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设计/摄影|朱彤 文|陈泽炎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和博鳌讲话中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40年来,中国会展业始终与改革开放同行,与中国改革开放积极互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实现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改革开放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会议活动。而1978年10月中国贸促会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的“北京外国农业机械展览会”,则代表中国对外开放迈开步伐。40年的实践表明,中国会展业是对外开放的充分受益者。以下选取四个方面予以论述。
第一,入世促进了我国会展业的形成。所谓“会展业”应当指“会展业态”。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国内对于“会展业态”(即“会议展览服务业”)还是陌生的。入世谈判中,发达国家要求中国会展业市场对外开放,从而使我国对于“会展业”开始了解。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扩大对外开放,做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准备和过渡期的各项工作。2001年11月中国完成入世谈判,签署的《入世议定书》附件九即《服务贸易减让表》。其中的CPC87909条款为“会展”,中国承诺对外开放。
与入世相衔接,2002年10月我国开始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 4754-2002)中首次设立“会议展览服务业”(代码L7491);其解释是:为商品流通、促销、展示、经贸洽谈、民间交流、企业沟通、国际往来而举办的展览和会议等活动。从2017年10月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 / T 4754-2017)又将“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从原来的“小类”升格为“中类”,其行业代码为L728。所以,入世促进了我国会展业的形成。
第二,境外公司招展办展的引领作用。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上世纪80年代初首先由香港雅式展览公司在广州设立办事处并开始组织国际性专业展览会。这是中国境内单位学习办展的开端。接着,华进、新鸿基、工商、讯通、海岸等香港组展公司和比克、泛洋等香港装修、运输公司积极跟进。继香港公司之后,新加坡组展和运输公司、英国蒙哥马利展览公司、励展公司、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等也陆续进入中国开设办事处发展业务。
1984年国务院确定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全国招商引资热潮。1985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竣工,邓小平题写馆名。同年中国国际展览集团公司成立。随即,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以自己所拥有的展馆优势逐渐取代香港公司成为国内一批专业展的参与者。可以认为,境外公司的招展办展为我国会展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第三,国际合作带来整体水平的提升。中国会展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全面与发达国家接触学习,带来自身总体水平的提升。其中包括:会展项目的组织流程;会展公司的管理运作;会展场馆的建设经营;会展城市的基础配套;会展服务的理念要求;会展人员的培训教育;会展协会的职能服务等多个方面,涉及到会展产业链条的多个环节和会展业态的多个领域。
40年的发展结果是我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迅速增长。根据最近出版的《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研究报告》,如果从“展馆、展会、组展企业”三个维度进行评价,2016年我国展览业国力排位仅次于德国,位居世界第二;如果以具备国际展览实力的城市数量计,则我国与德国都是10个,并列第一。
在会议方面,按照国际会议组织(ICCA)的统计,我国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于亚洲首位;若从拥有一流会议中心数量比较,我国无疑在世界领先;特别是我国接待大型国际会议的能力和水平方面,更被世界艳羡。
第四,国际会展组织提供了品牌标准。在对外合作过程中,我国会展业界充分体会到会展品牌的重要性。进而我国也提出“品牌化”发展目标。但是在品牌标准方面,目前我国还是主要使用国际会展组织的品牌标准,譬如UFI、ICCA的标准等。这是一种差距,同时也为改进提升提供了指引和参照。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将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可以预计,进一步改革开放将给中国会展业带来新的发展形势。
首先,外资在我国各级会展城市拓展。当前,外资在我国会展市场的拓展正在呈现“从北上广一线会展城市向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城市、中小城市拓展”的趋势;外资国别不断扩大;拓展形式也在多样化。本文认为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过程中,上述趋势还将更加明显。
上海依然是会展外资的首选城市。德国3家展览公司与中方合资建设和经营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样板。英国励展集团在北京、上海、深圳、郑州的合作,法国智奥会展公司在广州的合作,美国SMG活动公司在深圳的合作,意大利雷米尼展览公司在成都的合作,荷兰VUN展览公司在昆明的合作,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在顺德和义乌的合作,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在青岛的合作,德国斯图加特展览公司在南京的合作;以及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在大连、天津、广洲的合作,美国全球财富论坛在中国5个城市的合作,瑞士迈氏会议服务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扩展等都是值得进一步观察的案例。
其次,中国会展市场主体的成长壮大。“市场化”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15号文件)所确定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中国会展市场主体必将更加成长壮大。可以预期的是,一批拥有场馆的大型国有会展集团(譬如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上海兰生东浩会展集团、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将发展成为中国会展企业的“国家队”。以振威、尚格、海名、雅森、鸿威、金诺等为代表一批民营会展公司将是中国会展企业的骨干力量。一批通过资本运作而崛起的会展公司,譬如:云南城投环球会展公司、米奥兰特展览公司、岭南集团会展公司等也将作为新兴力量的代表。此外,会展产业链条中的各类配套服务企业也有一些杰出的公司,诸如:点意空间、华毅东方、逸格天骄、永一格、灵通展具等。在会展媒体方面则有:《中国会展》《中国对外贸易.国际会展》《中外会展》《第一会展》等内容刊物和一批活跃的会展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譬如“双线会展”等。这些都展示了中国会展市场主体成长壮大的发展方向。
再次,“一带一路”出展合作取得成功。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展览活动迅速发展。据中国贸促会《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7》,2017年全国有88个组团单位组织赴33个“一带一路”国家出展项目628个,占总数40.5%,同比增长4.3%;展出面积38.8万平方米,占总面积45.7%,同比增长28.5%;参展企业2.6万家,占总数44.1%,同比增长30.0%。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将带来“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前景,带来我国赴“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展的新发展。可以预计,以出展项目为载体,以会展活动为平台的中外合作与交流将出现更为活跃的新局面。
