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颜东,张志豪,郭 坤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轮滑运动作为一项时尚的体育项目,自从在高校开课以来,就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它不仅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还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但因轮滑项目的特点,安全性一直是困扰这个项目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学习压力较大的高校学生来说,运动损伤的发生,将会影响他们的日常学习以及对轮滑课程的热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校轮滑课程运动伤害事故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找到应对安全事故的方法,从而最大程度地防范和避免严重伤害事故的发生。
轮滑是一项危险系数较高且极易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项目,主要的伤害类型有小腿骨折、腕关节和踝关节的脱位、骨折、腰髋的扭伤、肌肉的拉伤、臀部和尾骨摔伤及皮肤的擦伤等,受伤的部位主要有肩、头颈、手部、腰髋、臀部、大腿、小腿、足部等。并且在受伤后,对心理造成的伤害也属于伤害事故类型,它会让学生对轮滑运动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影响日常的锻炼和学习。在受伤的类型中,骨折发生的概率较低,基本上都是擦伤、拉伤和扭伤,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这个基础上再学习一些运动损伤预防知识和技能,在上轮滑课时损伤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
轮滑运动作为一项高校选修课程,运动时受伤在所难免,它的伤害程度分为3个级别,分别是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轻度损伤指的是虽然受伤,但是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能够继续进行体育锻炼;中度损伤指的是受伤部位及周围部位不能正常活动,伤者需要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重度损伤指的是受伤程度比较严重,受伤者需要卧床休息和接受治疗。轻度损伤的范畴是皮肤的擦伤、臀部肌肉的摔伤以及轻微的肌肉拉伤;中度损伤的范畴是腰髋的扭伤、肌肉的拉伤和膝关节的摔伤;重度损伤的范畴是腕关节和踝关节的脱位以及小腿等部位的骨折。
1.3.1 轮滑运动的自身风险因素体育运动是身体的运动,它本身就有危险性,轮滑运动作为体育运动中的高技巧、高速度运动,更是属于危险系数较高的运动项目。轮滑运动是高速的运动,学生之间发生碰撞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尤其是在场地狭窄的空间。当轮滑速度过快时,学生容易失去平衡,而且轮滑鞋在场地潮湿时,和场地的摩擦力变小,学生极易摔倒。自由式轮滑属于技巧性较高的运动,深受学生们喜爱,但在学习这些技巧性较高的运动时很容易摔倒受伤。
1.3.2 学校因素学校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场地设施及护具的使用情况。体育教师安全意识不高,具体表现在准备活动不充足和活动内容安排不合理两部分。在运动前,没有做到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直接让学生参与到轮滑运动中,肌肉和关节没有充分活动,极易造成学生运动损伤。教师应以保障学生安全为前提,合理安排上课内容。轮滑运动对场地设施的要求比较严格,场地太潮湿或者有较多灰尘时都会造成运动伤害,学校要定期对轮滑场地进行维护。学生在进行轮滑活动时,要佩带护具,保护容易受伤部位,如果学校资金充足,可以给学生发放各种护具。学生应定期检查轮滑鞋的磨损情况、轮子轴承的使用情况以及各种螺丝钉的松紧情况,防患于未然,才能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
1.3.3 学生自身因素学生自身缺乏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在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某个高难度动作时,就想尝试这个动作或展示自己,如果平时练习的次数不够,就非常容易受伤。在学习技术动作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遵循技能学习规律,才能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对于技术动作,要做到规范,例如,膝关节要做到始终弯曲、收腹含胸,形成背弓,上体与地面的夹角保持在60°左右。在学生年龄阶段,耍酷心理和攀比心理比较严重,争强好胜且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喜欢做一些难度高、速度快的动作,容易受伤。现在学生的心理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往往相互打闹、追逐,也容易造成伤害。
