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尘
摘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面支持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人民银行平凉中支及时跟进全市“三变”改革步伐,以更主动、更敏锐、更深入的工作作风,通过落实四个强化,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农村“三变”改革的方式。
关键词:农村“三变” 人民银行
一、基本情况
(一)强化制度保障
制定印发了《金融支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8年全市普惠金融工程实施意见》、《2018年金融风险防范工程实施意见》,要求辖内各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到全省推动“三变”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服务“三农”的意识,要将发展普惠金融与“三变”改革有机结合,通过不断创新“三变”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对“三变”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力度,在确保“三变”改革融资渠道畅、融资成本低、融资模式新的同时,注重环境风险、信用风险的防范,不断推动全市普惠金融工程再上新台阶。
(二)强化沟通协调
建立了与市政府、扶贫办、金融办等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掌握全市推动“三变”改革的进展。召开了2018年第一次金融联席会,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全市推动的“三变”股权平台建设、“三变”投融资平台建设和“三变”产业平台建设,将金融支持“三变”改革和支持“三个平台”建设纳入2018年金融联席会的重要议题。成立了由主管副行长任组长,相关科室业务骨干为成员的专项调研组,开展了以“盘活金融资源,助推‘三变改革”为主题的专项调研。
(三)强化项目对接
平凉中支联合市金融办、扶贫办编制了《平凉市产业扶贫项目融资对接推介目录》和《平凉市绿色产业项目融资对接推介目录》,其中《平凉市产业扶贫项目融资对接推介目录》共包括154家农业企业,主要是围绕“牛”、“果”、“蔬”等特色产业的种养殖企业;《平凉市绿色产业项目融资对接推介目录》共包括112个绿色项目。要求各金融机构参考对接目录,积极组织入企调查,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并将调查情况、对接开展情况和对接成果及时反馈给当地人民银行。
(四)强化政策引导
一是强化再贷款支持。2018年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11.9亿元,并重点向“三变”改革试点县倾斜,平凉市6县1区中,2个“三变”改革试点县的扶贫再贷款累放额占累放总额的54.62%,倾斜力度进一步提高。二是制定并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再贷款规范运用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运用再贷款发放贷款时必须做到“三个严格”,即严格执行再贷款利率,严格执行再贷款投向,将严格执行再贷款展期,要求再贷款使用行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要“应展尽展”,最大限度的保证“三变”改革资金充沛。
二、取得成效
(一)金融机构参与“三变”改革的主动性不断提高
一是將支持“三变”改革列入本年度重点工作,如庄浪农商行、静宁农商行单列了“三变”信贷投向计划,将支持“三变”改革作为支持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平凉农商行在再贷款使用分配计划中,将“三变”改革的试点村一柳湖镇永红村作为再贷款重点支持对象;灵台农商行以“三变”改革为依托,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新增贷款的主要渠道。二是积极开展产业扶贫项目融资对接推介。本次项目库对接共为111个农业企业和绿色项目授信184.32亿元,占项目库对接个数的41.73%,是项目库贷款余额的2.52倍,成效明显。
(二)金融支持“三变”改革的信贷模式不断创新
创新的模式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信贷+政府+公司”模式,即政府提供政策性担保撬动银行贷款建立公司,公司获得贷款后通过建立基地、合作社或直接经营,间接或直接的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该模式已被全市推广,全市已建立了7家国有平台公司。二是“信贷+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即龙头企业为农户担保还息,农户获得贷款后直接入股到龙头企业,该模式在有龙头企业的“三变”试点县、村推广,如崇信县名翔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22名冉李村农户担保还息,向甘肃银行贷款220万元。
(三)金融支持“三变”改革的信贷投放不断增加
一是支持平台建设的信贷投放不断增加,截止5月底,全市6县1区在3.5亿元政策性担保资金的撬动下,已有甘肃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累积授信,支持建立了7家国有平台公司,有效弥补了“三变”市场主体不足。二是支持经营主体和资金入股的信贷投放不断增加,截止5月底,全市市县财政支农资金投入3847万元,扶贫到户资金入股2112.02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3499.3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2.09亿元,有效支持了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发展和农户资金变股金。
(四)金融支持“三变”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全市已有225个村陆续开展“三变”改革,并集中打造了吊沟流域综合开发、郑河乡“平凉红牛”养殖等10个“三变”改革推动产业发展综合示范区。全市参与“三变”改革的农户已达到2 39万户,其中贫困户0.99万户,村集体和农户入股耕地、林地12.13万亩,入股资金3841.05万元,入股劳动力1.52万人,入股房屋、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折价1.6亿元。已有1.03万户农户获得入股分红2572.2万元,其中贫困户获益1045.07万元,村集体经济增长251.5万元,所取得的“庄浪经验”在全省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