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嘉美
【摘 要】影片《芳华》通过讲述一群正值青春芳华的文工团成员间爱情与人生命运的故事,融入主创群体的真实生活经历来反映独属于那个年代的历史记忆,并引发观众对于影片以及人性的思考。
【关键词】芳华;记忆;人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3-0113-01
由严歌苓创作,冯小刚导演的影片《芳华》还未上映前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经上映,在观众中不仅反响强烈,还掀起了一阵回忆热潮。一部记录时代记忆的影片在赢得票房的同时又不输口碑,这与导演独到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手法密不可分。
一、历史影像的真实与虚构
电影之所以魅力无穷,正是由于其“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切换,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在《电影语言》中曾赞扬“真实”和“寓言”的混合物是“纪实的虚构”。[1]影片《芳华》之所以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与其影像所展现的真实与虚构不无关系。
电影《芳华》既是真实的,又存在虚构。《芳华》的真实感不仅仅在于导演真实的心理体验和诚恳的创作态度上,还在于影片直面现实或是还原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种真实的亲历感和反思感,如影片中中越战争、慰问演出等。其次,影片中的萧穗子也是基于现实原型杨慧而改编存在的,真实感总是会让观众感触。但电影并非纪录片,电影能够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在于它的虚构性,如影片中主人公何小萍和刘峰的故事,人物虽是虚构的,但却具有代表性,似乎代表着某段时期中的你我他,也代表着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真实和虚构并非是二元对立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真实确实可以带动情绪的表达,但虚构却可以为观众营造出想象的空间。真实和虚构构筑了《芳华》里的青春世界,也勾起了观众回忆中的一些美好的东西。
二、人性的两面——从赞美到诋毁
在关于历史记忆题材的电影中,人性一直是电影表达的常用主题之一,或许是因为人性太过难以捉摸的原因。影片《芳华》除了宏大的叙事背景值得人们深思外,关于对人性话题的讨论从未熄灭。
(一)“触摸”事件下的人性转变。影片中对于人性的表达真实而残酷,人并非非善即恶,他们因自身经历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刘峰是文工团活雷锋的代表,他似乎成了每个人潜意识里的依靠。但就在刘峰表白示爱时本能的“触碰”,却被文工团其他战友撞破,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刘峰被公开批判进而遭到了“处理”。这个时期周围的人际和氛围却显得十分诡异,战友们由起初对刘峰的信任和赞美迅速转化为批判甚至鄙夷和嘲笑。刘峰承受了所有人性的阴暗面和阴暗心理的对待,他也曾解释,但当他发现人们已经对他的人品下好既定结论后,他一言不发,这也似乎是对人性最好的讽刺。
《芳华》中对于人性扭转的事情并非只有“触摸”事件,何小萍从被文工团抛弃到被集体捧为英雄,最后因为人性转变对她的打击过大而精神崩溃等。影片中对细节的把握与呈现,不仅体现了那个时代下人性的残酷面,更是以影为鉴来反思当下社會中的人性。
(二)特殊时代下人性的扭曲。对于人性的深思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上世纪七十年代,对于感情和性不可以公开来谈论,对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而言,个人永远要服从于集体安排。尽管电影一直通过旁人的话语对于发生的极富时代色彩的事件进行议论和调试,想揭示当年大家对于刘峰和何小萍批判与指责所犯下的罪与悔,但与此同时隐含在时代背景下复杂的人性心理也愈发突显其扭曲性。
“活雷锋”刘峰,象征着集体主义最需要的精神代表,但也同时被众人剥夺了欲望权。他固有的好人形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所以一旦他透露出丝毫的普通人的情欲时,他的形象便轰然倒塌。正如剧中的林丁丁所言“所有人都可以追我,就是‘活雷锋不行!”这看起来毫无逻辑的话语背后,展现的是一个扭曲的人性心理——当被集体所神化时,就永远失去了做回普通人的权利。刘峰这个被拱上神坛的英雄式人物,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完全被剥离了正常的生理需求,一旦与个体的情欲相结合,往往会有破坏性的结果,何况情欲在那个时代,本身便被视为洪水猛兽。
电影《芳华》无疑书写了刘峰和何小萍悲剧的个人命运,但在悲剧的横截面上,隐约有一个时代的烙印与创伤。影片无论是主体情感意识的融入还是对历史与人性的呈现都让人深思,《芳华》不仅勾起了那个时代人记忆里最好的回忆,也同时通过影像的记忆来促使人们反思当下的社会与人性。
参考文献:
[1](美)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M].徐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33.
[2](比利时)希达尔·凡·吉尔德,(荷兰)海伦·维斯特杰斯特.摄影理论: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M].毛伟平译.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