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引领,让个性思考在习作中流淌

2018-11-28 15:25:29福建省安溪县长坑第三中心小学郑文坚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32期
关键词:个性化习作创作

福建省安溪县长坑第三中心小学 郑文坚

个性化写作需要学生具有个性化意识与思维,教师培养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动者,教师应采用符合其认知水平与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其个性发展,通过为学生创设个性化写作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写作意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积累个性化写作语言来发展良好习惯,为提高写作水平做好充分教学准备。那么,教师如何匠心引领,让学生的个性思考在习作中流淌?

一、营造自由写作情境,让个性思考在习作中流淌

自由、开放的写作情境是学生展开想象、启发思维的有效前提,也是个性化写作教学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当学生对写作建立兴趣并且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下,创作灵感就会油然而生,使学生文思泉涌,既保证写作质量,又能建立创作自信心。在以往的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任务布置、素材积累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维,却忽视了为其营造自由的写作情境,学生的想象空间有限,思维容易受到束缚,不利于展开作文框架的构思。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提倡解放学生思想、尊重其个性化情感,这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开放情境的创设。首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结合其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情境创立资源。其次,在写作前注意学生思维的引导,使学生具备梳理文本结构框架的能力,为正式创作做好有效铺垫。

例如在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教学课中,教师可以以学过的课文为参考案例,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通过提问:“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方法刻画鲁迅的人物形象的?”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理解作品的表现方法,如心理描写,学生要通过品悟语言,并联系上下文感受心理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并以此内化到学生的写作结构中。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通过参考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去梳理人物描写的思路,为正式写作做好准备。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或其他教学辅助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电影片段中具有鲜明性格色彩的人物图片或视频,使学生通过观察人物说话方式、表情语言与肢体动作来归纳其性格特点,从而找出合适的修饰词,将其形象大致勾勒,以此锻炼写作技巧。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教学情境下,使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从而启发思维、展开想象,提高写作的个性化水平。

二、联系生活实际事例,让个性思考在习作中流淌

千姿百态的实际生活是学生写作灵感的主要源泉,个性化写作通过与现实相结合,使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而体会到平常事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既丰富了写作题材,又提高了学生思想感悟。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由于缺乏生活体验,在写作时往往会出现无话可写、无从下笔的状态,即使一气呵成的作文,不少也存在着脱离现实、没有深度等问题。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做到与实际相结合,平时缺乏对身边事物的观察,造成素材积累不够,语言描写也较为生硬。因此,教师在开展个性化写作教学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生活积累,通过温习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建立自身独特的生活感受,并将其适当加工应用到创作当中,既丰富了内心的实际体验,又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例如在写以《城市的美容师》为题的作文时,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以清洁工为主要叙述人物的创作题材。可在最后上交的作文中,很少有学生会将清洁工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大多数学生只是根据日常对清洁工的印象粗略地描述了一番而已。因此,在进行作文指导时,教师要首先考虑到学生对清洁工这一职业的了解程度,随后鼓励学生在放学回家或是外出路上,多注意观察清洁工是如何工作的,将他们的穿着、动作以及工作地点等统统记录下来,由此加深对该行业的认识,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辛,在写作中融入自身的实际感悟,从而使创作的文章更具个性化。

三、加强文本语言积累,让个性思考在习作中流淌

个性化语言积累是写作的重要前提,也是良好的写作习惯之一。培养学生个性化习作能力的主要表现就是使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语言表达,从而使文章独树一帜,贴上属于自身个性特点的标签。而形成自身个性化语言叙述风格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一点一滴地不断积累。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指导中,要注重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鼓励学生平时多阅读、多练笔,从而开拓自身思维视野,在阅读中积累具有个性化特点的语句,以此为模板,通过仿写、创新来融入自身特点,既增强了作文语言的个性水平,又在无形中养成了良好的写作积累习惯。

例如在写作指导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段精简的事例或人物介绍,为学生布置“通过拓写,使其成为具有自身写作风格的作文素材”的任务,以此调动学生个性化意识。而学生在进行拓写时,可以参考日常的读书笔记积累等资源,将其加工成具备自身个性化特点的素材,提高创作有效性。

总之,教师想培养学生个性化习作能力,要注意与学生个性特点结合,同时还要加强写作氛围的营造,通过鼓励学生不断积累、感悟生活来形成独特的习作思想,提高创作想象力。教师作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要注意自身教学方法的创新,保持先进的教学态度与视野,优化课程设计,为学生创造舒适、良好的写作情境,激发其创作热情,从而引发学生的独特构思,让个性思考在习作中流淌。

猜你喜欢
个性化习作创作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一墙之隔》创作谈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
习作展示
创作心得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创作失败
意林(2006年2期)2006-05-14 14: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