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北京钓道无限运动发展中心-酷鱼网&北京HERA钓法技研会·冯晓鹏
在第九期文章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浮标的材料对浮标的影响。这一期,我们按照钓法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宙钓类HERA浮标。
一般来说,初次接触HERA钓法的钓友往往对种类繁多、眼花缭乱的HERA专用浮标感到陌生和费解。其实,HERA浮标是根据适用于不同的季节、鱼情的相关钓法所专门设计的,我们只要了解各种HERA浮标的不同之处,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HERA浮标就不那么复杂了。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对浅宙钓法做过一些介绍——在鱼趋温上浮到水上层活动,或者旺期鱼追随浮游生物在浅层摄食时,我们就要用到浅宙钓法。
现代意义上的浅宙钓法,已经不是以前定义的以水深的一半为限了。在HERA钓法中,“浅ダナ”指的就是浅棚,所谓“棚”,就是指水面以下,鱼钩的位置和饵料雾化诱鱼的主要范围。对于现代管理池和竞技钓场而言,浅棚指的是浮标到铅坠1米左右的位置。
因鱼在水面聚集吃饵,若钓棚设定低于1米,虽然容易聚集更多的鱼,但在提竿中鱼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锚到鱼,这会对鱼造成损伤。于是,很多钓场规定浮标到铅坠的距离不得短于1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浅宙钓法即以钓场规定的最低限度——1米为基准的规矩。进而,浅宙钓法所用的浮标也随之设定。
·日本钓手杉山达也来华交流·为中国HERA钓手现场答疑·破解中国钓手存在的技术问题
杉山达也,日本丸九、禧玛诺、瓦里瓦斯品牌代言人兼签约钓手。不久前,杉山达也来到北京酷鱼垂钓CLUB,参加冯晓鹏组织的HERA钓法联谊赛。赛后,杉山达也与北京HERA钓法技研会成员进行交流,现场为中国黑拉钓手提出的各个问题进行解答,破解困扰中国黑拉钓手的技术问题。本视频为交流现场的实况录像后半部分,扫码即可观看。
HERA新手往往对种类繁多、眼花缭乱的HERA专用浮标感到陌生和费解
浅宙浮标特写
浅宙浮标展示
盛期浅宙两团浮标
浅宙浮标的标身长度在3~8厘米范围内,标身直径在5.5~6.5毫米范围内。标身长度是决定浮标吃铅量的重要数据,也就是说,选择不同号数的浮标就是有意识地选用不同吃铅量的浮标来配合鱼情的需要。浮标在水中启动的最重要因素是标身的横截面积。比如在旺期,鱼活性高,动作幅度大且多,如果使用标身直径小于6毫米的浮标,标相将十分杂乱,如果使用标身直径合适的浮标,一些非入口动作就会被过滤掉不少,有利于钓者从混乱的浮标动作中抓住有效吃口动作。相反,在寒期,如果使用标身直径较粗的浮标,会给浮标动作带来相当大的阻力,削弱浮标对鱼讯的反应能力。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标身长度(标号)主要由使用竿长和对应水深决定,标身直径主要由季节和鱼情的决定,标尾材料和直径主要由鱼情的活跃程度和所用钓法决定。
一般来说,相同的HERA浮标会有号数之分,除了上面所说的根据竿长和对应水深去选择浮标以外,鱼情出现细微变化时,钓者也可以在号数相邻的浮标之间做选择。比如,钓者根据经验选择了某一号数的浮标出钓,当天鱼情有所变化,人多混杂度高,依然使用这款浮标固然可以,但使用小一号的浮标效果显然更好。相反地,如果鱼情比想象得好一些,用原来的浮标经常出现有动作打不到鱼,或者不能很好地将饵料带入位置的情况,钓者就可以更换大一号的同款浮标。之所以浮标会有很多相近的号数,就是为了方便钓者做细微调整所用。
从钓法区分,浅宙浮标可以分为浅宙两团饵浮标和浅宙组合浮标两大类。
