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如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
——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

2018-11-28 15:02
大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核心大学制度

杨 熙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多次提到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总书记又讲到,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本文受此启发,想从核心素养角度谈谈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到底如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

目前关于核心素养研究很火,但也非新贵。一般认为,核心素养是从学生发展的意义上说的,其实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指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这些关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性研究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外延和教育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养分。关键是,总书记强调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核心素养,核心在哪里,如何培养?

一、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核心抓什么

一直以来人们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大学和社会似乎越来越脱节,大学培养了很多人,但经常不对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到底是为什么?是大学自身的问题,是社会变化太快,还是学生自我的问题?教育界、社会各界对此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符合社会发展的好人才一定得有独特的核心素养和人才特质。

总书记指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为什么这样说?我们高等教育数量扩张了,但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却没有同步提升。光有数量、质量不佳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绝非社会发展所需,而能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才是大学质量最好的评价标准。什么是社会发展?这是个非常宏大的命题,可以说包含经济、文化、政治、习俗、体制等一系列社会存在的总体发展。要适应如此庞杂的内涵体系,如何定位其所需要的人才核心素养和培养机制?笔者多年在大学工作,认为抓住这几个方面非常关键:一是从大的角度讲,要培养大学生对人类社会、对真实的社会、对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认知能力和理性态度。大学是个小社会,但不是真实的社会。大学虽已经不是象牙塔,但大学与社会始终还有距离。大学生是校园公民,但也是社会成员,不管所学何种专业,都应该对社会学基本常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进步趋势等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并保持一种理性审视、理性批判的态度,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天天只当低头族”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二是从校园学习生活角度讲,要进一步加强和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积极参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国家很多大学都在开展寒暑假学生社会实践,让青年人在社会调查、教育扶贫、科技创新、文化下乡、志愿服务、国际游学等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把知识应用于社会场域中,用脚步走出实践的青春。这些做法很好,但核心要真实践,要真的融入社会去学、去看、去思考,为成为以后的社会主人做好积极准备。三是从社区教育看,要培养大学生对所生活的社区、社群有切身的感知、社区再造和认同感。这方面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尽管学生主要是校园生活,校园也是社区的一部分,学生回家也会生活在社区,社区教育是非常好的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发展的课堂。社区就是小社会,熟人社会、邻里关系、居家养老、市民学校、社区再造、环境建设等等,都是非常好的社会教育课堂,要挖掘这方面的教育资源,让大学生多融入社区,参与活动,用知识推动社区再造,增强社区认同感,久而久之,对社会发展就有了更多包容和理解。

二、知识积累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疾呼科学精神回归

大学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积淀知识的殿堂。总书记希望大学生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反观我们现在的大学知识教育呢?清华大学著名学者施一公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我们最大危机是精英都想干金融,都拼命往挣钱多的领域钻。清华 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管理学在清华,在北大,乃至整个中国都很热,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只有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积累所需要的第一资源。为此,一要提升大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现在知识很多、信息碎片化,如何选择知识、如何科学学习研究得不够,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动机不积极,方法不对路,静不下心。“一部手机打天下”带来的很多负学习、快餐化学习和急功近利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这恰恰是终其一生都需要的学习素养。二要激发大学生知识原创的核心素养。这也是个老问题。但在今天,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学生在知识原创方面的核心素养就显得更为迫切。 我们习得多,创新少,我们被动接受知识多,主动批判和原创知识少,我们听课后点头的多,“说不”的少。我们5%的顶尖级人才何时才有破题的教育路径,直接考量着创新教育的智慧。三要培养尊崇真理、追求真知的科学精神。我们有14亿人口,我们号称重视教育、重视科技、重视人才,而我们的科技实力、创新能力、科技质量在世界上却排在20名开外。我们对科学、对真理的尊重,我们的科学精神还远远不够。大学就是涵养科学精神最丰厚的沃土,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更是培养创新知识、引领科学进步的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国家栋梁和科技精英的地方。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理性精神,通过课堂教学、科学实验、学术沙龙等,培养他们敢于批判和怀疑,善于创造和探索,勇于实践和创新,积极奉献和学术担当。“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这是亚里斯多德的告诫,华罗庚的话更有启发:“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种“偶然的机遇”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可见,科技创新的新时代更疾呼科学精神的回归。

三、文化传承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正当时

大学是文化的故乡。大学本身就是文化存在物和文化传承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这段话应该说是中国大学文化的根基,今天说的大学理想、大学灵魂、大学之志、大学之气、大学之道等都是大学与文化关联的重要范畴。但疑惑的是:现在不少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会写字没思想,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对革命文化淡忘、对先进文化抵触。文化传承靠谁,如何办?如何培养文化传承真正所需之人,或者说如何培养大学生具有传承文化的核心素养?

