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记》中的成语解析项羽的英雄形象

2018-11-28 16:55曾雯辉
文学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垓下项王东城

曾雯辉

项羽是《史记》中极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史记》产生于汉代,对语言学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反映着秦汉时期的基本语言面貌。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文学典籍中精选出三组成语,分别对取而代之、霸王别姬、东城快战进行解读,用成语故事对项羽这一人物进行分析,使项羽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一.取而代之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在《史记》中,我们常看到一种手法:以人物早年的一句话一件事画龙点睛,预示日后不凡的成就。《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在咸阳见秦始皇出行时,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清人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评:“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歆羡矣。”两相对比,同是观秦皇帝出游时的壮观场面,从项羽和刘邦彼此间不同的反映,可看他们的人格差异。

(一)胸怀大志

史载,从春秋中期开始,楚国称霸中原,即使日后走向式微,但战国七雄并立,楚国和秦国也一样最具备统一资格。然楚国最终被秦国所灭的残酷事实,是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楚国人无法接受的,他们心中一直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羽不仅是楚人,而且是楚国贵族的后代,祖父项燕为楚战死,因此他的家族与楚王朝具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血肉相连的关系。楚国虽然覆灭,但项氏并没有停止复仇的活动。“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才智过人的项梁有眼光也有野心,早已暗中窥探江东子弟,搭起项氏集团之根基。

项羽正是在这样一种浸染着复仇氛围的社会环境中长大的。他毕其一生,只为两大目标而奋斗:灭秦报仇,衣锦还乡。少时胸怀大志,是背负家国之恨,与秦仇深的结果。一百多年的仇恨,一百多年的血泪,强烈的复仇怒火与个人野心相结合,“彼可取而代之”的观念深深扎根于他的心中,铸就了项羽这样一位集国仇与家恨于一身的英雄。

(二)豪迈霸气

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则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其间所表现出的胸襟气魄,是有高下之别的:前者是仰视的歆羡,而后者则是平视乃至俯视的轻蔑。

项羽身为将门之后,贵族的血统,粗犷的气质,使他具有实现自我价值、奋发进取、建立功名的凌云壮志。而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雄心壮志,又使他豪迈不羁的性格特征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非凡的豪气与胆略,使他连至高无上的皇位也敢觊觎。“彼可取而代也”的雄奇语言,掷地有声,是项羽心声的表露,也是他英雄气概的一种体现。

若说项羽是本色英雄,那么刘邦则是一名时势英雄。他渴望权利,又能加以掩饰,善于自我克制。“大丈夫当如此也!”那语气分明是在说那是我人生的最高追求,遥不可及啊。这话听上去并不气派,有的是一个不满眼前处境的流氓无赖,对大富大贵的垂延三尺,对权利的昭昭窥视之心。两者相对照,项羽的豪气显而易见。

(三)自视甚高

“彼可取而代也。”稻光养晦、未雨绸缪的项梁知道,这是一句可遭灭族之罪的惊人之语。所以他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反之于项羽,我们不难看出他说这话时的鲁莽轻率、旁若无人。他是单纯也是单蠢,说得干脆利落,那自以为是的口气,仿佛只是要做一件如囊中取物般轻松简单的事。在项羽眼中,这位统一了全中国的“始皇帝”也没什么了不起,甚至只配作“彼”,而且随随便便就可取而代之。但是,如何取而代之,万一取代不了又怎么办呢?他却未曾想过。这是自信,也是自大。自信使他成功,自大使他失败。

做事莽撞、不计后果的项羽,即使后来取得了号令天下、统帅诸侯的权力,仍然没有治理天下的长远之策。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他想到的从来都只是要去取代和可以取代。豪迈霸气与自视甚高,是他的可爱之处,也是他的可悲之处。

二.霸王别姬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一曲《垓下歌》,既唱出了英雄末路时的无奈、悲哀与凄凉,又唱出了项羽的儿女情长。朱熹评《垓下歌》:“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

