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外来者生存状况研究
——以北京市二拨子新村43、44号院为例

2018-11-27 06:09董建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70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外来者棚户区住房

文/董建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1、引言

据北京市统计局2017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807.5万人,占常住人口37.2%,常住外来人口对北京市的经济建设、多元化发展、创新活力增加做出了重要贡献。常住外来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人口居住在基础设施不完备的棚户区,国内外已有对棚户区居民住房状况和住房保障的研究,但是处于“夹心层”的外来者群体的住房状况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有关资料显示,棚户区外来者群体普遍具有如下特征:吃苦耐劳,对同质群体具有强烈的亲切感,生存压力大,物质需求较强等。经济压力大、社会关注度不高、缺乏城市归属感等问题在棚户区外来者群体身上屡见不鲜,而缺乏归属感的主要原因就是住房和教育问题,由于众多主客观原因,很多棚户区外来者群体暂时没有能力买房,只能选择租房居住,他们的主要经济支出就是房屋租金。

住房问题是世界各国的难题,对中国而言,棚户区外来者住房问题尤为突出,针对不同地区的住房状况,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研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外来务工人员、新老两代农民工、夹心层群体、城市低收入人群和城市非户籍人员。研究角度主要包括:住房状况、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的住房保障、住房供给与需求、城镇住房差异化和住房不平等问题。国内,(1)现代城市规划的视角,吴良镛【1】认为,城市和人体一样是一个有机体,城市能够健康发展也要遵循自身的“代谢周期”。潘聪林【2】,韦亚平【2】主张城中村存在的合法性,因为他们发现城中村的包容性,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它为大量涌进城市的外来者提供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人口压力提供缓冲。(2)政府与市民行动的视角,陈映芳【3】和其学生赵晔琴【3】也曾就城市化进程中大量涌入的外来者的居住权进行过研究。陈映芳发现,外来者作为弱势一方,常处在社会边缘。不仅受到城市人的白眼,甚至连居住权利都得不到保证。(3)外来者生活空间形成原因的视角,陈慧【4】、毛蔚【4】认为,这类社区的出现多是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但由于政策实施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造成并没有给予外来者足够的发展机会,最终造成他们发展过程中的诉求被忽视与掩盖。国外,城市更新理论研究基本贯穿于整个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各个阶段。1940年,“形体改造”运动主张对市中心老式建筑,特别是城中心贫民窟进行彻底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国际现代化水平的建筑,霍华德【5】的“花园城市”理论强调建立具有田园风貌的城市环境。20世纪60年代简·雅各布斯【5】提出多样性发展的城市策略。20世纪70年代,E·F·舒马赫【6】认为城市更新最重要的是人的价值。20世纪后半叶,英国颁布的可持续政策主张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完成城市改造,实现城市的活力。新世纪,加拿大的道格·桑德勒【7】倡导政府应该给予“落脚城市”和外来者合法的身份和发展的机会。棚户区外来者群体的住房保障政策研究。英国学者 Nevitt【8】(1977)提出,对一个国家来说,住房和社会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解决不好都会影响该国向其国民或家庭提供全面保护,而一个社会如果希望取得基于社会安全目标的社会公平,就必须首先处理好它的住房问题。Fuerst【9】(2003)认为公共住房的目标对象是低收入家庭,他们位于收入阶层的底端,一部分人接受了公共的资助,他们能获得更好的生活。阿列克斯·施瓦兹【10】(2008)认为公共住房存在很多问题,设计不合适、管理不当、运营资金不足和贫困相对集中等,但它能为中低收入住户提供相对舒适的住房。我国目前的住房保障政策主要有:廉租房政策、公共租赁房政策、经济适用房政策、两限房政策、河北将要实施的环京廉租房政策、住房公积金政策和住房补贴政策。但是我国现有的住房保障政策有限制条件,这些“门槛”阻碍棚户区外来者群体享受福利政策,这些限制因素将在后文详细论述。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背景下,本文聚焦于棚户区外来者的生存状况,以问卷调查及人物专访等形式深入了解棚户区居民的工作、住房及住房满意度等情况,客观描述棚户区外来者的生理心理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住房需求,子女教育现状,住房保障意愿等基本情况,旨在关注外来人口客居北京的现状,提出改善租住居民生活状况的建议,希望能够对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本研究以二拨子新村43、44号院为调查样本,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开展并结合笔者在这里三年多生活经历进行描述。

