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杨
“太液秋风”指太液池秋天的景色。太液之名,源于西汉长安的太液池。北京的太液池则为城内“三海”北海、中海和南海的统称,其中中海和南海紧密相依,合称中南海。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皇家苑囿必不可,少,明清的北京城,城南有南苑,城内有西苑,城北有北苑。太液池属于皇城西苑。
皇家园林的修建,得益于当时水系的发达。“三海”的前身是永定河故道的河床积水,形成湖泊。辽代统治者相中了这里,对水域进行开拓,修建行宫,引玉泉山泉水灌入,当时称“瑶屿”(即现在北海),它是辽南京城北郊的游乐之地,也称“西苑”。
金代在辽代初创的基础上以瑶屿为中心,大兴土木,把挖潭的土扩充成岛屿和环海的小山,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规模宏伟的太宁宫。太宁宫沿袭我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并将北宋汴京艮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置于岛上。岛称“琼华岛”,水称“西华潭”(相当于今天的中海、北海),成为帝王的离宫别苑。据有关专家考证,金章宗钦定燕京八景中“太液秋风”另有所指,指金中都离宫内太液池,而据考证当时太液池在现在南城白纸坊桥附近。
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宁宫和琼华岛为中心营建大都城,圈定为帝王禁苑,赐名万寿山、太液池。又在原湖基础上挖掘扩大,把挖出的土堆成山,起名青山(景山前身),水面得以更加开阔。太液池环绕着琼华岛,种植莲藕,泛舟池中,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色。“太液秋风”也改叫“太液秋波”。元人王蒙曾作诗:“南风吹断采莲歌,夜雨新添太液波。”称赞此番盛景。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从1406年起营建新的皇宫。明朝宫城在元朝的位置基础上向南移动理,因此皇城城墙也随之南移。为丰富皇城园林景观,开挖南海,使太液池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挖出的土方和开凿筒子河的土方都放到青山上堆成万岁山(即景山),最终形成了三海的基本布局。后又陆续建有石桥——金鳌玉竦桥和蜈蚣桥,将水面分为北海、中海和南海,将“太液秋波”景观附会在皇城以内的太液池上,改名“太液晴波”。明朝邹缉在《北京八景图》中说:太液池“有仪天殿,中架长桥,以通往来,又有土台,松桧苍然,天气清明,日月混漾,而波澜涟漪,清澈可爱,故日太液晴波。”
清朝定都北京后,将西苑大片土地改为民居,同时在“三海”周围设置“内红墙”,御苑范围退缩至内红墙之内。顺治、康熙、乾隆在中南海内兴建殿宇馆轩,作为避暑听政之所。
水云榭建于康熙年问,位于万善殿以西。它的建筑式样较为独特。亭为八角形,四面皆水,共有五梁十二角,如同一座大亭和四座小亭合在一起。屋顶用卷棚歇山式样,檐角低平轻巧。下部以石梁柱支承,让水深入榭的底部。在凉亭内观望水云榭四周的风景,视野宽广。水云榭北面是北海的大桥,南面可越过宽阔的水面遥望瀛台;东岸万善殿、千圣殿是近景;西岸绿荫丛中掩映着金碧辉煌的紫光阁。云水和亭台楼榭遥相辉映,四季风景如画。康熙皇帝曾专门写了一首《水云榭闻梵声诗》:“水榭围遮集翠台,熏风扶处午后开;忽闻梵诵惊残梦,疑是金绳觉路来。”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主持御定八景,把“太液晴波”又改回“太液秋风”,亲笔手书“太液秋风”,嵌刻立碑在中海的水云榭,并于碑身背面题诗:“微见商飓苹末生,镜栏玉竦影中横。非关细雨频传响,何事平流忽有声。爽入金行闾阖表,波连瑶渚超台瀛。高秋文宴传佳话,已觉犁然今昔情。”以此与琼华岛上的“琼岛春阴”形成春与秋之互应。“太液秋风”是燕京八景御制石碑中唯一处呈横卧状的碑刻,其他七景碑身和碑座都是竖题竖立。
