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三 史 奕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纲要,提出了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纲领中提出:中国要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同年6月,上海市的友好城市——德国汉堡市,一场别开生面的“东西汇流——十三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会,在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中隆重开幕。汉德工匠精神的发展各有千秋,同时又各具特色,可是究其本质,又有很多相似点,这也是我国近来热议的内容之一。尤其是2018年5月下旬,德国总理默克尔再度访华并和我国达成了在制造领域进一步合作的协议之后,“工匠”一词又一次上了热搜榜单。
近几年来,国内对于“工匠精神”的研究有着逐渐升温的趋势。汪中求先生在2012年提出了“中国需要工业精神”,随后在2015年出版了著作《中国需要工业精神全新升级版》,分析了工业精神对我国工业体制改革和新一轮腾飞的重要性;陈劲在2014年翻译了亚力克·福奇所著《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其中主要是以美国的工业发展来举例说明;刘华鹏于2016年出版了《互联网+营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新玩法》,提出了“精下匠造”的概念。这些都为工匠精神的研究打开了全新的局面,不过大都是对于“工匠精神”的总体泛泛研究。
国外关于工匠精神系列的研究比较细化。Manfredi Ricca与RebeccaRobins在2012年出版的《Meta-Luxury》(PalgraveMacmillan UK出版社)花费了大量篇幅(37-69页)介绍了工匠精神的意义、发展与目标;2015年时,Tobias Klein在“Springer”中出版了电子书《Design,User Experience, and Usability-Users and Interactions》,分析了3D技术的发展运用中,着重指出了工匠精神与能力所起到核心作用。但是总的来说,国外对于工匠精神的研究过于注重和具体行业甚至某一技术层面的联系,而没有从这个概念的由来作出系统的研究。
总体而言,国内外以此为切入点的同类课题不多,尤其是和高校学生培养和德育教育相联系更是凤毛麟角。如果细究工匠精神的特变和变化,会发现和高校的人文情怀、德育培养等工作也有着一定联系。
按照文化渊源来说,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工匠有较为细化分类。除了我们传统思维中所想到的建筑、木工等,其实中国古代的划分更为系统化。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工匠的雏形,到军、民、驿、灶、医、卜、工、乐等各类匠人的划分,中国在历史上对工匠精神的概括非常具有自身特点;中国的四大发明直到21世纪人经常被人们津津乐道;中国的《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著作也早已跨出国门,成为中国重要历史文化的象征;汇聚谦逊、诚恳、坚固等特色的匠人作品总让人惊叹不已。中国的匠人作品曾经一度是当时最先进工艺的代名词。直至近代闭关锁国,西方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才使情况出现了些许变化。近代的中国迎头追赶,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火力全开;十九大之后,工匠精神更成为了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
中国的工匠有供奉祖师爷的重要传统,这也是体现特定行业的历史底蕴的重要特征。一般来说,石匠、木匠、泥水匠,都会尊鲁班为祖师,每逢农历五月初七的鲁班生日,工匠们都要按工种的不同分别举行“鲁班会”,纪念祖师;银匠、铜匠、铁匠及炉匠一般以太上老君为祖师,就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老子,他们会在二月十五老子的生日进行祭祀;纸坊则奉东汉宦官蔡伦为祖师,蔡伦也是“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陕西省的蔡伦封地都会在每年三月十七去蔡伦墓祭扫;制笔匠的祖师为秦朝大将蒙恬,因其是毛笔的发明者;酒坊的祖师是杜康,也就是夏朝时的国君少康,陕西省武功县的各个酒坊每年会在九月二十七日祭祀杜康;醋坊的“醋汤神”是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有的地区也认为是姜子牙的妻子醋姑婆是醋的发明者;染坊则供奉梅福和葛洪两人,每年三月十六都会祭祀“梅、葛二仙”;屠宰业以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为祖师,每年七月十三行祭祀礼;豆腐坊以豆腐的发明者——汉淮南国王刘安为祖师;皮匠和鞋匠尊兵法大师孙膑为祖师,因其发明了皮鞋帮助士兵在行军中改善了苦痛;缝纫业以传说中的黄帝为祖师,他发明了衣裳,民间一般以黄帝生日九月二十五为纪念日;剃头匠供奉的祖师包括罗祖真人或者八仙之一的“纯阳老祖”吕洞宾;丝绸业以嫘祖为祖师,她是西陵氏的女儿、黄帝的妻子;陶瓷业的祖师有柏林、虞舜、老子、雷公等,人们称他们为“窑神”;盐工的祖师为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为祖师;厨师以春秋时期齐桓公的近臣易牙为祖师,因其善于调味而得名。总之,中国的各类工匠们均有寻根溯源的习惯,也是历史传承的一种体现。