2、研究过程与方法概述

2.1 研究过程

首先,通过文献搜集法,查找有关棚户区外来者生活状况的资料、该部分人群集聚在北京的原因;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对符合本文定义的棚户区外来者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住房状态和住房满意度;再次,根据调查问卷总体情况、个人访谈总体情况和已有资料文献,分析论述棚户区外来者面临的住房困境;最后,给出意见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具体思路如下表所示:

2.2 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文献搜集法和问卷调查法,利用SPSS,GIS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福利三角范式从三个角度分析研究棚户区外来者的居住问题。通过“问卷星”编制问卷并网络发放问卷,发放对象主要为笔者曾经共同生活过的邻居、长辈。另外笔者找到原43,44号院的房东,从其手中拿到流动人口登记簿副本。同时笔者结合自身在这里三年多的生活经历,采取观察聊天等多种形式的专访获取相关信息。最后,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福利三角范式是1988年,伊瓦思在多元福利组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社会福利是由家庭、市场(经济)和国家共同组成的福利整体。无论从家庭(此处细化为棚户区居民个人)、市场(经济)还是国家方面,棚户区外来者群体都或多或少面临压力,特别是国家政策方面,棚户区外来者群体明显受到社会排斥(见下图)。

3、调查报告分析

3.1 问卷设计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及针对性,本次问卷调查采取判断抽样及方便抽样的方法。数据主要来源为二拨子新村43,44号院生活过的居民(陆续有搬进和搬出的人家)。

问卷调查主要收集的数据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与住房现状,住房满意度评价,政策评价与建议。一是被调查人基本情况,包括户籍状况,家庭状况,工作状况(单位性质、单位福利、收支状况、参加工作时间)等内容;二是医疗情况,是否有社保,是否购买商业保险,医疗支出状况;三是子女安置情况,包括子女教育状况,是否有二胎,二胎安置情况;四是住房状况,包括对租房周期长短,每月的用电量,租房满意度,自有房屋情况,是否有在北京购房的计划,购房区域意向和价格意向等指标;五是出行情况,包括上下班出行工具选择,下班后娱乐选择,假期出行,老人赡养情况,居民短、中期计划等。这五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对比居民生活的各项指标数据,能够对棚户区居民的生存状况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概括,从个人衣食住行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揭示存在此种现象的原因。

3.2 样本描述

二拨子新村43,44号院全部以平房为主,地处北京市昌平区,两院并排位于二拨子工业园区中路半封闭道路的一侧。两院现有68户居民,168人,包括出租业主在内全是外地户籍。每家每户居住面积都不大,一般在10-15平方米,租金在400元左右,另约有一半房屋配有3平米厨房,租金会贵上50元。住房有水,有电,房顶有水泥瓦,彩钢瓦两种,厕所公用。租户从事的职业有上班族,流水线工人,个体户,快递员,街道清洁工等。

由于昌平区回龙观政府已于2016年底实施了拆迁改造计划,笔者未能及时对两院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笔者辗转找到两院曾经的房东,从她手中拿到两院历年的流动人口登记簿。接下来笔者将利用流动人口登记表上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同时结合笔者曾经在这里三年多的生活经验作一个描述总结。

男性339人,占比71%。女性141人,占比29%。外来务工人员多是结伴来京,但长期务工者往往会带上伴侣,在经济和生活上相互帮持。笔者在曾经生活的三年时间里,曾看到过不少小孩,也有个别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多是年轻务工人群的子嗣和长辈。小孩往往在暑假期间见到时居多,平常会送到老家上学,也有个别孩子会就近在北京市入学,但往往在初中,最迟也是在上高中就会被送回老家。老人数量稀少的原因,笔者认为外来务工者往往会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再加上孩子会在家乡入学,老人腿脚不便,因此年长者数量较少。

笔者较常接触的几位老人,其中一个是一位腿脚不便,走路去卫生间常常踱步倚门的老大娘,到了冬天狭小卫生间的地面常有薄冰,笔者常要提醒她的行动,以免她不慎摔伤。还有一对六十左右的老夫妻,他们是环卫工人,常在厕所门前不足60平米的公共休憩场(供租户存放小型车辆)放置一些他们从外面捡来的废品,房东常为此批评他们,因此将这个院的卫生间清洁工作交给他们代管了。