明清两朝,每逢中元节,要在中南海万善殿设孟兰道场,殿前的太液池,由小太监手持荷叶燃灯其中,皇室成员则在北海团城上观赏太液池夜景。清朝中期,中秋佳节皇帝都要在中海紫光阁前的空地上举行骑射比赛,泛舟游览太液池的秋色。“太液风微驻骑游,微波荡漾翠烟收……”此诗正是对此时此景的真实写照。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南海被袁世凯占用,中南海改名“新华宫”,同时把宝月楼外墙拆除,更名为新华门。从此,新华门取代西苑门成了中南海的正门。
中南海从普通人不得入内,发展成为公众消遣游憩的场所,这个重大的转折源于国民政府北伐的胜利。1929年,北平政府成立中南海公园临时委员会,负责管理中南海。5月,北平政府仿照当时的中山公园、北海公园的成例,将这里命名为“三海公园”,公园门票与北海公园一样,均为五分钱。当时的五分钱在北平可买一斤多大米。至此,中南海正式对外开放。
1930年12月,北平政府又将“三海公园”改为“中南海公园”,在新华门楼上悬挂起由满清遗老张海若写的魏碑体“中南海公园”的横匾。
后来,为了增加收入,中南海公园除各机关借用的一部分房屋外,其余大多数租给百姓居住。据1938年《中南海公园事务报告书》所述,当时中南海有44家中国住户、2家日籍住户和1家英国住户,这些住户中有达官显贵,也有普通职员。这份报告书记录了昔日皇家禁苑,成为寻常百姓之家的史实。
1939年8月5日,中南海公园临时委员会致北平特别市警察局一封特函,内容大意是:3N前,游人张恒智存放在中南海公共游泳池的自行车丢失,中南海的看车人报了警。这封特函至今还保存在北京市档案馆,成为中南海曾作为公园的见证。
抗日战争中,中南海虽然还是公园,但许多建筑被日伪机关侵占。1945年抗战结束,李宗仁的“北平行辕”就设在了中南海公园里。解放战争时期,傅作义把他的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部也搬进了中南海公园,设在居仁堂。当时的时局动荡,中南海公园其实算是名存实亡。中南海公园开放时间,从名义上算,是1929年到1948年,不足二十年。
60岁以上的老北京人应该会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南海也曾向市民敞开大门,虽然只开放了毛主席故居、静谷、瀛台和部分水面,但是能让普通百姓进入这神密又神圣的地方,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大事。
从1980年5月起,在重要的节日和星期六、星期天,中南海开始有组织地接待群众游览。参观的人数众多,有时一天超过上万人,观众入口是中南海的东门,门牌号是南长街81号。参观中南海最重要的凭证是参观券,以單位为组织发放。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身份证,也谈不上安检,参观不登记,无论是老人,还是抱在手里的孩子,只要手持参观券都可以进入。
毛主席于曾在中南海丰泽园住了18年。1949年,毛主席从香山双清别墅搬进了丰泽园的菊香书屋紫云轩。丰泽园在中海西南侧,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两组四合院式建筑,大门吐方所悬黑色大匾上雕刻着乾隆皇帝的手书“丰泽园”三个大字,这里曾是清朝皇帝行演耕礼之地。相传园前原有禾田数亩,园后种桑数千株。康熙、雍正、乾隆皇帝每年春季都来此演耕,至光绪时这个制度还保存着。
在丰泽园对面,有一座拱形石桥,过桥后有一小岛,便是瀛台。在瀛台可以自由拍照,而在丰泽园则是不允许的。瀛台四面环水,游人可以租船在南海游玩。在南海和中海之间有一道堤,堤上有房屋建筑和高大的树木,划船的人们因此望不到中海的水云榭。
瀛台上有不少皇家建筑,中路西侧设有一个中南海纪念品服务部,里面有钢笔、铅笔、扇子、茶叶桶、毛巾手帕、纪念章、通信录等出售,由于上面都印有中南海纪念标志,做得也精致,所以买的人很踊跃。1983年,北京卷烟厂试制成功新混合型“中南海”滤嘴烟,也开始在这里试销。
中南海的开放一直持续了九年,1989年6月以后停止开放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