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琦
【摘要】在发生过大地震的唐山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唐山人所经历的心理创伤和精神重建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唐山抗震纪念馆为例,对社会心理在大震灾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影响做浅显分析探索。
【关键词】唐山 心理 防震减灾 科普
一、灾民心理行为分析及影响
科普教育要面对的第一道关口是唐山人的心理承受能力。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整个中国为恐震心理所牵动,曾有上亿人露宿街头,防震棚遍布大半个中国[1]。余震发生频繁,4.7级以上地震7月28日当天就发生23次,第二天又发生5次[2],之后不断衰减,最近的一次是在36年后的2012年。持续恐震成为灾后人们心理行为变化的重要内容。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容易产生地震传言,容易相信并传播谣言。第二种是对生活失去信心,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唐山市区全家震亡7218户,7000多个妻子失去了丈夫,8000多个丈夫失去了妻子,4202个孩子成为孤儿[3],幸存下来的人不能及时调整心理,放弃生命、放弃财产、放弃爱好的消极心态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第三种是时刻担心发生瘟疫,直到安不急度过第二年春天,人们才逐渐安下心来。
震后唐山原址复建,建一片,搬一片,拆一片。在简易房住了近10年的人们渴望着新房,但是害怕住楼房的人不在少数,有关部门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居民们才逐渐搬人新居,但稍有风吹草动,仍然惊恐不安[1]。20年过后,这种恐惧依然存在。如在1999年夏天发生的一次地震谣传,唐山市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中心的24小时值班电话,解答群众来电询问就整整忙碌了6天,第7天基本平息。40年过后,恐震心理依然存在,但经过40年防震减灾机制体制建设,包括科普宣传教育日渐深入,造成的影响在逐渐减少。如2015年7月发生了一次微信地震谣传,经过地震局、公安局、市委宣传部、市政府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等部门统一口径,协调联动,1天之后谣言传播得到完全控制,没有造成大范围范洲荒。
在大震灾区做地震科普宣传,除了科学知识以外,灾民心理变化和新的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如高层住宅抗震性能等,都是关注重点。
二、唐山抗震纪念馆建设发展情况
(一)唐山抗震纪念馆简介
唐山抗震纪念馆原名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始建于1986年,这里不仅是唐山人寄托精神和情感的所在,在全世界也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建馆32年来,唐山抗震纪念馆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80余位,国内外各阶层人士500多万人次。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和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唐山抗震精神正是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这里也是唐山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
(二)防震减灾利普教育基地作用的发挥
1.受众及参观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建馆初期,恐震心理导致唐山本地人不愿意人馆参观,接受防震减灾知识的主动性不强。随着伤痛的淡忘、经济的发展和科普教育的持续推进,特别是2010年免费开放之后,人馆参观的本地人越来越多。在2011年做的填答样本由333位观众组成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和年轻人台计占近90%的观众构成,经历过地震的老年人仍然不愿意走进这里。如今,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越来越强,人们主动走进纪念馆的需求越来越多,受众的年龄、地域分布越来越多样化。
2.展陈水平不断提升
唐山抗震纪念馆在1996年,2006年、2016年、2018年经历过4次大规模调展。由表I可以看出,展示手段越来越丰富,多媒体应用越来越成熟,互动环节越来越多,讲解服务方式越来越灵活,交流平台越来越多元。
3.宣传载体不断丰富
唐山抗震纪念馆主动融入社会教育,与多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常年开展“永恒的精神流动的展馆”科普宣传下基层、“防震减灾科普大篷车”互动演出和防震减灾“千场电影走基层”活动;不断增加志愿者服务数量和覆盖面。利用馆藏丰富的地震历史照片制作临时展览,推送到全国各地,目前已在云南、四月1、江苏等地展出,受到广泛好评,增加影响力和知名度。
4.宣传质量不断提高
建馆之初就开辟了科普展廳,1988年5月12日首次对参加地震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国外120名代表开放;早在1991年,就举办过“全国地方地震工作图片展览”;1992年承办了全国第十届青少年地震科学夏令营。自1992年唐山将7.28作为减灾日,到2009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再到2011年3月1日唐山市防震减灾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日,充分利用这些重要时段开展活动,30多年来,纪念馆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不断创新,不断丰富,社会致益显著。
参考文献:
[1]王绍玉,马春勤.无形的震灾[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
[2]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中国近代地震自录(公元1912年—1990年)[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