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丽滢 王 勇
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具有丰富的满族传统文化资源,“满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次调研团队的主体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师生。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河北省唯一的一所民族本科院校,地处满族、蒙古族文化特色彰显的河北承德,本身即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民族性”是学校办学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好一张民族牌,传承发展满族文化”成为学校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一环。调研团队成员包括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团总支书记、专职辅导员、专任教师及在校大学生。教师团队成员专业背景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数学教育、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团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现代教育技术。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实地调查法,通过对满绣文化传承人、满绣产品经营者进行深度访谈,结合文献查阅等开展调查研究。
刺绣,别名“针绣”,是指用针线在绣布上绘制图案或花样。享誉中外的传统名绣有“苏绣、粤绣、蜀绣、湘绣”这四大名绣,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民间刺绣在我国刺绣艺术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满绣”便是其中之一。
“满绣”孕育产生于满族的前身女真民族,随着满族人关,艺人们开始学习、吸收中原及江南传统刺绣的技法,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独特风格的“满绣”。“满绣”表达了满族人们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它的题材源于生活,在民间用于姑娘们的嫁娶,而“满绣”也是以这种方式心口相授,代代相传。“满绣”随着大清帝国的建立,走进紫禁城,成为宫绣。而且所具有得文化性、地域性、独特性与吸纳性,同时也展现了满族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融合性,作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着璀璨靓丽的色彩。
1.“满绣”代际传承乏力
满族发源于东北地区,满族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伴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时代变迁,“满绣”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由于我国对传统文化艺术保护意识的增强,“满绣”才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满绣”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种技艺渐渐被人们忽视。满族刺绣人员多为务农妇女,北方冬季漫长,在寒冷的冬季,绣花成为打发时间的一项活动。由于“满绣”采用的是心口相授的方法,这门手工技艺的传承人并不多,大多数已经离世,能完全精湛地的掌握这门技艺的师傅也已年事渐高,精力有限。随着城市化的加剧与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乡村孩子走入城市,使“满绣”在传承中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
1.承德“满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面临严峻挑战
1681年,28岁的康熙皇帝,为了推行怀柔少数民族政策和训练满族八旗军队,建立了集政治、军事、皇家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承德木兰围场“皇家猎苑”。在这片原野上,到处印满了帝王的足迹,康熙皇帝来过38次,乾隆皇帝来过40次,嘉庆皇帝来过11次。满清王朝大清帝国的建立,使“满绣”走进紫禁城,成为宫绣,满清期间,皇家满族刺绣集各家所长,进入全盛时期。
2.个案调研视野下的承德围场“满绣”传承发展现状
(1)基于对“皇家满绣”的个案调研
调研组通过对位于围场县棋盘山镇二十一号老街的围场皇家满绣文化开发公司的实体店铺进行实地调研,与店员开展深度交谈,了解“皇家满绣”品牌的发展历程及“满绣”文化本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现状,从“满绣”产品经营者,“满绣”文化传承者的角度,提出“满绣”传承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通过调研发现:
“皇家满绣”品牌创始人邹定东先生创立围场皇家满绣文化开发公司的初心很简单:一是希望让满族绣娘赚到钱,将她们的技艺转化成收入,并改变他们的生活;二是恢复并光大满族刺绣这一民族手工艺,避免绝活儿真成为“绝”活儿的遗憾。“皇家满绣”品牌还有两位联合创始人。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皇家满绣”已在承德本地建立了多家门店,并在上海开设了门店。以期在一、二线城市进行品牌推介及业务拓展。在调研中我们同样了解到,皇家满绣在官方网站建设,微信公众号建设等方面还不够完善。
(2)基于对“上世满绣”的个案调研
调研组开展的另一围场“满绣”传承调研对象——围场“上世满绣”文化开发有限公司。与前述调研对象“皇家满绣”不同的是,“上世满绣”走的是接地气的“大众化”、“民间化”路线。调研组赴围场县文化产业园区的“上世满绣”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对公司创始人,满清宫廷第三代女红杨素珍的传人,闫桂维女士进行了深度的访谈。闫桂维女士1990年开始学习满族刺绣,2012年拜满清宫廷第三代女红杨素珍为师,学习满族传统刺绣技术,2013年10月自筹资金500万元,创办了承德上世满绣文化开发有限公司,2014年开始研发满族刺绣,培养带动了600多名农村妇女从事满族刺绣工作,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中外游客喜爱,2014年销售额达到50万元,2015年达到100万元。她制作的“木兰秋狝图”、“儿童十二生肖鞋”被承德市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闫桂维本人被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会授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基于前述对围场“满绣”文化传承发展的文献查阅及与传承人、经营者的互动交流,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探索“满绣”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单纯的保护并不利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生存、发展,仅仅依靠政府投入往往容易陷入后劲不足的困境。前述皇家满绣、上世满绣的个案均能体现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取得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效的推动了文化传承发展。因此,对于有条件的项目,在遵循其自然流变规律,保护其核心内涵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可以用产业思维把传统文化推向市场,产生效益,从而反哺其更好地发展。。
一是在“满绣”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中,逐步健全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体系,发挥政府“定向”、“发展蓝图”、“定位”功能,为“满绣”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及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扶持,逐步形成对“满绣”项目的奖励激励机制。二是积极借助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社会资本的引入,对文化产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等措施,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满绣”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三是要注重寻求学术资源支撑,重视文化工程建设,聘请满学专家学者对“满绣”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可与地方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将“满绣”文化作为活态传承体系纳入高校选修课程,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并参与进来,既可以培育更多的有志传承人,也能更好地达到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效果。
针对当前受现代文化冲击,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缺乏兴趣的状况,应在“非遗”传承发展角度对年轻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满绣”文化作为围场县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尝试从娃娃抓起,将这一民族古老的技艺纳入到儿童手工艺术制作的民族特色课程中去。通过引导更多的年轻人走上传习之路,不断壮大传承力量。同时高度重视传承人工作,切实采取扶助措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下大力气解决后继队伍匮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