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利/整理
河南沁阳二中
补课费成家庭最大开支会带来什么
辽宁省人大开展的一项最新调研发现:高额的补课费用,成为普通市民家庭的最大支出。“补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极少数不补课的孩子反倒成了另类。”在沈阳等城市,不少家庭用于孩子课外培训、补课的费用,高达5万元以上。
勒紧腰带给孩子进行校外补课,绝不是家长希望出现的现象,但又是家长无法改变的现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每个家长共同的心愿。但是,这个心愿却成了学校和家长的共同障碍。很显然,依靠学校和家长去清除这个障碍,可能性不大,而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依靠校外补课市场环境的优化。校外可以补课,但决不能是“专业课”,而只能是兴趣爱好。否则,问题会很难解决。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已成为优化教育环境非常重要的内容。
“抓阄定贫困”与精准扶贫背道而驰
“水坡镇横堤村村干部在确定贫困户时竟采取抓阄,这种看似公平实则伤害群众利益的做法要坚决纠正……”近日,在河南省尉氏县纪委监委召开的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题会上,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通报了近期查处的扶贫领域不担当、乱作为的典型案例。
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村干部落实扶贫政策如同儿戏,令人费解。贫困户人选确定,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关乎精准扶贫的精准实施,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抓阄确定贫困户,把扶贫政策的针对性、严肃性抛弃得无影无踪,这不仅让真正需要扶贫的困难群众揪心,也让真正的贫困户很受伤。有了贫困户标准,为什么不按规定来,而是抓阄定贫困户?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的惰政。如此惰政的扶贫,是对党的扶贫政策的亵渎,有悖于党的扶贫政策的初衷,有违社会公平公正,严重拖了扶贫攻坚战的后腿,是精准扶贫的大敌。“抓阄定贫困”,这种手气决定命运的机会主义,是相关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扶贫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真抓实干。任何糊弄精准扶贫政策的行为都应受到严厉追责。
“破烂课本循环”不是教材的良性循环
在9月3日开学第一天,珠海高新区金峰学校的家长就发现,学校给孩子发放的一些书籍是旧课本,一些旧课本还存在严重破损情况。校方就此回应称,循环使用旧课本符合规定,这些课本并未向家长收取费用。珠海高新区迅速介入,对此事进行调查后回应称,金峰学校在审核循环使用课本时把关不严,已责令学校购买新书,替换有缺页和涂改的循环课本。
让旧课本以正确的方式循环使用,教育部门、学校都应该多一些责任意识,要有步骤地实现教材循环使用。功夫也要下在平时,要在平时多教育学生注重保护教材。如有一些学校对学生使用的课本进行统一保管,学生进教室时不带书,出教室时也不带书。这就值得其他学校借鉴。让旧课本能够得以良性循环使用,首先就需要学校、学生不把教材当成一次性用品,真正懂得爱护教材这一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