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组合作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28 18:08:23王学花
名师在线 2018年27期
关键词:鲁教分组历史

王学花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山东东营 257500)

引 言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他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织各个小组的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开展学习的教学模式[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分组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课堂参与热情,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深化历史学习。为此,本文结合实际就初中历史小组合作教学问题展开探究。

一、创设适宜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境

情境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知识文化背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设定特定的历史活动情境能够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知识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2]。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中不乏学生泛泛而谈的现象,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为了提升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合作学习情境。

比如,在学习鲁教版初中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课时,结合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名记录员,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问题,让小组成员全体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为了能够让全班学生进入到学习氛围中,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视频,让学生在观察视频的时候自觉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在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基本了解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之后,教师为每个小组安排新课学习任务:第一小组需要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原因、发动国家;第二小组则需要从多个方面分析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第三小组需要了解圆明园的发展历史;第四小组则需要向全班同学讲解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情况。通过这种分组合作学习安排使得全班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有了清晰的把握,升华了自己的爱国情感。

二、做好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准备,优化历史教学资源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具备创新性和高效性,为了提升小组合作教学成效,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第一,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初中历史分组合作学习成效。第二,教师要注重学生合作小组的组建,合理分配每个小组的历史学习能力。第三,做好历史分组学习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为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3]。

比如,在学习鲁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时,基于这节课涉及的知识点繁多,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准备充足的资料。首先,在分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结合班级学生历史学习情况将他们分成四个学习小组,选定组长、总结发言人;其次,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在课前一周为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准备相应的资料,比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生平事迹资料,洋务运动内容资料,轮船铁路和电报业发展信息等,并为学生分组探究学习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网站和图书。

三、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合理分工

合理分工对提升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初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为此,在组织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分工,在合理分工下充分调动学生个人的历史学习积极性,集中智慧开展合作学习[4]。比如,在学习鲁教版初中历史《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秦王扫六合的过程和原因分别是怎样的?”这样的合作学习任务。通过这一合作学习任务的安排能够让学生集中智慧,积极思考,进而把握这节课学习的重难点内容。

四、采取多样化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首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和谐的氛围,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5]。比如,在学习鲁教版初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兴趣,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歌曲、电影片段,展示历史图片及相关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小组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比如在学习鲁教版初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教师要在向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让学生置身其中,引起共鸣。如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外交官、北京学生、上海工人等角色,通过在课堂示范游行示威、三罢运动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场运动的意义和必然,并在角色扮演中感受五四运动精神。再比如学习鲁教版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主要人物李鸿章做出评价,根据学生评价的对立两端组织辩论赛,指导正反两方学生分别说出对李鸿章的评价观点。

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予以指导,避免学生走入合作学习的误区[6]。

五、对学生分组合作学习适时检测

为了总结、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成效,教师可以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测试形式。具体测试可以是在一节课完成之后进行,也可以按照相应章节进行,通过检测不断提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成效[7]。对学生分组合作学习适时检测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适时检测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在检测的第一阶段,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测试卷,让学生通过讨论自主完成检测。教师根据检测成果评出优秀小组,帮助各个小组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

第二,课堂提问检测小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历史课堂开展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问题,提出和教学相关的针对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给出最终答案,提升分组合作学习成效。

结 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能够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成效,不断激发学生历史学习潜能。为此,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个人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细化教学,积极总结,实现对各类历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历史。

猜你喜欢
鲁教分组历史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例谈消元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分组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略谈《师说》中引用的瑕疵
中学语文(2015年1期)2015-08-15 00:49:31
历史上的八个月
略谈《师说》中引用的瑕疵章荣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