浅宙组合浮标和浅宙两团浮标
浅宙两团饵攻击型钓法所针对的鱼情要比浅宙组合钓法所针对的鱼情相对旺盛一些,它适用于鱼摄饵比较积极,钓鱼人相对较少,或者大型比赛进行到决赛的阶段,混杂度相对较低时使用。该钓法速度快,频率高,饵料调整变化比较容易,适合诱钓结合,更适合应对快速鱼情。
因为适用于旺期使用,浅宙两团饵浮标更加倾向于桶型标身,标肩和标脚不会做急收塑形处理,浮标动作随着饵料的雾化程度比较自然地表现出来,不会干扰整个流程动作的表现。
浅宙两团饵又有两种分支钓法,以适应鱼儿不同的吃饵状况,一种吃饵状况是鱼饵落水后,进入钓棚,在到达最后的垂直状态之前,鱼吃到下落过程中的饵料。在这种状况下,浮标要体现出鱼吃饵的行程动作;另一种是抓饵料完全到位之后鱼吃饵产生的动作。这两种钓法需要不同的标尾进行配合。
钓行程所需的标尾往往相对较长,更容易表现钩饵掉落到8字环以下位置时出现的动作,标尾的材料同样有空心、PC和玻纤之分,它们所针对的是不同比重、特性的饵料,以及鱼的活跃程度。不过,钓饵料下落过程中的动作也存在缺点,即钓者总是在饵料没到位的时候提竿,鱼饵雾化打开的位置长期处于鱼钩正常位置之上,这会导致鱼群逐步上移或分散,进而造成鱼情混乱。
如果鱼吃饵非常积极,我们就要使饵料尽快到位,打到位后出现的吃口动作,此时鱼吃饵会比较稳定。采用这种钓法时,标尾无需太长,短一些的标尾反而更容易让钩饵尽快到位。
标尾的材质和鱼情有着密切联系。通常来说,浅宙浮标的空心尾适用于旺期或者比重比较大的饵料,PC尾和玻纤尾适用于鱼口比较稀疏和鱼吃饵谨慎的情况。另外,标脚的长度也会对钩饵的下落产生影响,短脚标站立快、盲区小,有利于反映钩饵完全到位后产生的动作;长脚标站立慢,在铅坠到位后继续下沉速度偏慢,更有利于反映钩饵下落过程中产生的动作。浮标的这种设计差别,能充分发挥这两种钓法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效果。
浅宙组合钓法适用于鱼处于水体中上层的非旺期或鱼情不好的情况。有这样一种说法:当浅宙两团饵子线必须用到40厘米以上才可以中鱼的时候,我们就不如改用浅宙组合钓法。浅宙组合钓法的原理是通过上钩的雾化饵的轻重、雾化速度,以及下降速度的改变,将鱼诱至钓棚,使其有机会吸入下钩的固态饵。
很多HERA初学者对这种钓法存在一种困惑:直径达两三厘米的上钩雾化饵投入水中,不会将小小的浮标拉入水中吗?不会。雾化饵虽然个头大,用手掂起来感觉也是沉甸甸的,但它里面的主要成分——麸系饵料的密度并不大。麸系饵料吸水后,里面还会含有空气,所以用麸系饵料制作成的雾化饵密度并没有那么大,不会像通常的鱼饵一样,一大团就能把浮标拉沉入水。
浅宙组合标身多为“萝卜型”——上面较粗,收肩相对较急,下面收得缓和,这样的标身能很好地反映微弱的向下动作,对浮标的上浮有一定的抑制,恰到好处地与浅宙组合钓法所需要的灵敏度和稳定度相配合。
为了很好地反映饵料雾化状态和下钩饵的动态,并适用于非旺盛期钓法使用,浅宙组合浮标标尾的目格和团饵浮标有着很大区别。团饵标尾目格较长、较均匀,而组合浮标尾目要么上长下短——上面长,往下逐渐缩短目格的长度,要么全部采用比较短的描绘目格的方式。这样,比较微弱的动作也能被很好地反映出来。
浅宙组合钓法有着持系和拔系之分,所谓持系,是指饵料持钩性较好,雾化饵到位后开始大量雾化,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该钓法通常针对鱼活性低、鱼口较弱,且对雾化饵反应比较小的鱼情使用。拔系是指饵料能够很快雾化,钓者通过持续抛竿形成雾化区,在铅坠下落成为垂直状态的时候,上钩的雾化饵已基本雾化完成,或者在很短时间内完成雾化;下钩在下落过程中,被雾化饵吸引过来的鱼会对下钩上的固态饵产生兴趣,进而咬钩。
持系钓法需要饵料尽快到位,缩短时间,让雾化饵尽量在接近钓棚的时候才有一定的雾化量。为此,浮标工匠通过不断摸索实践找到了办法——通过缩短标脚和标尾的长度,设定合理的标尾直径即可达到目的。拔系组合钓法所使用的浮标的标尾和标脚则相反,其长尾、长脚能充分展现出下钩固态饵下落过程中的动作。