共474人,汉族465人,占比98%。其中两个满族来自辽宁省绥中县,另两个来自河北承德。一个蒙古族来自河北衡阳,一个朝鲜族来自吉林省通化县,三个苗族来自重庆市彭水县。

借助SPSS分析可以看出务工者年龄集中在25-45岁之间,最小的19岁,最大的65岁。笔者曾跟随房东在收房租过程中见到过一对年轻的小夫妇,男23岁,女21岁,夏天在不足20平米的小屋内将淘来的二手空调整天开着,门窗紧闭,只住了二十多天便因为换工作不得已再次搬迁,居住期间断断续续的干过几天活,但因为初来乍到,工作生活不够稳定,像空调,新购置的小家具都将因为搬迁而再次损耗。

从数据地图和表中可以看出外来务工户籍来源前三甲依次是河北、河南和山东,均超过10%,棚户区外来者样本量为485人。

4、结果与结论

通过调查数据和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目前绝大部分棚户区外来者群体短期内没有能力买房居住;棚户区外来者群体无法享受到住房福利政策,成为市场和住房保障之间的“夹心层”;外来者的住房条件亟待改善。

鉴于棚户区二拨子新村现已升级改造,原居民已流动到更为偏远的郊县,故只能揭示部分调查结果,以下将从福利三角范式的三个方面对棚户区外来者面临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

4.1 国家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租赁房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和政府补贴,形成了高收入家庭购买市场商品房、中等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低收入家庭租赁廉租房的住房结构,分别满足自身的住房需求。我国采取的住房保障制度一般都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使得廉租房保障面狭窄、经济适用房“不经济”,作为来京务工的棚户区外来者群体正是被这些限制条件排斥在外。比如:北京廉租房的申请条件中明确指出申请人必须具有本市非农业户口、且取得本市户籍满五年;单身人士要符合晚婚年龄;人均住房面积、人均月收入、家庭资产等都要符合一定标准。作为外籍居民,其在户口解决方面一般会遇到很大困难,仅此一条,就将很多外来者排斥在住房保障之外。经济适用房的建立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中低收入人口的住房难题,但是2014年北京市住建委主任杨斌在说明《北京市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草案)》时指出,在原有经适房、限价房备案家庭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后,不再新建经适房、限价房项目,即意味着北京将不能再申请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的供给结束了,但是来京务工者并没有减少,其将不能享受到经济适用房的优惠保障政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棚户区外来者群体既没有足够能力在北京买房,又不符合保障性住房的购买条件,也达不到租赁申请要求,这部分人游走在市场和住房保障之间的“空心地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夹心层”。

4.2 市场

影响市场商品房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供求关系仍然是主要因素,住房价格在供给和需求之间达到平衡。但是,住房价格往往是一种刚性价格,即房价往往高于均衡价格并且持续居高不下,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成本刚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开发商为了保护自身声誉,会倾向于建设高质量住房,房价也会被抬高。高房价将棚户区外来者群体排斥在“买房”之外。

既没能力买房,又享受不到租房优惠,只能在高房租、面积小、环境差的公共出租房里生活。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的出租房供不应求,又将住房租金不断抬高,这也使得很多外地务工人员选择留在平房密度大、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棚户区。

4.3 第三,个人

除了上述市场和国家政策的社会排斥原因,外籍务工群体之所以面临住房困境的另一个原因来自自身。第一,自身能力不强,在众多北漂人群中,不否定会存在自身能力很强,经过两三年的奋斗之后,便能在北京很好的生活下去,但是大多数的“北漂”能力一般,而且在人才辈出的北京,竞争压力十分大,短时间内凭借自身能力在北京解决住房困境并非易事。第二,大城市具有劳动力匹配、知识溢出、基础设施完善、机会多、工资高的巨大吸引力,大部分北漂不会选择去往其他小城市,都梦想着通过努力和奋斗在北京站稳脚跟,实现梦想。这种观念的存在使他们陷入困境。

本文采取多种研究手段和方式,尽可能全面具体地分析现状和问题,但是由于后续拆迁导致原棚户区居民的搬迁,导致样本调查范围不够广泛、调查内容不够深刻,同时导致数据挖掘和分析不足及研究者自身能力等原因,本研究难免有偏差和分析不充分之处,在后续研究中会努力改正。

猜你喜欢
外来者棚户区住房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棚户区改造被设限
阳光照进棚户区
北京市棚户区改造政策分析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