汉高祖刘邦作《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短短三句,却唱出创业、成功和守业三个阶段的情况。表现出刘邦夺得天下的喜悦,重返故乡的得意和安邦定国的迫切心愿。同时,《大风歌》之中又隐藏着对现实未来的大担忧。

《垓下歌》与《大风歌》同体裁,同时代,都是英雄的心声。《大风歌》踌躇满志、心忧天下,可谓豪迈欢歌;而《垓下歌》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可谓慷慨悲歌。

(一)英雄末路

战国时期的楚国,占据广大的江、淮流域地区。秀丽的青山绿水,熏陶了楚地人的浪漫情怀。“楚辞一言以蔽之,曰‘惆怅兮自怜’。说到楚辞的精神气质,“自怜”二字最可当之。楚辞的格调是忧郁的,“《离骚》者,犹离忧也。”楚辞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感伤的格调,敏感的情怀,多思的心胸。这种情怀,对项羽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清代吴见思在《史记论文》评项王别姬的场景是:“一腔愤怒,万种低回。地厚天高,脱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也!”

英雄末路之泪最为动人。“项王泣数行下”是司马迁笔下的霸王项羽唯一的一次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是西楚霸王?一个“泣”字,令人同情,更发人深思。英雄之泪,更好地渲染了悲壮的气氛,极其传神地刻画出项羽被困垓下时内心复杂的情感。项羽为何而泣?《垓下歌》这一千古绝唱做出了回答:“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四句诗,是项羽对自己戎马生涯的回忆,清晰地概括出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叱咤风云、不可阻挡的气势,以及在短时间内骤然覆灭,穷途末路,功败垂成的悲剧。

(二)铁骨柔情

项羽悲歌的形象,和他叱咤风云的形象,在司马迁笔下“‘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

霸王别姬,使项羽的英雄形象不再干瘪无味。他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人,有致命的弱点,有重情多情的性格值得我们赞赏。鲁迅先生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项羽一方面刚毅勇敢,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一方面又柔肠百转,是一个柔情似水的男子。“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在《楚汉春秋》的书中可以找到虞姬所和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霸王别姬的悲歌是那么的缠绵悱恻、香软温柔、儿女情长、爱意无限。

夜色深沉,四面楚歌回响,王的帐内点起了巨大的蜡烛,帐外燃起了通明的火把,西楚霸王饮尽杯中之酒,起身慷慨悲歌,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悲伤。一个深经百战的三军统帅,一个威震天下的盖世英雄,此刻痛心的不是他的功亏一篑,痛惜的不是他的功败垂成,而是心爱的骏马美人无从安排。他将自身的命运置之度外,无牵无挂,不曾考虑怎样才能转败为胜、转危为安,不曾考虑怎样才能冲出重围,东山再起。

作为一名横刀立马、杀伐疆场的武将,项羽称得上是性情中人,他不会像刘邦那样惺惺作态,也不会干出刘邦那种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把亲身儿女推下马车的事情。项羽光明磊落,敢爱敢恨,杀人如麻与怜民若子有机地统一在他的身上。因此,才会有分食推饮的举动,才会见伤病者而落泪,才会演绎出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三.东城快战

太史公评项王失败的原因:“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项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东城快战,乌江自刎,到死都没有一定的觉悟,缺乏自我反思。《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一)英勇善战

钱穆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中曾经说:“汉祖之得天下,一曰不杀人,又一曰善用人。而迁书之传项王,则有三大事,一曰巨鹿之战,一曰鸿门之宴,又一曰垓下之围以及乌江自刎。项王可爱处实多于沛公。”原因何在?因为在刘邦的为人处事机变、狡诈和虚伪的对比下,更显出项羽的英豪气概。

东城快战之中,有一段关于项王瞋目的记载。“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这里先是一个恢弘的场景:项羽骑着马大声呐喊着冲向汉军,包围他的军队就象被疾风吹过的原野之草,纷纷倒下,四处逃散。接着又是一个特写镜头:项羽对着敌将赤泉候瞪眼一声怒吼,不仅使这个本是来追击他的将领吓破了胆,连他的马也受了惊,倒退数里。项王瞋目怒叱,竟令人马惊退数里,极尽夸张之能事。古人评为:“示项王威猛如画。”

