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婵
现如今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所拥有的资产逐步增多。但如何合理运用这些得来不易的资产却成了很多人脑子里的一大难题——90后“月光族”几乎已成普遍现象。而对于仍未步入社会的新生一代来讲,青少年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财能力与财经金融知识已经成为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
2018年了月,由oc课堂内外所办“全国中小学生财经素养大赛”决赛闭幕。官方数据显示,本次大赛有全国32个省市共78141名高一高二学生参赛,闯入决赛共587人,最后290人由此脱颖而出。
如果只看单个数据,近八万的参赛高中生似乎很可观:但对比2016年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调查数据,“八万”仅是2373.4万在校高中生九牛一毛之选。而金融业在当前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财经素养大赛”又与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直接挂钩,对比如此人数,人们对其重视度可见一斑。
从另外一个例子来看一两年前曾有学长做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某中学随机抽取的十个班共500人中,有超过65%的高中生“知道‘理财这一概念,但未深入了解或参与理财活动”,有约30%的学生“不知道‘理財概念”,仅不到5%的学生“知道并参加过理财项目”。而该学校是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财经素养大赛西南赛区决赛通过率最高的中学,其它学校学生的情况可想而知。
众所周知,1952年6月至9月,我国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民国时代的现代西式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经过全盘调整后,全国许多高等学校被分拆,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而高考为适应该模式,施行“文理分科”之制,主要学科仅存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财经洲又为政治学科“经济生活”部分的一小门类。
加之国内家庭传统教育根深蒂固,大多无“理财”这一系统概念,更不知如何教授孩子学会理财,最后选择放任其自流、使之在社会实践中摸索,多行弯路曲折。
而国外则不然——我曾去过美国密歇根州Oxford HighSchool,该校除开国内九门主科以及音乐、美术、体育外,另设有单独的“经济课”,印有学科课本《ECONOMIC》并纳入学业考核项目。该学科讲授了重要财经知识、介绍了美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大概的经济状况,全书强调“竞争”“分工”等概念,要求学生有在竞争中必胜的信念并努力实现,以期在介分工”中处于优胜状态。
整体来讲,欧美国家大多从理财教育的相关政策、学校理财教育课程、成立专门的理财教育组织等方面出发,提升国民理财素质教育;我国在这一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由于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我国部分地区进行了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等多方面的改革,尤以“开放之窗”上海最为显著——部分幼儿教育即有基本财经知识的传导;在学前儿童升入小学之时,家长将与孩子一同面临考试合格与否的难题,其中涉及数学、英语、基本文理知识的了解以及理财事宜。
但我国有更多青少年还没有普遍地接受系统化的理财教育,理财意识淡薄,理财素养较低。
青少年作为祖国发展繁荣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其理财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义利观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理财教育中应以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为中心,通过学校大力开展理财教育,配合以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凝聚理财教育合力,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理财观念,提升其理财能力。
国家是否可以在理财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初期至少进行一定的正面宣传,以此引起人们的重视?积极提倡张弛有度、符合当代绿色消费的的社会良好风气,提倡教育青少年合理发挥金钱的作用、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还可继续进行高中生、大学生保贷理财基金,使之更多地参与理财活动。
当代青少年应具有全面的国际化理财观念和技巧;而学校开设青少年理财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合理正确的理财观念,同时能培养青少年诚信、规范的现代商业观念。2018年底,我国部分省市将进行高考改革,重新实施文理不分科政策,将学生综合素养作为教育目的,加大素质教育力度。据如此现状,是否应如浙江省增设“技术”一科这般,在已有的九门主科之余另增设“经济”类学科?如此,或许能变相进行强制性地理财知识学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青少年理财教育,父母首先应加强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备正确合理的理财观念。父母应重视青少年理财观念的培养,充分利用孩子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期,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理财类教育,应教授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帮助孩子积累识别和选择理财方式的能力,应给予孩子在自主的理财实践中面对复杂的理财选择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协助孩子对零花钱进行合理的储蓄或投资理财产品、带孩子旁观必要经济事务的处理,使之更多地参与经济生活;同时,父母也应合理控制孩子的金钱需求,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让孩子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使之倍加珍惜。此外,父母可以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从小培养孩子对理财的兴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