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泽慧你不熟悉的“中国居里夫人”

2018-11-26 10:13刘驰
乐活老年 2018年8期
关键词:钱三强

文/刘驰

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贵族,网上一直有很多讨论。或许大多数人想到的是要“有钱”。但有这样一个人,他被外国人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却在死后才得以正名。他舍弃法国的大好前途回国,却从未亲眼见证自己的科研成果。他和夫人一生都住在老旧小区毫无装修的老宅中,除了满室书香,毫无奢侈物件,这就是钱三强。而你或许更不知道的是,在他起伏的人生中,始终有个伟大的女人,和他并肩同行却不为人知,她被国外科学家称为“中国居里夫人”。她为人低调,知之者却称她是真正的贵族。她,就是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

何泽慧出生于堪称簪缨世家的名门望族,颇有“传奇”色彩。她的家族“两渡何氏”与“夏门梁氏”“蒜峪陈氏”“精升王氏”并称为山西灵石县“四大家族”。据民国二十三年编制的《灵石县志》记载,清朝300年,这个家族就先后考取15名进士,29名举人,22名贡生,65名监生,74名生员,故在山西流传着“无何不开科”的说法。

如今苏州的网师园,曾是何家私宅,正是何泽慧无私地把它献给了国家。

1913年,山西灵石声名显赫的何家在苏州的“灵石何寓”落成。第二年,何泽慧出生在这座古典的苏州园林式的大宅院。她排行老三,自幼机灵敏捷,酷爱读书,成绩优异,深受父母的宠爱。然而,她渐渐地有些孤傲,不愿意陪弟妹们玩耍,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稍长,她被父亲狠狠地批评了一次,开始抽空陪弟妹玩耍,还为他们织毛衣。

她的父亲何澄,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是老同盟会会员。山西剪辫子第一人,也是山西第一位前往日本留学的留学生。何澄在日本入读梁启超创办的“清华学校”学农艺。这所学校,也是蔡锷、蒋介石在日本首选的学校。

父亲为全家人谋得了安逸的生活。何泽慧年幼时,父亲开办工厂。家里有汽车,暑期父亲经常带着他们全国旅游,家里早早购买了照相机,何家儿女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影像资料。何澄也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教以义方,励以大志。在他看来唯有“科学”才能救国。他曾逗趣:“我有8个儿女,将来分别让他们到打败我们的八国联军国家去学习,等学到比我们好的科学技术后,再想法打败他们。”

何泽慧的兄弟姐妹,个个都很出息,共出了4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位植物学家、一位医学家。特别是被称作“何氏三姐妹”的何怡贞、何泽慧、何泽瑛,分别在固体物理学、高能物理学、原子物理学及植物学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2年,何泽慧前往上海考大学。考试前,父亲与她开玩笑说:“考上大学就去上,考不上就回来当丫环。”

何泽慧最终考上了清华。也是在这里,她和钱三强两个人相识相恋,被称为“清华的金童玉女”。

清华的学习格外繁重,最终只有10人顺利毕业,何泽慧又是这10人中的第一名。这10人中,第二名就是成为她丈夫的钱三强。 钱三强是一代国学大师钱玄同的儿子,天性聪敏,勤奋好学。受家风影响,钱三强从小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与何泽慧成了同学。根据学校餐厅用餐男女生搭配编席的规定,钱三强和何泽慧及另外6名男生编在一桌。何泽慧发现钱三强每逢入席退席,总是彬彬有礼,颇具风度。与他们同期毕业的同学中,还有他们的好朋友于光远。那时,于光远就称钱三强与何泽慧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

何泽慧与钱三强自清华大学毕业后,就各自选择了自己的求学道路:何泽慧去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钱三强则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连天阻隔行程,何泽慧不得已在德国滞留下来。为了更多地掌握对国家有用的先进科学技术,她于1940年进入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当时已初露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她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为“科学珍闻”。

直到1943年,德国与法国之间才可以通信,于是何泽慧给7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由于战争,信不能封口,而且只限25个单词。信的大意是问钱三强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

经过两年的通信,1945年,32岁的钱三强终于鼓起勇气,向远在德国的何泽慧发出了25个字之内的求婚信:“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然而此时,盟军已经开始对德国柏林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寄出求婚信之后,钱三强整日焦虑不安,他担心自己被拒绝,更担心何泽慧在德国的安全。不久,他终于在不安中等到了何泽慧的回信:“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1946年春天,何泽慧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学时期的同学钱三强结婚,开始共同的科学生涯,二人被称为“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与钱三强结婚后,已经在德国做过两年核物理研究的何泽慧顺利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与钱三强成为同事。

抗日战争爆发时,父亲何澄命5个儿子全部放下手头的工作与学业,前往大后方支援抗战。1948年,当时已在国外享有盛誉的钱三强、何泽慧带着刚出生7个月的大女儿回国,共同从事核物理研究工作;何泽慧的姐姐何怡贞也从美国返回;1949年,何泽慧给在台湾大学读研究生的妹妹何泽瑛寄去50美元,使她买到最后一班回北平的船票。至此,何家8个子女在新中国成立前,全部回到大陆,报效祖国。钱三强夫妇二人为祖国的核弹事业贡献突出,当年氢弹爆炸成功,第二天,法新社科学编辑赛尔日·贝尔发表文章写道:人们认为钱三强是中国的核弹之父。

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照,后排左一钱三强,前排右二何泽慧

那时,两位科学家正是风华正茂。钱三强主持了我国核弹研究工作,而何泽慧也屡次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让中国在多领域中不落于强国之后。她的科研项目还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

但因遭同僚妒忌,无奈被调整岗位。在十年动乱期间,何泽慧曾被安排在实验室扫厕所,打扫卫生,后来又和丈夫到陕西农村参加劳动改造,5年的科研黄金时期就这样度过了。无论是被命令扫厕所,还是在偏远农村,都没有让何泽慧败下阵来。这位坚强的女性,等到了重回科研领域的那一天。

5年后,她再次主持科研工作,马上意识到当时中国空缺的科研领域,大力支持发展,推动了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但中国又有几人知道何泽慧其人其名。

后来,国家决定为科学家们正名。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钱三强表示: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决不是哪几个人的功劳,更不是我钱三强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外国人往往看重个人的价值,喜欢用“之父”“之冠”这类称谓,我们只是普通的科研工作者。

1992年6月28日,钱三强因心脏病逝世。199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钱三强去世后,何泽慧拒绝搬到条件更好的院士楼,就一直守着他们1955年搬进来的这套老房子,屋里的陈设,自钱三强去世后,丝毫没有变动,也许这就是她纪念钱三强的最好方式。

她90多岁还一直去到单位办公,不要配车,坚持自己坐公交。直到2011年去世,她一直住在这个上世纪50年代的小区中,这里已经破败不堪,昏暗的楼道里贴满了疏通下水道的小广告,院里到处可见各种各样杂物。

但这里,对于中国科技事业来说并不普通。小区内的3栋青砖灰楼,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招贤纳士所建的“特楼”,曾经居住着包括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在内的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们。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首批233位学部委员中的32位,以及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的8位。

先生虽已远行,其风骨永长存。

猜你喜欢
钱三强
钱三强的“偏心”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何泽慧与钱三强: 中国的居里夫妇
何泽慧与钱三强:中国的居里夫妇
何泽慧与钱三强:中国的居里夫妇
何泽慧与钱三强:与子偕老的科学伴侣
钱三强的遗憾
钱三强:追忆钱三强
钱三强与父亲钱玄同
钱三强的25字求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