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洪远
年年中秋年年过。但那年在沪上老字号杏花楼给母亲过生日不是吃蛋糕而是吃月饼,庆贺生日和国庆节、中秋节一齐过的。
记得小时家境贫寒,每年过中秋节前总是舅舅和舅妈来看望我们。一听到楼梯里响起那熟悉的脚步声,不用猜,准是舅舅和舅妈拎着月饼来了。有时是新雅月饼,有时是杏花楼月饼,打开月饼盒,接过舅舅舅妈递来的月饼,看着我和妹妹狼吞虎咽的样子,舅舅舅妈都笑了。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要大惑不解,吃点月饼有这么“艰难”吗?有的,你问问家里的长辈就一清二楚了。在过往的年代,特别是那几年国家困难時期,中秋节老百姓也过,就以我居住的弄堂的居民来说,有不少居民要么是商店里配给的廉价月饼,要么就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土月饼”来解解馋。哪来上海人口口相传的新雅、杏花楼等品牌月饼。
经过翻修的杏花楼当然是今非昔比了。那古色古香的装饰,那精巧美妙的菜肴,旧地重游,是难免令人生出思旧之幽情的。母亲年轻时住在离杏花楼不远的山东路,当然能说出杏花楼的许多奇闻逸事来,她一面和两个舅舅亲热地说着昔日的旧闻,一面不停地为舅舅斟酒,看着三位老人其乐融融的亲密劲儿,那化不开的浓浓亲情在包厢里弥漫开来,置身于这暖人心扉的氛围里,仿佛人与人、心与心贴得更近、更亲。年过古稀的小舅深情地对我们说,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和睦,互帮互助至今,真是不容易啊。
生日晚宴的高潮是分月饼。当母亲一口气吹灭五彩蜡烛,包厢里便响起“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乐曲声中,老妈挨个给大家递上杏花楼的月饼,许是受到这动情场面的感染,几位服务员小姐也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和我们一起唱起这动人的歌曲,舅舅和舅妈,妹妹和妹夫,三个孩子也放开嗓子唱了起来。母亲激动的脸上泛着红光,我们举杯向她祝贺,大妹马上摄下这洋溢融融亲情的瞬间。
后来母亲住在康复医院,和护工阿姨絮絮叨叨说得最多的是:兄弟、孩子给我在杏花楼过生日,而且是国庆节、中秋节一齐过,我真开心,我福气真好。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