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美静 孙英杰
[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渐加深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和FDI对我国出口规模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1994年1月—2016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ARDL-ECM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FDI对我国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得出,我国出口规模与人民币汇率波动、FDI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看,外商直接投资增加能够促出口,人民币升值及汇率波动剧烈能够抑制出口。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FDI;出口规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8.065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8-0-03
0 引 言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经济间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汇率将各国出口联系在一起,为出口贸易的正常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近年来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成为一国出口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外资流入规模日益扩大。2002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据商务部外资司统计,201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达到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4.1%。我国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性增强,同时发达国家以各种理由给人民币施加升值压力。在我国吸引外资大幅增长以及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背景下,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FDI流入对我国对出口规模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文献综述
1.1 汇率波动对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
学者们针对汇率波动对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结论不一致。部分学者认为一国汇率波动对该国出口规模作用显著。杨广青和杜海鹏研究得出人民币汇率波动剧烈对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杨凯文和臧日宏选取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11个国家,测算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结果显示汇率波动对于11个贸易伙伴中的7个国家的出口呈现显著的负向作用,且从长期看汇率波动不利于出口。部分学者认为汇率波动对一国出口规模几乎没有影响。毕玉江通过协整检验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波动不能显著影响中国的出口,且从整体看出口同汇率波动之间不具备协整关系。蹇芮和曾译莹选取中国2000-2011年的季度数据建立分布滞后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不会抑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并且汇改对出口影响也并不显著。
1.2 FDI对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
杨迤通过研究我国1980-1997年的贸易数据得出,FDI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且FDI与中国对外贸易在实证分析中存在很强的互补关系。崔民强和陈娴在考虑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基础上研究研发支出、人均资本和FDI对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的影响,得出FDI对出口有着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赵倩倩通过研究提出,FDI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出口的影响更为明显。耿晔研究发现FDI对中国东、中、西部等地区的出口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对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基于汇率因素或FDI因素,同时分析二者对贸易影响的文献较少。考虑到以往文献的不足,本文将人民币汇率波动和FDI两个变量同时作为解释变量来研究其对我国出口规模的影响。
2 汇率波动、FDI对出口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借鉴黄静波、曾昭志的变量选取方法,将变量设定如下。exportt,即出口额。本文将我国出口数据用人民币兑美元的加权汇率换算成人民币数值,同时为了减少通货膨胀对出口额真实值的影响,将2000年作为基期用CPI指标进行平减。fdit,即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本文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数据用人民币兑美元的加权汇率换算成人民币数值,同时将2000年作为基期用CPI指标进行平减。reert,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vext,即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本文使用前置八阶移动标准差来计算波动幅度,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lnrdt,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虚拟变量的交互项。为了体现出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产生的影响,本文参考王宇雯的方法设立了虚拟变量D。
(2)
lnrdt=lnreert×D(3)
lnvdt,即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与虚拟变量的交互项。
lnvdt=lnvext×D(4)
因为本文所选取变量单位不同,同时为了让所有变量的数据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浮动,本文将exportt、fdit、reert及vext變量取对数值进行分析。
本文选取1994年1月—2016年12月的月度数据。其中,出口额、CPI及人民币兑美元加权汇率的数据来源于中经网,CPI以2000年为基期;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源于商务部投资司;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据来自国际清算银行网站,以2000年为基期。
2.2 模型建立
为了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及FDI对我国出口规模的影响情况,并同时考虑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产生的影响,本文将模型设定如下。
lnexportt=C+αTR+βxt+εt(5)
其中,Xt=(lnfdit,lnreert,lnvext,lnrdt,lnvdt),TR为时间
趋势项,C为常数项,α为时间趋势项TR的系数,β为解释变量的系数,表示了各影响因素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弹性,εt为方程扰动项。