首先,有意识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力。文化自信是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的第四个,特别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不断创新大学文化教育、文化感悟和文化实践的方式方法,使文化润物无声,在学科教育、文化活动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力,为国家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自信的立场。其次,主动担当优秀文化传承的青年使者。要从自身做起,积极汲取传统文化知识精髓,积极宣传优秀文化的精华,要在应用中、在文化活动中继承与发扬;同时要深入了解和宣传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歌、学风,把大学的办学优势转化为先进文化传承的优势和载体。再次,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新时代文化。大学生正当年,也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最活跃的主体,要通过科技文化社团、大学生国家电影节、非遗活态传承创新、AI人工智能文化创造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现代生活相结合,真正在继承中发扬文化,在创新中传承经典,使创新发展成为对文化更好的传承。

四、国家存续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国家认同与理性爱国

国家存续,顾名思义就是指国家的存在和延续。大学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国育才,为国选贤,使之成为推动国家存续的栋梁之材。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特别强调爱国。大学对爱国主义教育、爱国报国很重视,这也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实际上,国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概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当下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国家认同的危机。对大学生而言很多方面还需要补课,国家认同就是要重点培育和强化的一项核心素养。国家认同强调公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忠诚感。国家是什么,国家意味着什么,每个人、每个家庭与国家到底什么关系,谁是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主人,“我们”在哪些特征上区别于“他者”,青年人对国家领土的认同和情感有多深,青年对国家建立的方式、国家权力的分配以及国家权力的效能和监督,这些都涉及到一个优秀人才的国家认同素养问题。大学要义正言辞地强化国家认同教育,加强祖国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和制度认同引导,培养认同感强、归属感深、忠诚度高的人才。至于爱国,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爱国方式,但爱国的共同底色从未改变。古有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的担当,近有陈毅“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的气概,今有青年学子“以隽永之心,树报国之志”的誓言。大学生必须学会理性爱国、精通学业报国、立志事业强国,无论他们的青春行走在怎样不同的大地上,但有一点是共通的:爱国。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成长为担当国家存续所急需的栋梁。

五、制度运行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何以让制度成为学生的信仰

随着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就对制度体系和制度运行提出新的要求。法律是最严格的制度设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依法治国、科学民主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建设、公权力运行、国家安全等等,都少不了改革决策和制度保障。那么,总书记强调的大学要“培养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要有哪些素养?

从大学教育过程看:一是对中国的制度有科学的学习认知能力。每个人都是制度中人,大学生学习能力强,要教育引导他们系统地学习我国的宪法、法律制度、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各项具体制度以及相关政策,要把学习和认知制度作为一门必修课,只有知晓,行才渐远,才有行动和参与的自觉。二是要对制度设计、运行机制和逻辑有切身实践感知。大学不生产制度,但大学有专业、有专家、有法学家、有各个领域的制度设计高参,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制度研究项目,创造机会到国家政权机构、公权力部门见习实习。还要参与学校内设制度的感知体验,对专业学习考核制度、学业学位制度、学生组织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有直接的感受。三是培养对宪法法律的敬畏、尊崇制度的信仰和认同感。这是大学新的课题,要从大学时代开始,就教育学生树立制度至上的意识,从内心深处敬畏宪法、敬畏法律、信仰制度。没有人,什么事也干不成;没有制度,什么事也不会长久。制度不应该是挂在墙上的山水画或展览馆中的收藏品,而应该是人们心中的基本定律和行动准则,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学会和适应在规则和约束的环境里学习和成长。唯其如此,方可成为制度运行所最倚重的人。

注释:

[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2]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 陈来.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N].光明日报, 2017-03-20.

[4] 郝平.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指引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5-29.

[5] 殷冬水.论国家认同的四个维度[J].南京社会科学,2016,(5):53-61.

[6] 桑林峰.让制度成为一种信仰[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12-18.

猜你喜欢
核心大学制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留白”是个大学问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