项羽是骁勇善战,所向无敌,豪气干云之人。以数十击数千,斩将刈旗,当者披靡。身处绝地,仍杀人无数,气势尚且冲天盖地,放言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其豪迈之气,善战之能激荡天地。

(二)匹夫之勇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面对这样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身为统帅的项羽,首先想到的不是决战,而是快战。也就是说痛痛快快打一仗,速战速决。快战和决战是不一样的。决战有胜负之分、一决雌雄的意思,也就是还有求胜的想法,快战则只求痛快一时,不过逞匹夫之勇而已,完全不计后果。

身处绝境,就一般而言,作为统帅是选择快战还是决战呢?当然是前者,因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谁也不能在开战之时稳操胜券,只有打起来才看。所以,在兵临城下、敌强我弱、危在旦夕之时,也不能轻易放弃胜利的希望。决战,没准能杀出一条血路来,置之死地而后生。可项羽似乎不想再打下去了,它只想为着个人的私欲,能英武地痛快地打一仗,只想在退出战场,退出历史舞台时有一个精彩的谢幕。

东城快战,项羽兵剩无几,面对失败,他认输但不服气,认为此是天意而非自己的过失。因此,他的快战目的不是为了胜利,而是证明自己。与其是说战斗,不如是说表演。溃围、斩将、刈旗如囊中取物,尽显其勇冠三军,力挫群雄,所向无敌的勇猛之威。突围后,一句“何如”,写尽了项羽的得意自负,淋漓尽致地彰显了西楚霸王之气。

确实,将帅的身先士卒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但项羽的冲锋陷阵在为了鼓舞士气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逞能过瘾,是个人英雄主义泛滥的体现。战场上是不能没有勇敢的,这里说的勇敢是全军的勇敢,而不是个人的勇敢。司马迁批评项羽“奋其私智”“欲以力征”。匹夫之勇是一人之勇,将帅之勇才是万人之勇。

(三)非战之罪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巨鹿之战,大将项羽自此登上历史舞台。势如破竹,一往无前,英勇之气在破釜沉舟和冲锋陷阵中表现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敌军在他面前顷刻间灰飞烟灭、片甲不留,何等畅快。这是处在功业顶峰时期的叱咤风云、横扫千军的项羽。

项羽从二十四岁起兵反秦,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王的“西楚霸王”,掌握着秦亡汉兴之际的国家命运。“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他这一路,走的太顺利了,以至在面临绝境之时,仍怀着一种刚愎自用的心理,缺乏反思。

《史记·项羽本纪》:“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之下,“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钱钟书认为项羽是“心死而意未平,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或许在项羽看来,荣誉、尊严、人格、血性比生命还重要,所以他用东城的突围和快战证明了即使四面楚歌,自身仍不愧为“力能扛鼎”的盖世英雄。“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穷途末路的项羽决定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人格和荣誉。

四.结语

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项羽是最悲壮的英雄,其人格特质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决定了他的悲剧下场。这样一位胸怀大志、豪迈霸气、自视甚高的汉子,也有铁骨柔情的一面。其虽英勇善战,终是匹夫之勇,英雄末路之时,仍高呼非战之罪,尚不觉悟而不自责。项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千古叱吒风云之英雄人物。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汉]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汉]陆贾.楚汉春秋[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4][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5]钱钟书.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项羽本纪 [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6]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7]陈桐生.<史记>名篇述论稿.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

[8]高文盛.勿以成败论英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11):92-94

[9]王运章.项羽形象新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2(02):188

[10]岳庆平.项羽及其精神[J]文史知识,2013(04):12-16

猜你喜欢
垓下项王东城
楚汉之争最后四个月大致情节梳理(上)
东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券游东城
害死人的记者
水是用不完的吗
亚父之死
垓下古战场遗址探寻
垓下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