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指的是参星与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古人以此比喻彼此对立,不和睦;亲友隔绝,不能相见;有差别、有距离。
字里故事:
传说,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高辛氏有两个儿子,阏伯和实沈。兄弟俩都居住在旷林里,日寻干戈,彼此不能相容。帝尧不满意这种情况,把阏伯迁到商丘,主商星;将实沈迁到大夏,主参星。他们主导的商星与参星,一个在上午五点到七点现于东方,一个在下午五点到七点现于西方,不会同时出现。后来,“参商”也成为了兄弟不睦的代名词。
历史上,还有一对兄弟不睦,也与争权夺势有关。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被汉献帝册封为魏王,名义上是汉臣,但实际上已是皇帝。曹操膝下有数个儿子,其中,曹丕与曹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都是继承魏王之位的热门人选。不过,曹操长期在立嗣上犹疑不决,所以下属间渐渐形成了拥护曹丕和拥护曹植的两个集团。他们各自结为党羽,设计谋,造舆论,互相倾轧。
由于曹植文采出众,一度更受曹操青睐,但是他放荡不羁的性格酿成了大祸。在古代礼仪制度中,天子诸侯各从不同的门进出皇宫,其中天子与天子使者进出的是司马门。曹植在一次醉酒后,不仅擅开司马门,而且纵马而过,这种极为不敬的行为引得曹操大怒。后来,襄樊之战中,曹操麾下大将曹仁被关羽围困,情况危急。曹操命令曹植前去营救,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这两件事让曹操对曹植大失所望。最终,行事更为稳妥的曹丕成为魏王世子。
曹丕即位以后,首先杀掉了帮助曹植争嗣的丁氏兄弟,令曹植回到封地。一般来说,回到封地的人,是不能随便回京都的。曹植曾希望自己能带兵出征,多次向曹丕上奏,但都不被采纳。
还有人们耳熟能详的《七步诗》的故事,最早出自于《世说新语》。故事中的曹丕为了除去曾经的心头之患曹植,设计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旦失败,曹植将面临杀身之祸。好在,曹植不仅成功作诗,还在诗中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而生的哥哥残害弟弟,以此讽谏曹丕,最终得以全身而退。虽然这个故事的真伪备受争议,但是历史上曹植确实写出《朔风诗五章》《美女赋》等作品,表达自己身世飘零、怀才不遇的忧愤。
同样是兄弟,伯夷和叔齐则是兄友弟恭的典范。这两位是商朝末期孤竹国国君之子。相传,孤竹国君临死前,将王位传给了叔齐。但是按照当时的常礼,王位应该由长子即位。所以,叔齐想把王位让给哥哥伯夷。结果,伯夷不接受,他说:“应该尊重父亲的遗愿,国君的位置应由叔齐来坐。”为此,他还离开了孤竹国。
然而叔齐仍不愿意继位,他说:“我如果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所以他也离开了孤竹国,和自己的兄长伯夷一起过上了自我放逐的生活。
后来兄弟俩听说周文王兴起,便想去周境定居。但是在途中,他们遇见了周武王伐纣的大军。此时周文王已经死去,周武王用车拉着周文王的木主(最早的已故者替身物)奔袭商纣。兄弟俩叩马而谏说:“父死不埋葬,就动起武来,这能算作孝吗?以臣子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好在,周武王并没有治他们的罪。
后来周武王灭商,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很不满,所以他们不愿意吃周朝的粮食,而是在山里采集薇菜而食,最終饿死于首阳山。这对兄弟也因此成了抱节守志的典范。
整理自《左传·昭公元年》《三国志》《史记·伯夷列传》
你知道吗?
1.实沈是参星之神。有一次,晋国的国君晋平公患病,占卜的人说,这与参星之神实沈有关,这是从何说起呢?
传说周武王的王后十月怀胎的时候,梦见天神对自己说:“我给你的儿子起名叫‘虞,准备给他唐国,属于参星,并繁衍养育他的子孙。”果然,等到这个孩子生下来之后,他的手心有“虞”字,因此他被命名为“虞”,也被称为“叔虞”。叔虞的兄长周成王继位后不久,唐国发生了叛乱,直接威胁到周王室在河东地区的统治。在叛乱平息之后,周成王就把叔虞封在那里,作为唐国的国君,他被称为“唐叔虞”。后来,唐叔虞的继承者将唐国改为晋国,参星也就成了晋国的宿星。
2.“才高八斗”这个成语说的正是曹植。南朝诗人谢灵运恃才傲物,曾于饮酒时自叹道:“天下才共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3.朱自清曾经在《论吃饭》一文中提及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朱自清认为这是士人立身理想的最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