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孙玮
(中山市南朗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00)
儿童生理和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代谢和调节功能不全,常常容易患上细菌感染性疾病[1],如百日咳、肺炎、败血症、细菌性痢疾等。核糖霉素(Ribostamycin)是国外安全性评价最高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且具有明显的首次接触效应[3],在初次接触细菌时具有强大的杀菌效果,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用常规剂量就可获得较好疗效。本研究选取2011年5月—2017年4月360例细菌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核糖霉素直肠给药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1 我院2011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细菌感染性患儿共360例,其中支气管肺炎82例,急性扁桃体炎93例,细菌性痢疾79例,尿路感染56例,中耳炎50例;所有患儿均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中耳等处有细菌感染病灶,血常规WBC≥10×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65%。
1.2 方法
用6~20ml注射用水溶解核糖霉素(患儿按体重20~40mg/kg)放置于50ml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至35~40℃,随后用注射器抽取加热后的药液,接上一次性直肠导入管,将药液注入肛门中,插入深度为5~10cm,注入速度与肌内注射给药的速度大致相同。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标准》4级评定[4],分别为痊愈、显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与显效例之和占总例的百分率。
2.1 360例患儿治疗效果
实施治疗后,核糖霉素对支气管肺炎有效率为90.24(%74/82)、急性扁桃体炎有效率为90.32%(84/93)、细菌性痢疾有效率为93.67%(74/79)、尿路感染有效率为89.29%(50/56)、中耳炎有效率为88%(44/50),见表1。
表1 360例患儿治疗效果分析
2.2 安全性评价
360例患儿在使用核糖霉素直肠给药过程中,出现腹泻4例,皮疹2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但这些异常反应皆为轻度,不影响药物使用,可自行缓解或停药后缓解,主要是因为核糖霉素溶解后pH值接近中性,作用温和,对直肠黏膜几乎无刺激;且直肠给药药物不经过胃和小肠,胃肠道反应小,患者耐受性高。见表2。
表2 360例患儿不良反应情况
核糖霉素是国外安全性评价最高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由于在国内临床使用较少,耐药率低,对致病菌G-和G+以及由抗生素耐药所造成的难以治疗的二重感染均有显著疗效;且核糖霉素具有明显的首次接触效应,在初次接触细菌时具有强大的杀菌效果,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用常规剂量就可获得较好疗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核糖霉素直肠给药对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总有效率为90.34%,其中对支气管肺炎有效率为90.24%(74/82)、急性扁桃体炎有效率为90.32%(84/93)、细菌性痢疾有效率为93.67%(74/79)、尿路感染有效率为89.29%(50/56)、中耳炎有效率为88%(44/50);不良反应率为1.94%。
综上所述,核糖霉素直肠给药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且直肠给药操作简单,经济无创痛,能有效减少小儿“口服难,注射难”的问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