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凡 胡萍
【摘 要】艺术歌曲作为一种典型的室内乐表现形式,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本文将从文学、音乐两个角度对贝多芬艺术歌曲《在这幽暗的坟墓》展开分析,挖掘该作品的艺术特点,分析其创作手法和创作构思,并着重从歌词的文艺特征、诗与乐的融合性来探究该作品的美学价值,希望对读者们分析、演绎该作品提供一定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贝多芬;艺术歌曲;室内乐;德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3-0050-02
室内乐普遍被定义为在室内或比较小的场所中演奏或演唱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艺术歌曲属于室内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讲究声乐与器乐的配合、诗歌与音乐的融合,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艺术歌曲具有多声部的思维模式,讲究钢琴声部与人声声部的契合,并且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达到1+1大于2的效果,这充分体现艺术歌曲具有十分严密的逻辑,并且演奏者们必须具备合作精神。笔者将通过分析贝多芬艺术歌曲《在这幽暗的坟墓》,挖掘该作品的艺术特点,分析其创作手法和创作构思。
一、作曲家及其创作概述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整个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贝多芬的创作主要集中于交响曲、钢琴作品、室内乐和协奏曲等领域。贝多芬的声乐作品虽远不及他其他体裁的作品一样能够凸显其对于整个西方音乐的贡献,但仍然具有其独到的艺术价值并值得研究。
《在这幽暗的坟墓》是一首颇具特点的艺术歌曲,虽然不及《至远方的爱人》《阿德莱德》那么出名,但笔者认为,这首作品集中凸显了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创作的创作手法特点,下文将对其进行论述。
二、音乐本体分析
(一)音乐角度
该曲为三段曲式,与作为歌词的诗歌结构相同。其中第三段也可看作为第一段的再现并附上简短的结束句。调性分布为bA-E-bA,和声的发展也以主功能为主,较为平缓。首先,bA大調具有浓浓的依恋的色彩,这种依恋的色彩与其歌词进行了呼应,让情感流露的更加符合意境、更加的自然;第二段中E大调本该是明亮的具有田园风格的色彩,但作者通过对节奏的变换,对诗句词语的扩张,让这种色彩有了一种控诉、悲愤的色彩。人声声部也出现了跃进音程,并且单位歌词的音节数量明显扩增,将全曲推向高点;第三段中,音乐再次回归平静、死寂,整首作品在悲凉的安静的和弦中,减弱消逝。
(二)文学角度
艺术歌曲的歌词源于诗歌,该作品中这首简短的诗歌可划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有点像是歌剧里的宣叙调,所有的音符不过是在5度音程内进行演唱,钢琴声部也以和声进行为主,并没有与人声声部进行复调上的户型,仅起到了一些烘托氛围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向他人诉说、倾诉情感;第二段像是歌剧里的咏叹调,是情感的聚集与爆发,即使就只有简短的2句词,但蕴含着极大的能量,钢琴声部由4分音符织体变换为了16音符的织体,打破了静默的氛围,宣泄出了情感;第三段的诗词与第一段相同,但所表达的情感不同,是一种喃喃自语般的自我倾诉,失去了倾诉的对象,更加的具有深意,蕴含了丰富的感情。
三、作品美学特点
(一)歌词特点及内涵
对于歌词文本的研究是探索艺术歌曲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在这幽暗的坟墓》是由朱塞佩·卡巴尼(Giuseppe Carpani)所作的一首小诗,整首作品极其的幽暗晦涩但却有蕴含丰富的情感。卡巴尼是18世纪意大利的一位作家、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戏剧作家。受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远在意大利的卡巴尼也是一名“文学激进分子”他也用文学诗句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的冲突和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向往。1796年,拿破仑远征米兰,卡巴尼逃离至维也纳,并结识罗西尼海顿等人。并且这些定居与维也纳的音乐家们,开始运用卡巴尼的诗句来创作艺术歌曲,其中就包括贝多芬。
大多数的德文诗歌都是押韵的,并且用韵是规范的。尤其这首诗歌的押韵十分具有和谐的美感。如果把诗句分为三段。第一段的重音在倒数第一个音节上,压-ein/ain,通称为阳韵。第二段的重音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压-ein/em 通称为阴韵,由此可看出,在这首作品中,押韵的词语的辅音是相同的,但音节有变化,这就产生了重音移位。重音移位是很容易凸显内在情绪的一种方式,通过押韵重音的变化,增添了诗句的张力和戏剧性。并且这首诗的押韵十分的平整,多采用一句一压、一行一韵的方式,使得整首诗句节奏平缓,娓娓道来,有十足的倾诉感。诗歌与散文的区别正在于,其诗句是蕴含节奏的。在这首诗中,诗词的内在节奏感是十分强烈的,以第一句诗歌为例:O lag bei nackten Schaten friedlich ruhn mein Herz.这一句简短的诗句中,仅仅9个词语就有接近20个音节,并且在-lag –nack –schat –lich -herz等处都为重读音阶。这说明在这首诗歌中,文本的张力和戏剧性是十分夸张和惊人的。
由此可见,卡巴尼的这首诗作,篇幅虽然不长,但内容颇为丰富。诗歌内在的律动、情绪的涌动,都十分契合诗歌本身的含义——悲悯的叹息着的、对负情人的控诉。
(二)诗歌与音乐的融合
该作品中,诗与乐的结合十分具有代表性。曲中钢琴声部与人声声部的相互关系,将贝多芬广阔浩瀚的复调思维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第一段中,钢琴声部的“戏份”主要是集中于固定音型、提示和声以及营造氛围上。但在第二段中,钢琴部分和声乐部分采用了对比复调的手法。从第12到第13小节,器乐部分2个小节的间奏,为诗歌的情绪推动留白了时间,也补充了这一段情绪上的空白;第14到15小节声乐部分引入后,钢琴部分由16分音符的具有动力感的音型转化为较为平缓的震音音型,为声乐带来和声上的填充与低音的衬托;在第16小节上,声乐部分延留长音时,钢琴声部再次回到密集紧张的织体节奏,延留了情绪,持续了紧张感。并且在第18-20小节再次进行了变换,2个声部以两个个小节为单位,整个紧张感没有断开并得以延续,情绪不断的涌动,把全区推向高点,具有十足的戏剧性。在20小节,2个声部都回归平静,并引出第三段。最后全曲结束在哀弱的音响中。
可见,在本曲的布局上,钢琴声部和声乐声部形成了绝妙的配合,并且占据了一个十分恰当的比例,2个声部都非常的均衡并具有较高的协和度。不仅是音乐上,在歌词与音乐的结合上,也十分的得应。作者将诗歌的律动与音乐的律动结合得十分巧妙,例如在第一段中,出现了两次bB这个音,这个音也是第一段跨度最大的两个音,这两个音分别落在了-mich和-lo 这两个辅音上,也是诗句里的逻辑重音。所以由此可见,在本曲中,诗歌、音乐和钢琴有一种十分均衡的和谐美感,从而使整首作品十分具有完整性,文学启发了音乐创作,音乐使文学更加具有画面感,二者相互融合使得艺术形态相当的立体 ,而且具有共性。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贝多芬这首《在这幽暗的坟墓》具有深刻的文学思想内涵、并在音韵和音乐的安排上,有着其独到的见解与精心的设计。作曲家通过艺术歌曲这种典型的室内乐音乐形式,将诗歌、声乐、钢琴三者巧妙均衡地配合,使得这首作品得以十分完整、立体地呈现,从文学、音乐,亦是诗乐结合的角度来看,都具有相当的美学研究价值。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读者们分析、演绎该作品提供一定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