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剑仪
摘要:城市周边是游客实现“微度假”的重要目的地,民宿是一种休闲体验与旅游住宿相结合的住宿形式,伴随着人们对民宿环境体验要求的提高,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传统民宿旅游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体验需求。本文通过对城市周边旅游民宿体验空间营造与表达手法的再研究,期望为游客提供更加适宜的民宿体验环境,使游客在入住过程中获得愉悦舒适的感官和心理体验,并为民宿开发者及设计者提供思路。
关键词:城市周边 旅游民宿 体验空间 营造与表达
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笔者调查发现,游客前往城市周边旅游除了受当地景区吸引外,民宿对其影响也不容小觑,民宿需要与游客产生强链接,这样才使得游客更有意愿去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游客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以及多样化,他们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所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功能单一、经营同质化、设施简陋、服务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游客的体验感受以及民宿业态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对城市周边旅游民宿体验空间营造与表达手法再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整体性和层次性
结合国内外城市周边旅游民宿的设计现状,我们必须要注重设计的平衡,整体去思考问题,分层次去解决问题。建筑空间有内外之分,在特定条件下,内外空间界限并不是确定的。空间是需要设计的。空间本身的意义不在于其实际的存在、观念性组成的抽象画空间,而是在于人们将其纳入秩序化的空间中。庞家莱和马赫所指的空间并非真实存在的空间,而是已经解释过的、构想过的空间。日常生活中,提出共享空间的图式是相对比较难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团体活动将其寻找出来。城市、聚落、住宅形式,就是共享图式的空间展现。当然,民宿也可以归纳在这样的理解思路中。
(一)内部空间的处理
空间必须首先满足功能要求,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空间形式概括起来有三方面需要考虑:
1.量方面:具有合宜的空间容量
在量的方面,为了避免过度拥挤,我们需要为民宿设置合理的环境容量,需要注意环境的实际容量、环境中活动人群的时空分布规律,关注重点行为场景的人员密集度,考虑面对出现高密度情境,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去布局功能和营造场景。通常情况下,民宿内部空间的体量大小随功能使用要求而改变。对于公共空间来讲,过小或者过低的空间尺度会造成游客心理及感官上的压抑,出于对公共空间的功能要求,一般都具有较大的面积和高度。在复杂的空间组合中,尺度感会随各部分空间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巧妙地使各空间尺度感与功能特点相匹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形方面:具有适宜的空间形状
在形的方面,民宿不同形状的空间也使游客产生了不同的感受,甚至会影响人们的情绪。类如,窄而长的空间由于其竖向方向性较强而产生向上的感觉,会激发人们产生兴奋感或期待的情绪,越细长的空间,期待与寻求感愈加强烈。如果这种空间形状处理不得当,会产生强烈的压迫感。为了满足某种特殊需求,还存在其他一些室内空间,如中间高四边低、穹窿形状的空间、一般给人以向心力、内聚或收敛的感觉,反之,中间高四周低则产生一种扩散、外延感。弯曲、弧形或环状空间具有一种强烈的导向感。
3.质方面:具有适宜元素呈现空间
在质的方面,在民宿中,如果一个空间皆以四壁围合,便会产生封闭、拥堵、沉闷的感觉。相反则会有一种轻快、通透感。民宿空间的围与透主要依照空间的功能和结构来决定。透的处理与朝向十分密切,民宿的重点就是将大自然景色引入室内,所以面对民宿坐落于好的环境中,透对于民宿来说是点睛之笔。再者,我们要考虑到民宿内部空间分隔处理,类如,在保证结构合理的情况下,我们要注意柱子的美观。夹层往往也是出于功能需求而产生的空间分隔,处理好夹层的高度、深度的比例关系,可以有效地完善整体关系的协调与统一性。天花、地面、墙面、质感与色彩的处理可以很好地赋予空间特性,且有助于强调其完整性。
(二)外部形体的处理
外部体形一般是内部空间的外部表象,各种室外的院落、街道、广场、庭院等都是借由建筑物的体行而行成的。对于城市周边旅游民宿的建筑形体,不应当将其当作目标来追求,而是要体现整个民宿空间的内部逻辑。把握每个建筑的功能特点并与形式完美的贴合,这样才能完美地展现建筑的个性,建筑就是其性格特征的表现。每个建筑都有其强烈的个性,其体现根植于建筑功能,也涉及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现在大量民宿因其功能的一致性而产生雷同,所以需要设计师在此基础上以民宿空间的色彩、材质、装饰、纹样、雕刻等细部处理来强调不同民宿的区别。
(三)群体组合的处理
建筑和环境则相互依存,任何建筑,只有与周围环境共同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时,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影响力,环境的好坏对于建筑也有一定的影响。“相地”对于民宿来说十分重要,设计师千方百计地挑选远离嘈杂拥挤的大城市而选择其周边安静、风景秀美的风景区,然而民宿的地段选择并不总是符合理想,必然会受到现实中各种条件的限制,但如果巧妙地利用地形,也可以设计出特点鲜明的民宿方案。
以笔者调研的琥珀小院为例,它是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石湖峪村的一个民宿。这个小院是民宿主人自己请设计师设计的,整个设计呈现极简风,其内部公共与私密空间就没有很明确的界限。公共空间与半公共半私密是自发形成的。其住宿部分和餐饮活区域都设为大落地玻璃,增加建筑的通透感,住宿区仅设置纱帘来让游客自行选择私密度。在没有硬性规定的活动区域,游客并没有均勻分布于每个空间,而是自发分散地形成若干个小团体,并把空间分为若干个小空间,有的还用移动座椅占有范围对私密度加以界定,形成个人的领域。整个空间的私密度是取决于人格、年龄、角色、心境、场所等多种因素。此空间整体形状为中间低两边高,具有沿中轴向外扩散的感觉。该民宿设有6间20平方米左右的家庭居室以及4间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居室,作为起居室的尺度是合理的,对于该人群来说,内部空间是宁静、亲密的(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