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
【摘 要】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升,使得人们对身材管理的要求越发严格,人们开始寻求方法来训练形体、提升气质。目前在大学本科院校当中开设了形体舞蹈课程,练习形体舞蹈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如何让本科院校中非专业学生对形体舞蹈课感兴趣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关键词】大学本科院校;非专业;大学生;形体舞蹈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3-0193-01
对于非舞蹈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学习形体舞蹈能够提升身体素质、改善个人形象。但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方式、宣传力度等等环节衔接不到位,许多本科院校学生没能够参与到形体舞蹈学习中,对课程的兴趣也不浓厚。校方应该要积极寻找原因和对策,改善这一现象。
一、形体舞蹈课的特点
大学教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选修专业往往涵盖面甚广。在众多的选修课中,形体舞蹈课程相对简单便捷,舞蹈练习简单且上手快,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更易被人接受。
形体舞蹈课程兼具形体训练和舞蹈教学两方面。在课堂中通过练习来锻炼人的四肢、躯干、头部以及五官,通过训练让它们能够进行合理配合从而展现出人体线条的优美;在教学当中,学生还会通过练习形体舞来学会如何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1]。形体舞蹈联系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二、非专业学生学习形体舞蹈课的意义
开设形体舞蹈课程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形体美的追求,更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从生理角度来说,练习形体舞蹈就是在进行形体训练。形体训练能够有效地提升人的身体素质,并且通过动作练习来强化人的心肺功能,提升人体四肢的协调能力和关节的灵活性,能够达到提升身体素质的作用。由于形体舞蹈在练习当中会具有收腰、美腿、健胸的作用,能够让人在运动当中改善形体条件,展现出姿态、体态和线条的美感,改善外在形象。
形体舞蹈的练习还能满足人们的心理诉求。教师在教学当中,能引导学生通过舞蹈动作表达内心情感,起到了宣泄压力的作用。在课堂上,学生跟着音乐翩翩起舞,将自己对音乐的感想和内心的感情都表现下舞蹈动作中,通过身体语言向观众展示自己的内心。由此可见形體舞蹈能够帮助学生协调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体现。此外,当学生全身心地享受于音乐和舞蹈中时,会净化内心的负面情绪,在练习中让自己得到释放。
三、提升非专业学生对形体舞蹈课兴趣的实践
(一)加强宣传教育
当前各大高校虽然普遍开设形体舞蹈课程,但是报名人数并不达标,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学生对形体舞蹈课程了解不够造成的。为此,学校和专业课教师必须要加强宣传教育,要让学生明晰开设形体舞蹈课程的意义,以及学习形体舞蹈课能够给人带来的改变。只有让学生正视这门课程,真正明白它的意义与功用,才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校方可以在选课前通过视频、现场表演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形体舞蹈课的内涵。
(二)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当前,本科院校形体教学内容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借助于《芭蕾舞基训》、《古典舞基训》、《现代舞基训》内容改编而来的形体舞教学动作[2]。这些内容能加深学生对舞蹈和形体美的印象,但是并不能够帮助快速地投入到形体舞学习当中。教师应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特点和偏好,选择更加具有现代化审美的、简单易学的动作进行讲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
由于非专业大学生不具备舞蹈基础,可能短时间内无法领会动作要领,这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指导。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引导和鼓励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习中,学生一直在复制教师的动作,即便教师在编排动作时已经根据学生的审美和偏好进行了调整,但练习过程还是相对平淡乏味,非专业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的进行引导,并且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成就感,加大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三)要注重教学的时效性
形体舞蹈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舞蹈练习当中不仅重塑了形体曲线,还得到了精神层次的锻炼。在舞蹈当中,人们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与观众进行沟通;人在经过了舞蹈训练后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各样的场合,这是形体舞蹈能够给人带来的处事方法的改变。事实证明,拥有良好外在形象的人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形体舞蹈能够对学生的形体曲线进行改善,通过练习能够充分地展现人体曲线和体态的美感,提升人的外在形象。学生在进行形体舞蹈课程训练时,不仅能够满足强身健体的生理需求,还能够提升气质与信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得到自身的各种变化,自然也就能够感受到形体舞蹈的益处,更加深了对形体舞蹈的兴趣。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大学本科院校中开设形体舞蹈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形象气质。学校和教师应该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加强课程影响等方式来引起非专业学生对形体舞蹈课程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形体舞蹈课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傅慧灵.非舞蹈专业形体舞蹈训练的意义与教学[J].艺术科技,2017,30(01):388.
[2]朱志平,韦莉莉,韦芸芸.形体舞蹈训练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探究[J].大众文艺,2015(2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