我国现在已有西麦克展览公司专为“一带一路”出展设计的“10种服务方式”和米奥兰特展览公司所构建的“亚欧、美洲”两条联展与贸促的渠道。今后还将不断涌现出其他一些新经验和新做法。
最后,中国主场外交的重要会展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曾提到5个重要的主场外交会展活动。2018年,我国又确定4个主场外交会展项目,即: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6月的青岛上合组织峰会,9月的北京中非合作论坛会议首脑,11月的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18年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办作出重要指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办得很成功,山东省特别是青岛市作出了很大贡献,服务保障工作有力有序、精心细致,体现了世界水准,展示了中国气派、山东风格、青岛特色。举办上合峰会,为青岛、为山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希望认真总结“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有益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弘扬好的作风,放大办会效应,开拓创新、苦干实干,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对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10日在博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说:我们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个大平台,今后要年年办下去。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
显然,当会展活动承担起中国主场外交重任时,其重要性进一步凸现。而对会展业来说,重任也就意味着更大的职责和更高的要求。这是会展业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的使命与担当。
我国经济社会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是下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势下的基本走向。我国会展业必须予以遵循。
第一,学习国际经验并保持中国特色。尽管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会展业取得长足进步和显著成就,但存在的差距仍然很大,学习国际经验仍属必要。特别是德国和美国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德国展览业发展模式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是:产业需求与政府推动共同促进展览业发展。德国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实力强,这是德国展览业能够具有高水平的物质基础;德国以高质量机械设备出口而著称,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举办国际展览会有强烈需求;德国服务业也具很高水准,其办展环境优越,能够吸引众多国际参展商、采购商、参观者;德国各级政府以参股方式支持建设场馆;其政府与协会关系良好,有利于展览业的发展。
美国展览业发展模式与可供借鉴的经验是:内需主导与旅游吸引共同促进展览业发展。美国会展业更强调Convention的概念,也就是积极发展包括会议、商展、节庆、奖励旅游等多种形式的会展活动;美国服务业先进,使其会展业能够在一个方便和良好的环境下运行;美国旅游资源丰富,娱乐业也很发达,由此产生了“拉斯维加斯”的会展模式。
在提出会展业的“德国模式”“美国模式”之后,我们也需要总结提出会展业的“中国模式”。可以认为,中国会展业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特别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的文化宣传功能和社会活动属性。所以中国政府对会展活动和会展业强调有序组织和规范管理。
第二,加快实现会展业的目标和原则。国发15号文件指出,展览业的发展目标是“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对国际会议则强调“服务发展、确保重点、规范管理、精简务实”的原则。
“专业化”就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以期合理分工,提高效率;通过交换,达到互利。所以,健全会展产业链条,形成与市场契合的各种会展市场主体就成为实现专业化所必须的。
“国际化”就是与国际惯例接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互动。所以,产生一批国际性的会展项目、国际性的会展公司、国际性的会展队伍以及发展出一批国际性的会展合作都是与之相匹配的发展结果。
“品牌化”就是培育出较大数量比例和较高资产价值,能够“叫得响”的产品和企业。所以,如果今后中国会展业能够涌现出一批国际、国内、地区不同等级和会议、展览、节庆不同类型的品牌会展项目、品牌会展企业、品牌会展服务和品牌会展人物,那就是实现“品牌化”的重要标志。
“信息化”就是大量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与有效推动。当今许多高新技术都首先在会展活动中亮相。同时,会展业也是应用高新技术的最佳场合。但是,实现“信息化”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究竟什么才是最适合的“信息化”方式,还是要取决于有竞争力的“性价比”。
第三,认真做好系列基础性建设工作。国发15号文件在“优化市场环境”“强化政策引导”项下共提出10项基础性建设工作。即:完善展览业标准体系、完善行业诚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优化展览业布局、落实财税政策、改善金融保险服务、提高便利化水平、健全行业统计制度、加强人才体系建设。
这里包含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在15号文件发布以来的3年多时间里,实际工作进展还不够快。所以,要在新形势下实现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仅系列基础性建设工作,其任务就够繁重的了。
第四,中国贸促会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中国贸促会是全国性的对外贸易投资促进机构,长期致力于促进对外贸易、双向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是促进境内外经贸界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平台。而组织国际会展活动包括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展览局的世博会工作,乃是中国贸促会的重要职责之一。
现在由中国贸促会牵头,联合几个国际会展组织共同主办的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和在此论坛上发布的年度《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都是颇具品牌性和影响力的项目和产品。
中国贸促会系统的行业分会和地方分会都是全国办展和出展的主要单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是从事国际展览业务最早、国际经验最为丰富的会展机构。由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牵头组建的中国展览馆协会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展业协会组织。
总之,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中国贸促会必将且可以充分发挥出更大的功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