除了团饵和组合浮标的分类以外,还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浮标:冲宙和超浅宙HERA专用浮标。
冲宙是指在混杂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吃饵谨慎的鱼会在远离钓鱼人的位置活动,钓鱼人需要用中尺或者中尺以上的偏长一点的鱼竿钓浅宙,这种钓法也有专用的浮标。这种浮标的标身长度比正常的浅宙浮标稍大;为了便于钓鱼人观标,冲宙浮标的尾目目格长度比一般的浅宙标要长一些。
超浅宙(カッツケ),是指在钓场没有规定浮标到铅坠距离必须达到1米以上的情况下,钓鱼人在旺期可以用短竿钓1米以内的范围,甚至可以将钓棚设定到水面以下30~40厘米处的钓法。该钓法使用的浮标即为超浅宙浮标,这种浮标的标身比一般的浅宙浮标更小,标尾也更短一些。由于超浅宙钓法针对的大多是活性超高的鱼,所以超浅宙标浮标以空心尾居多,标尾直径增加,既能准确反映鱼讯,又能很好地承载饵料的重量。
实际上,浅宙浮标有时是可以互相通用的,在鱼情非常接近的情况下,两团饵浮标和组合浮标共用也未尝不可,很多人这样操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了,前提是他们对浮标性能以及浮标各组成部分的材质对浮标性能所带来的影响非常了解,所以在实际使用中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当然,初学者也可以这样使用,从中逐渐发现一支浮标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加深对浮标的理解。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浮标外,还有一些根据具体钓法衍生出来的浮标,比如培来宙专用浮标、浅宙海藻丝组合专用浮标等。关于这些钓法和浮标,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中给大家详细介绍。
经过数十年的演变,深宙钓法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提灯钓法”(チョウチン)。这样定义抛开了水深的概念——以往钓十米水深,用8尺长竿钓深宙,有人会质疑这是否是真正的钓深宙。现在所说的提灯钓法,是指浮标设定在竿穗先下30厘米附近的地方,无论用长竿还是短竿,只要用这种方式垂钓,就是“提灯钓法”。下文所说的深宙钓法,即提灯钓法。
由于深宙钓法所用的基本都是7尺以上的竿子,所以深宙浮标的号数涵盖了从极寒期的4.5号到20号左右的范围。深宙浮标有一个共同点:收肩和收脚都比较急,这是区别深宙浮标和底钓浮标的依据。通常来说,为了表现钩饵下沉中的行程,深宙浮标的标尾要长于其他钓法的浮标的标尾。
深宙浮标的标身直径也是根据使用季节和鱼情来区分的,5.5~6.5毫米左右最常见,越趋近寒期,径越纤细,越是旺期,身径越粗。深宙浮标的标尾也有空心尾、PC尾和玻纤尾之分,标尾直径从相对旺盛期的1.4毫米到极寒期的0.6毫米不等。
TIPS小贴士
关于浮标载饵的能力
很多钓友认为,浮标的载饵能力和标身浮力有关,如果浮标不能很好地载饵,他们会选择大1号的浮标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实际上,大家知道,想要获得更大的浮力,这和浮体的体积有关,为什么选择大号浮标不能提供更大的浮力呢?其实很简单,使用大1号的浮标时,我们要给浮标加配重,这并不能产生额外的浮力。
那么,哪一环节才是增加浮力的关键呢?答案是露出水面的标尾。标尾直径的增加才是有效增加浮力的方式。比如钓者用一只尾径1.0毫米的pc尾浮标,上钩装上雾化饵之后总会把浮标拉得沉入水中,稍微去掉一些配铅,调高目数,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此时只需更换一只直径1.4毫米的空心尾,调同样的目数就可以稳稳地承载住同样的雾化饵了。