根据事故的责任主体,可以将事故分为学校责任事故、教师责任事故、学生责任事故和混合责任事故等,这四种事故责任要划分为4种承担责任。(1)学校责任是由于学校管理层出现过错、场地设施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处理等,这种事故的发生需要学校承担事故责任;(2)教师责任事故是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教学方法错误、保护过程中出现差错等,这种事故需要教师本人承担事故责任;(3)学生责任事故是学生在课堂上违反教师的指导,私自训练出现伤害,课余时间独自训练出现意外伤害,这种事故需要学生个人承担事故责任;(4)混合责任事故是由学校责任事故、教师责任事故以及学生责任事故等原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事故,需要由造成事故发生的所有因素承担事故责任。轮滑课堂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故,如脚伤、腿伤、手伤等身体各部位都会发生意外伤害。所以,在这些事故中,不同的责任事故应有不同的事故承担者。一般情况下,学生责任事故发生的较多。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校方责任险和自愿投保的学生意外伤害险相结合的商业保险赔偿机制,来转移学校的赔偿风险和补偿学生的伤害损失,这是一种以事后赔偿为主的风险分散机制。如果学生在学校或者校外活动中受到意外伤害,那么,根据学生参与的保险机制,将会得到相应的伤害补偿。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在学校的实施,有效地减轻了学生受到意外伤害时学校和家庭的负担。对于选修轮滑课的同学们,教师应建议大家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给自己学习轮滑提供一个保障,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和安全暗示。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标志,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已逐渐运用到学校的教育事业中。学生宿舍的智能用电系统间接地管理了学生用电情况,禁止大功率电器的使用,既得到了安全保障又减少了相关职能部门检查宿舍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样,课堂上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管理,指纹机的使用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师点名。360°全方位无死角摄像头的使用,可以代替教务部门检查各个场馆及教室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观察到运动场地的各个角落,有利于教师更方便地管理学生。
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传统的人工将被信息技术取代,不久的将来,现代科技将会在完善场地设施上发挥很大作用。例如,电子感应的轮滑场地、红外线感应的轮滑障碍桩。运用计算机技术设置一套轮滑技术难度评判规则和标准,利用电子感应传感系统、红外线感应扫描系统得到学生轮滑轨迹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到学生轮滑技术成绩,这样就不需要教师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动作技术去打分,从而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并且对每一位学生的评判达到公平、公正、公开的效果。
将科技创新运用到轮滑防护设备中,轮滑带来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率会大大降低。随着科技的发展,全自动的防护设备会出现在人们身上,就像汽车里面的安全气囊,出现事故之后会弹出来保护人们,将来的轮滑防护设备也将会实现全自动安全防护装置,当人们在轮滑过程中出现事故时,在接触地面的那一瞬间,防护设备将会自动出现气囊或者海绵来保护人们,这样一个防护装备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定会实现。虽然,目前的科技尚达不到我们期待的水平。但在现有的轮滑装备中,可设置一些缓冲材料,减小轮滑意外事故中带来的直接撞击损伤。
现代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革新与再创造,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批判精神、开拓精神以及冒险精神。在强调这些开拓精神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思想道德教育、人身安全教育、心灵豁达教育。轮滑运动因自身运动项目特点,使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伤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滑行时的注意事项,加强自身专业素质,规范轮滑技术动作,将一个个难度动作,采取“化整为零”的教学方式,进行化解、分解、再整合,以达到化危险于无形之中的教学效果。
伴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大多数高校均采用“三自主”的选课模式,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鉴于这一改革,各种新兴时尚的运动项目在高校应运而生,轮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了高校体育课堂。轮滑运动给人们的印象是飘逸、速度、激情、动感而又有活力,因此轮滑因自身的特点而存在的安全隐患往往被师生所忽视,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造成了严重的损伤事故,从而影响了其生活和日常学习。从轮滑项目本身因素、学校提供的场地设施因素以及学生的自身因素出发,分析了轮滑课堂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完善课堂管理、改善场地设施以及提高运动防护装备质量等措施,为轮滑运动安全高效地在大学校园普及和推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