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睿,王永平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大数据进行工作,已经成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在公共体育领域,国家始终倡导“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国民体质”,这为大数据有效进入该领域奠定了必要的先决条件。而基层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百姓的切身利益紧紧相连,如何在大数据的时代将信息化的手段运用到基层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中,是公共体育发展过程中的迫切之题。
大数据最早兴起于美国,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衍生物。其涵盖的范围与承载的容量数据之大远非传统的统计行业所能比拟。作为一种先进且高级的信息集合、信息挖掘、信息提炼技术,它总是和行业的革新与产业的盈利紧密相连。它对信息的全覆盖形式,不再只是揭示各个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更为看重其中的相关性。所以,大数据是指可以被互联网技术记录采集、开发利用的信息流体和信息集群。
基层政府是基层政权的载体。我国的基层政权分为城市基层政权和农村基层政权两种。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在农村,基层政权主要集中在乡镇一级;在城市,基层政权主要集中在市、市辖区一级。因而这些政府级别就成为基层政府。他们一方面为公民最基本的合法利益保驾护航,一方面捍卫国家与政府的形象。
当前,全民健康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将科学健身、国民体质健康的研究成果[1-14]惠及广大基层老百姓已经成为一个焦点。公共体育服务,是为实现和维护社会共同体或人民大众的公共体育利益,保障其合法体育权益的实现,以政府为核心形成的公共部门,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定的职责,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以不同形态的公共体育物品为载体所实施的公共行为的总称。这是一项公益性质的基本文化活动,实现了大部分人的体育健康需求。
基层的公共体育服务是在政府的倡导下开展的,一般来说是由市区的街道办事处、乡镇的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为行政载体,以乡镇市区一级的福利服务业、便民利民服务业承办的社会公共性事务。它是体现政府行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层级的分布和需求的满足等方面,基层公共体育服务涉及的层面最为深广,尤其是在满足的基础上还为人民群众进行创造性的服务,如锻炼指导、体质监测等等,因而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基层是最能体现“地域性生活共同体”特点的组织形式。大数据引入到基层之后,使其拥有了独立管理、独立服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将之前各个乡镇、辖区互不相通的局面打破,实现了更加紧密地连接,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同步利用。大数据还可以帮助职权有限的基层政府把公共、商业、信息等各个领域的资源整合优化,递送到人民群众的手中,使基层组织建设呈现出动态的便利与固态的和谐。基层体育公共服务的对象非常多样,因为项目种类、场所条件和设施都不尽相同,因此大数据运用于基层的公共体育服务,最终想要实现的是“一站式”的信息服务[15-18],将多种信息资源有机整合起来,高效、快捷地传递处理基层政府中的体育服务信息,使基层的人民群众可以在大数据的帮助下,获得便利与实惠。
我国的基层政府在各个领域的大数据利用都非常薄弱,要想真正地让大数据发挥作用,就要融合各界力量、整合各个渠道的体育服务资源,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引入多元化的投资,形成一个良好的基层公共体育服务网络。具体而言有三个步骤。
基层政府的大数据引入首先要明确群众对于数据的实际需求有多少,是不是具备良好的信息服务意识和较高的服务素质。在基层政府服务信息网等相关网站上进行前期的积累工作。
3.1.1 规范工作流程,构建大数据体系
政府在大数据建设引入工作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资金的投入、体制的建立、责任的明确、体制的规范可以说都和政府的管理息息相关。确立政府在基层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主导地位,首先需要明确运用大数据进行自动化管理的工作方法,以期实现工作减负、效率提高、需求定位准确、支持给予有力的目标。基层政府的体育服务信息工作包含了数据采集、加工整理、流通应用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力求规范与衔接有力,才能把大数据和政府的工作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1.2 优化工作配置,实现大数据联通