所以说,想要拥有更好的载饵力,要选相标尾相对粗一些的浮标。
在旺盛期,鱼比较多地集中在浅层,和小杂鱼混杂起来,若用浅宙钓法,饵料刚落水就会遭到鱼群的攻击,即便用黏性饵料,也难以抵御这样的折腾。应对这种鱼情,深宙两团饵钓法是科学的选择。
深宙两团饵钓法是适用于旺盛期到非旺盛期以及非旺盛期到旺盛期这样的过度期的一种钓法,这期间水温不是很高,鱼比较频繁地在水域的中下层活动,活性不弱。
深宙两团饵浮标要求标身有足够的浮力,所以多设计成桶型标身;为了抑制浮标下行中不稳定的动作和浮标的上浮,这种浮标的标肩和标脚收得比较急,既能保证稳定效果,又能保证良好的浮力。由于要承载一定比重的团饵,深宙两团饵浮标的标尾长度相对较长,目格也较长。根据鱼的活性的不同,深宙两团饵浮标也分空心尾、PC尾和玻纤尾,每一种材质的标尾都有它自己的特性,但总体上要确保能够敏感地反映出钩饵在铅坠到位以后下行过程中的鱼口以及饵料在雾化时的残余量是多少。此外,相同的材料的标尾还存在着直径差别。
和浅宙两团饵钓法中钓行程和钓到位的钓法接近,深宙两团饵钓法中也有着类似的手段。深宙两团饵钓法一般是根据水深定竿长,再根据竿长选号数合适的浮标。一般来说,深宙钓法的竿长要小于水的深度,浮标一般按照竿长的尺数减二作为浮标身长的厘米数——这是深宙钓法选择浮标号数的基准,如果鱼情偏旺盛,可以选择身长更长一些的浮标,如果鱼情偏稀薄,则要选比基准标身长度短一些的浮标。
深宙组合浮标
日本丸九、禧玛诺、瓦里瓦斯品牌代言人及签约钓手杉山达也展示黑拉钓法
深宙组合钓法,可以说是HERA钓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钓法,该钓法适用于非旺盛期甚至寒期。在寒期,深宙浮标纤细的标身和标尾,配合长达90厘米的极细的子线,在钓手反复的提逗过程中得到一个幅度小但非常干脆的下顿动作,进而提竿中鱼,这一体验非常奇妙。
深宙组合浮标和深宙两团饵浮标近似的地方是标身。除了严寒期的深宙组合浮标外,其他深宙组合浮标的标身和深宙两团饵浮标都非常接近。它们的区别主要在尾部,两团饵浮标色目格相对均匀,上半部的色目格和下半部的色目格长度差别并不大,而深宙组合的浮标色目格区别很大,上部相对较长,到了下半部相对较短,呈现一种递减的趋势。
深宙组合钓法也有持系和拔系之分。一般来说,适合持系组合钓法的浮标标尾相对较短,使用的时候无需过多提逗,或在雾化饵完成雾化之前都不进行提逗,完成雾化后再提竿上来,准备抛投下一竿。拔系组合钓法则不同,雾化饵雾化速度较快,钓者待下钩下沉到位后,进行几次提逗,等待上钩的雾化饵不断下降到钩饵区域;如果几经提逗都没有吃口,就应该抛投下一竿。拔系钓法浮标的标脚长度要能够配合长子线完成下落,极细的标尾缓慢地下降,在下降过程中能够反映子线在下落的这段时间里鱼儿的触碰或者吃口,这样才能让钓鱼人准确地抓住微弱的小动作。
深宙钓法中所使用的浮标,有些是可以和段底甚至底钓浮标通用的,从标型来说,这类浮标的下收脚会比普通的深宙浮标略缓,还有另外一种标肩扩出、标脚缓收的标型,也都可以作为段底浮标和底钓浮标使用。
总体来说,HERA钓手在选择浮标时要遵循如下原则:根据垂钓的季节、基本的鱼情选择合适的钓法;根据实际垂钓时的混杂程度选择竿长、搭配饵料;根据钓法、竿长和饵料,选一支适合当天使用的浮标;再根据实战情况进行饵料、线组、浮标,甚至钓法的调整。总的原则就是,寒期旺期要分开,人多人少要看清,鱼活性高低要明白,掌握了这些信息,选择浮标就相对简单了。
本期关于HERA浮标的内容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读者们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号,把更多关于黑拉钓法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尽量做到有问必答。下期再见!
北京酷鱼垂钓俱乐部一角
本文作者冯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