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颜集镇中心小学 周俊东
新课导入环节是整节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开端,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所设计的具有目的性的引导环节,使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导入环节如同一篇文章的开头,会对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产生极为关键的影响。以下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设计充满趣味性的有效导入环节的教学举措。
导入环节是展开课堂教学的关键,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能够引发学生更深层面的思考,但是当前的导入教学空有形式,并无实效。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激活学生兴趣,却忽略了对长时间关注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良好的情感基础,由此导致学生情绪的瞬间高涨,但是在融入课堂教学之后,又会迅速降温,难以保障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金蝉脱壳》一课时,一位教师选择了这样的导入方式:首先组织学生回忆曾经学习的课文中,哪些课文以成语作为课题,由此顺势引入本文课题并阐释“金蝉脱壳”的具体含义;其次,帮助学生纠正“壳”的读音,以“蝉”为主题组织学生展开探讨,并由此引入文本内容。以上案例中,这一导入环节,以“成语”为话题引入课题并不能作为有效的切入点,也不能够为解读文本提供相应的认知和有力的支撑,同时,将教学重点聚焦于字的读音以及相关知识的认知这一层面,和实际的文本内容毫无关联,也没有激活学生的内在情感。如果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链接学生生活,向学生展开追问:“对于蝉,你们最想了解的知识是什么?能够引发你兴趣的关键点在哪里?在这篇课文中非常具体地阐释了你们感兴趣的部分,是不是想了解呢?”由此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入文本内容,既有效地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又能够保持学生的认知动力,同时也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情感体验。
高品质的导入环节,能够迅速聚焦学生注意力,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从内心生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主动探索的动力。就一节语文课来说,导入环节的时间大都只有几分钟,但是就这短短的几分钟,却能够为接下来高品质的教学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要充分把握导入环节,结合巧妙的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充满童心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够满载阅读期待和渴望深入文本解读中。
以《九寨沟》一课的教学为例,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必然会使课堂教学充满枯燥之感,更不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一位教师对此作出如下处理:听说九寨沟的景色很美,今天老师就来充当一次导游,带领大家游游九寨沟。大家可以先闭上眼,伴着飞机航行的结束,我们顺利到达四川,经历了几个小时的大巴很快就到达了九寨沟。大家此时感觉怎样?是不是很激动呢?学生们兴奋地高喊着:“激动!”通过他们清脆的回答和充满笑意的小脸,教师已经能够发现他们内心强烈的期待和渴望,于是接下来的文本教学中,学生们始终维持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且兴趣盎然,每读到一个地方,都会迫不及待地展开自主交流。在“导游”的带领下,愉快地完成了九寨沟之旅。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旅游的情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文本,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深入解读文本的大门,使学生始终饱含高昂的情绪,保障了高效教学。
小学生还具有争强好胜的心,如果可以在导入环节引入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必然能够将学生目光聚焦于游戏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引学生入境,同时还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游戏导入的方式充满着灵动和趣味性,能够有效激活学生高昂的参与热情,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有效复习旧知识,并为接下来的新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够顺利实现导入环节的服务功能。
以《蝙蝠与雷达》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选择了这样的导学设计: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先组织学生玩贴鼻子的游戏。这是学生们都非常喜爱的游戏,因为蒙着眼睛去贴鼻子,难以把握准确的方向,时时引发哄堂大笑。就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会贴错位置呢?这一点学生必然清楚,因为眼睛被蒙住了,看不见具体的位置。教师对此继续追问:在漆黑的夜晚中,我们什么都看不见,为什么蝙蝠还能够自由飞行呢?由此顺势导入文本的阅读。这样的导入设计,能够在课堂开始就紧抓学生目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迫不及待地投入于文本的学习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是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设计得是否巧妙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基于此背景,要基于情感体验,创设有效情境,借助趣味游戏,进行情境导入,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