为了进行边界协整检验,将式(5)转化为有条件的ARDL-ECM模型形式如下。
(6)
边界协整检验通过OLS方法对式(6)进行估计,确定该模型最优滞后期P。然后通过联合检验增加之后一起的水平变量得到F统计量。根据Pesaran等研究得出的临界值分布表判断原假设是否成立。在确定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后,使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方法估计出方程并得到具体的ARDL模型形式,具体ARDL(P0,P1,P2,P3,P4,P5)模型如下。
(7)
估计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分析短期动态影响,长期均衡模型如下。
ECMt=lnexportt+λ1lnfdit+λ2lnreert+λ3lnvext+λ4lnrdt+λ5lnvdt+C+β0TR(8)
为了分析短期动态影响,ECM模型设定如下。
(9)
2.3 单位根检验
各变量具有相同的单位根是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因此首先对各变量进行ADF和PP单位根检验,检验其平稳性并确定其单整阶数。检验得出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变量下都拒绝原假设,说明所有变量在一阶差分下是平稳的,因此各变量具备进行协整分析的条件。
2.4 边界协整分析
本文选择选择P=6作为模型(6)的最大滞后期,然后用OLS回归方法从1至6分别对式(6)进行估计,得到各自的AIC和SBC值,为了确保估计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一阶和四阶的残差序列相关检验,检验得出,无论考不考虑趋势项,滞后二期的AIC值和SBC值均最大,但此时模型存在一阶和四阶的残差序列相关。为了使分析更准确,本文选择滞后期P=2,3,4,5进行进一步分析,对式(6)的差分项分别进行OLS估计,并通过联合检验加入滞后一期的水平变量得到F统计量并进行边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得到,当P=2时,无趋势项下的各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协整关系,考虑趋势项下,各变量在1%水平上具有协整关系。同理当P=3时,无趋势项在1%水平上具有协整关系,而考虑趋势项下,各变量在5%的水平上具有协整关系。当P=4、5时,无趋势项和有趋势项下的各变量均在1%水平上具有协整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出口额与FDI、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两个交互项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
在上文选择的滞后期下,各变量均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通过进一步比较,本文最终选择P=5时所确立的ARDL(5,4,1,3,1,2)模型,并使用OLS方法对各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在长期,FDI的增长会显著促进我国出口的增加,人民币升值显著阻碍出口的增长,人民币汇率波动剧烈的影响不显著。在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没有显著影响。
2.5 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表2回归结果可以得到长期均衡模型如下。
ECMt=lnexportt-0.74lnfdit+4.45lnreert+0.31lnvext+0.04lnrdt-0.22lnvdt-0.01TR-23.25(10)
将式(10)代入式(9)后,对(9)进行OLS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短期内,滞后期的出口变量和滞后期FDI的增加均会显著阻碍本期出口速度的增加。汇改后,本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显著促进出口,本期人民币汇率波动负向影响我国出口规模,但滞后一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不显著。误差修正系数为-0.12,表明我国出口额会以12%的速度调整向长期均衡偏离。
3 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
3.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FDI及我国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FDI与我国出口规模之间的长期、短期影响关系,得出我国出口规模与汇率波动、FDI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长期,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增加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出口;人民币升值和汇率波动幅度对我国出口产生阻碍作用;在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规模的影响不显著。短期内,滞后一期、滞后二期、滞后三期和滞后四期的出口变量对本期出口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说明前期的出口增加速度越快对本期出口增长速度的阻碍作用越强;滞后一期、滞后二期、滞后三期的FDI增加均会显著阻碍本期出口速度的增加。汇改后,本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期人民币汇率波动负向影响我国出口贸易,但滞后一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规模影响不显著。
3.2 相关建议
我国应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流入,以充分发挥FDI对我国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同时,企业应积极学习外资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出口竞争力,促进出口。同时,我国应小幅、缓慢地调整汇率政策,不应过快进行人民币升值,同时应合理利用外汇储备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维持汇率基本稳定,为出口贸易的发展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对于企业而言,应该积极利用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来防范汇率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毕玉江.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的影响——基于标准国际贸易分类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5(6).
[2]都陽,曲玥.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5).
[3]黄静波,曾昭志.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FDI流入的影响[J]. 国际金融研究,2010(5).
[4]封福育.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的不对称影响——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10(2).
[5]李真.贸易利益失衡分配框架下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1981-2006年中国数据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1).
[6]王宇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基于ARDL-ECM模型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6).
[7]邱嘉锋,王珊珊.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相关部门影响分析[J]. 经济学动态,2009(5).
[8]陈云,何秀红.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HS分类商品出口的影响[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