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再日常不过的场景,却被导演岩井俊二在保留生活感的基础上凝练出淡淡的诗意,亦从开场就奠定了《你好,之华》的基调。监制陈可辛曾言,同样表现凡人,《你好,之华》不是《亲爱的》那样聚焦于市井和强调社会性的电影,它要有诗意。

诗意,必有生活的真谛,也要包括浪漫。作为一个独立电影制作者,岩井俊二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随性且亲力亲为的创作路线,这份自由让他比其他成名后即进入商业体制的导演能够更长久地葆有一份初心与纯真。正如徐皓峰评陈凯歌“是俊杰,因为他将纯洁理性保留得比其他人要长”,那么对于岩井俊二来说,55岁的他依旧是那个敏感内敛的大男孩,执着地一遍遍讲述怀旧、爱情与现实诗意。

这部影片被称为中国版的《情书》,更因为有岩井俊二亲自编剧和导演而具备了影迷信任度。时隔20多年再碰类似题材,他一方面要让新作成为被影迷们喜欢、充满辨识度的“岩井俊二电影”,另一方面又要在一定程度上跳出当年的纯爱文艺风,求得一份在跨文化创作、异国观众接受上的平衡。

《你好,之华》的故事围绕一个女人的去世、一份同学会请柬、一段书信往来勾连起一段远去的爱情记忆——关于青涩、关于遗憾与留白。这当然是《情书》式的故事,并且岩井俊二进一步显露出他对实物的迷恋,对时间、交流的敏感,特别是像书、信、笔、邮筒等工具继续作为标志性的情感载体出现。

相较《情书》,导演在取自当下背景的《你好,之华》中有意加入了手机与写信两种通讯交流方式的对比,不过不是为了批判,只是向古老素朴的联络方式做一番“表白”。比如片中有个情境,作为夫妻的周迅与杜江因一条微信消息而引起误会,周迅为避免丈夫猜疑,转而用写信的方式与秦昊饰演的老同学联系;再观察周迅在片中的职业,一名图书管理员,同样是一种理想化的设置。

在由信构建起来的情感链里,不仅包含岩井俊二擅长的年轻男孩女孩的青涩记忆,也延伸为涉及三代人的更广的“信笺记忆网”,在《相亲相爱》里饰演姥姥的吴彦姝在本片中也有一段轻轻触及的书信情谊。另外,代际关系、婚姻关系乃至中年危机、时代变迁等元素亦有触及,所以《你好,之华》并非《情书》的复刻或者所谓的纯爱文艺风,而是在合拍背景下的一次新挑战。

《你好,之华》是与中国有着深深情缘的岩井俊二主动寻求合作的产物,是中日优秀电影人之间难得的一次文艺片尝试,这在当前冷清、竞争残酷的市场中显得颇为珍贵。商业压力无可避免,但所谓创作的多元、接受的多元,正需要这一类探索。

猜你喜欢
周迅情书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导演,你是对的!”
周迅的“紧张”
拍摄结束后霍建华陪周迅吃大餐补过生日
6万字的情书
暖暖的等
写给电影人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