对于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各类研究和了解涉及面会较广,但是对于德国的工匠精神,国内所知的一般只是泛泛的内容。德国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他们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特质融入其各道工艺的每一环节之中,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早在13世纪时,德过得手工行业已经细分成了50多个不同的工种,他们也形成了“师傅带学徒”的职业模式雏形;当代很多德国的传统家姓仍是以以前匠人的职业划分而命名的,如“鞋匠”、“缝纫师”、“清运者”、“铁匠”等等。德国南部的历史名城纽伦堡,在历史上曾经是商业重镇,民间地位十分超然,至今仍是世界玩具博览会、钟表博览会的重要展示地;在纽伦堡市街道名称并非历史上的政治文化名人,而是曾深远影响该地的匠人。中世纪晚期,德国开始采用匠人分级制度,规定匠人须考取专业资格证或申请专利才能获得从业资格,等级分为“学徒、熟练工、师傅”,这也是首次将工匠制度以明文条例的方式确定下来。尤其到了17至18世纪,德国的手工业发展更为繁荣;匠人传承的传统又发生了微小的变化。当时有人如果要成为匠人,他必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跟着师傅当学徒;第二,出师后外出游历;第三,自己当老师帮带徒弟。
现代德国工匠精神体现在双元制的高质量教学体系之中。从小学开始,德国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德国的小学在四年级之后根据成绩将进入不同层次的中学,分为“文理中学”(Gymnasium)、 实 科 中 学(Realschule)、主流中学(Hauptschule)、全科学校(Gesamtschule)和私立学校(Privateschule):“文理中学”的毕业生一般会进入大学学习,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而实科中学和主流中学的学生很多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到了大学阶段,学校也分为理论研究型大学(Universitaet)、工程研究型大学(TeschnischeUniversitaet) 和 应 用 型 大 学(Fachhochschule)等三类;应用型大学学生一般采用本硕连读的形式,获得Diplom学位和工程师资质证书。目前,德国官方认可的职业培训工种共有350种,大约2/3的年轻人曾参加过培训并获相应证书,成为德国制造业强有力的后备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工匠们的职业声誉非常重要,如果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被解雇,则很难在该行业内再次就业。另外,德国的行业协会对工匠精神也很看重,他们鼓励同行业企业集中形成竞争态势,这样既可以激发最佳效能,又能增强行业内沟通与协作,对新技术传播与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
尽管汉德工匠精神都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行为模式,但是通过对其发展趋势的研究也可以找到很多共通之处。首先,工匠精神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影响巨大。工匠是技艺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他们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地传承给后辈,使得后辈少走了很多弯路。其次,他们是推动人类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正因为同行间的相互指引和良性竞争,对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核心作用。再次,工匠们的交流是跨国界的。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但给中华文明带来了惊艳,也给西方和其他地区的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和思想的创新,客观上促进了整个世界的全球化融合。工匠精神对当前的产业改革和发展也很重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造”,工匠精神依然是各个环节中需要关注的部分。
对高校德育工程教育而言,工匠精神中的严谨、专注、创造等特质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必要因素。对于高校的教授、教师而言,严谨的教学与科研作风是培养出优秀学生和完成优秀科研成果的关键因素;从宏观层面而言,专注力更是一种职业忠诚度,从微观而言是对某项教学科研的认真和努力;创造力更是中国高校学生中较为缺乏的内容。另外,工匠的传承精神也是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另一种表达,就像德国以前的学徒最终要经历出师和为师的阶段。总之,汉德工匠精神并未随着时间推移而淡化,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这也是我们在德育工程教育重要时刻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