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决定了大数据收集的质量。基层政府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建设目标,本着实用适用的原则配置各个硬件设备,组建基层政府的大数据收集系统,确保收据收集的有效性、聚焦的准确性,提升大数据资源的质量。基层的体育服务信息系统的构建要实现家庭入户、网络到户的整合与联通,使政府收集到第一手信息,从而不断优化服务方案。
3.1.3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大数据意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基层在硬件设施的配备质量上远远高于人员配备,但互联网技术再先进,始终离不开人的操作。因此在初始阶段增强工作人员对于大数据使用的认同感是第一要义。政府具备使用规章制度、强制执行某些制度的能力,因此组织学习、亲身感受都应该纳入到制度学习中,让社区工作人员感受到从基层走访的繁忙中解脱出来的便利,也能用大数据真正地普及群众,形成对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
3.2.1 打破层级壁垒,整合信息资源
大数据打破了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现象,政府的工作只有更加主动,才能配合这种变化。为此,上级政府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将信息资源向基层政府开放,加强层级之间的衔接,大数据不应该被任何有形或无形的设置所局限。在大数据的检索中,可以发现基层群众的需求,将总体的规划、局部的突破以及实施与驱动等工作尽心互通互联、共建共享。当然,基层政府作为大数据工作的另一端主体,也要照顾到他们的规划与发展。
3.2.2 完善人才机制,造就一专多能
采取外部引入、内部培训的方式培养一批熟悉互联网规律,具备敏锐的数据意识的人才,可以在大数据的指导下,帮助基层政府更好地做出决策,并确保这些部门在业务上的有效沟通。同时建立健全社区基层政府在信息人才的引进培训上的标准与资格认证,清楚地意识到,基层政府的大数据运用和企业完全不同,它不是一种节点性的安排,很多工作人员需要身兼数职。
3.2.3 优化体系支撑,重视数据挖掘
没有引入大数据之前,基层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并没有规范的标准,这就使得信息流出现了人为地阻断。因此,依托现有的网络设备,为基层的体育服务建设提供整体的支撑性服务,依托现有的服务网络,加快用户统一管理、身份认证、数据交换服务等整体性工作的推进。在此基础上,整合各个业务线路,梳理出基层政府体育服务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资源目录体系,提供全面强大的导航服务与个性化服务、信息资源整合服务等门户功能,从技术层面加快并促进协同工作局面。同时,要逐步加强大数据的深度处理工作,利用数据的挖掘技术,制定好交换规则与交换内容,建立动态的信息图表,保证大数据裹挟的周边数据是真实有效的。
3.3.1 丰富资金来源,严明奖惩制度
大数据一旦引入到基层的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就意味着它会长时间地发挥作用,且作用的渗入性是逐渐加深的。为此,采取企业化的运作模式,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基层政府还是应该多渠道引入供应商与开发商,合理打造一个平台,并探索制定出奖励与惩罚的措施。虽然在原则上要创建一个宽松的环境,并以激励为主要手段,但是大数据的多元与开放还是让信息风险成倍增高,为了防止出现数据污染、信息犯罪的情况,基层单位必须制定严格的措施加以限制,一旦出现上述情况,绝对严惩不贷。将工作人员的考评考核以常态化方式加以展现,实现有效地提醒督办,甚至是和警务服务相结合,才能真正使大数据的正面优势发挥出来。
3.3.2 立足服务现状,提高管理水平
引入大数据的最终目的,是使全社会真正实现“全民健身,体质增强”。大数据的建设工作,提高的不仅仅是体育事业这一部分的内容,更是提高整个政府管理水平的过程。既然大数据已经帮助我们完成了收集、调查、梳理的工作,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项目进行完善的监控,通过大量适用性试验,制定出符合现实条件的管理方案。
未来的大数据参与工作,会形成“以线成面”的整体推进态势。首先,居民的需求成为第一核心,居民可以利用数据库足不出户地实现自主选择体育运动项目,达成自我管理和服务。还能在大数据的协助下,更为快捷地参与到体育健身和赛事活动中。其次,基层政府的行为会融合更多的社会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链。在基层体育服务信息化建设中,一方面,运营商通过提供增殖服务或开展体育电子商务平台赢利,信息内容提供商通过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收取相应费用。另一方面,信息的高度集中意味着搜集处理的专业化,互联网商业服务模式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再有,利用大数据建立的各种服务平台,无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场所,还是虚拟的数字院线、地理标识系统、体育社区论坛等等都会获得统一的数据源,使居民的体育健康活动趋于体系化管理。
在基层发展体育服务事业,数据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层政府必须“放低身段”,打破传统信息的限制,大力拓展体育服务在基层的实施范围,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这项工程的复杂性、持久性与渐进性,以尊重客观规律、逐步分段推行、人才融资并举的环环相扣实现基层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