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华 熊少波 周 平
传统节庆体育活动政府管理目标与公众需求的矛盾平衡*
刘青华 熊少波 周 平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探索我国政府在传统节庆体育活动方面的管理行为,分析政府管理目标与群众节庆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认为主要存在政府安全管理目标与公众节庆需求、地方经济发展目标与文化传承需求、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目标与生态保护需求三方面的矛盾,剖析矛盾产生的根源,提出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认真履行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建立传统节庆体育旅游开发管理预警机制等对策。
传统节庆体育;政府管理目标;公众需求
节庆体育活动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传统节庆体育已经衍变成为具有族群、民族以及文化识别、认同和整合功能的社会活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这段时间,我国一些传统节庆习俗被视为封建陋习而被禁止、改造、抛弃,相应的传统节庆体育活动也成为被禁对象。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我国开始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也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发起了自上而下的传统节庆复兴活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被列入了法定节假日,很多传统节庆体育活动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蓬勃开展起来,一些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节庆体育活动成为了旅游业的名片和卖点,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基于传统节庆体育活动的这一社会功能,各级政府也在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大在这一方面的推广和开发,但是从我国传统节庆体育活动的管理现状来看,在具体的传承开发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管理方面的矛盾。
节庆体育活动属于民间节庆活动,政府一般并不直接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大多数节庆体育项目没有固定的场所,以户外为主,难以控制和管理,一些节庆体育活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容易引发群体冲突,造成伤亡事故,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例如端午赛龙舟,从古至今都有因为群体冲突导致人员重大伤亡事故的相关记载。也正是因为一些节庆体育活动存在安全隐患,自古以来都有政府介入节庆体育活动管控的现象,尤其是龙舟项目,在我国一直都有政府禁止民间组织龙舟竞赛的相关记载。据1535年的《常德府志》记载,虽然因为赛龙舟“争胜负至殴伤溺死者多矣。虽有明禁,而人心技痒,不能从之,大抵各处亦然”。说明从古代开始,即使官府为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而禁划龙舟,但老百姓却有自己的节庆需求,因此出现了“虽有明禁”而“不能从之”的状况。
时至今日,传统节庆体育活动的风险依然存在,政府为了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就会对于那些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节庆体育活动进行相应的干预与管制,甚至会对其进行禁止。例如,贵州德江有在元宵节舞龙和炸龙灯的习俗,这是一项传承了几百年的节庆活动,是当地群众祈求平安、健康和富裕的重要方式。2009年元宵节,德江县政府出于安全隐患和社会风险管控方面的考虑,出台规定禁止在城区主街道进行舞龙和炸龙灯活动,而很多群众认为,政府的这一规定违背了原来的风俗而不愿接受政府的管理规定,仍然按照原来的习俗进行这一节庆活动,最后导致2000多名群众到县政府请愿并与政府工作人员发生冲突的群体事件,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2]。再如,2006年端午节前夕,江西鹰潭市政府因为害怕划龙舟吸引太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容易发生意外和群体冲突。为了实现政府的管理目标,鹰潭市政府无视群众的节庆需求,不但颁布了禁止划龙舟的政府令,而且还组织了一场全市性的砸龙舟行动,全市近千艘龙舟被砸。虽然鹰潭市政府最后对每艘龙舟给予了相应的赔偿,但是这一事件仍然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引发了当地群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
地方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也是近年来传统节庆体育传承方面的热点问题。节庆体育不同于现代竞技体育,节庆体育活动更多体现为一种文化活动,它吸引人们的不是激烈精彩的运动竞技,而是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特有的地方民族风情。因此,节庆体育活动的文化功能远远大于其竞技和健身功能。传统节庆体育因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地方民族风情而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吸引人们前来参观和参与,成为当地旅游事业发展的推动力。例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泼水节”、内蒙古草原的“那达慕”、广西侗族三月三的“花炮节”、全国各地的赛龙舟等等。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保证节庆体育活动场面的热闹和宏大,在节庆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满足部分游客的需求,将一些现代娱乐元素或者体育元素强行植入传统节庆体育活动之中,破坏了传统节庆体育活动原有的文化内涵。以湖南各地的端午龙舟竞渡为例,传统的端午龙舟竞渡是湖南民间一种自发的节庆活动,老百姓对此非常看重,湖南岳阳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叫“宁荒一年田,不输一年船”[3],湖南老百姓对龙舟竞渡的虔诚之心由此可见一斑。而在湖南道县,龙舟赛古往今来一直奉行一条铁定的规矩,即不开赛则罢,一旦动桨开赛,哪怕遇上狂风暴雨、翻江巨浪也不能中途停赛,只能是一赛到底[4]。每年龙舟竞渡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赛制和规则,大家临时约定直接竞赛,河岸上站满了被吸引前来观看的群众,人们自发放鞭炮为赛龙舟喝彩,自发往河里抛撒粽子。而现代的龙舟竞渡变成了由政府或者代表政府的社会组织来具体组织策划,形成了一种较为正式的比赛,经济性无疑加强了很多,但是对群众的吸引力缺大不如从前,而且还形成了全国龙舟系列赛,形式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可言,更不用说传统文化底蕴了。仅仅是从媒体宣传和舆论方面满足了政府的管理需求,并没有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还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某些元素的消失和萎缩。
时下节庆旅游等文化旅游活动成为了人们旅游追逐的热点,传统节庆体育活动成了一些地方的重要旅游经济品牌。传统节庆体育活动因为其独特的传统文化魅力、可观赏性、娱乐性并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相结合成为另类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从而达到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催化剂。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大力开发和宣传当地的传统节庆体育旅游项目,并通过政府参与的方式,将传统节庆体育活动进一步扩大化,这本来也是一件推介和传承传统节庆体育文化的行为,本身并没有错。传统节庆体育大多源自古代的祭祀活动,这些传统节庆体育活动往往需要依托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来开展,在没有国家明确限制的情况下,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自己任期内的政绩,达到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难免会将生态保护抛在脑后,不顾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扩大节庆体育旅游规模,游客数量远远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以内蒙古那达慕节庆旅游开发为例,内蒙古自治区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接待国内外游客的人数为9805万人次,比2015年增加1293万人次,增长15.19%[5]。虽然那达慕等活动推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产业迅速发展,但是内蒙古草原的生态承载力对此无疑是难以承受的。那达慕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主要体现为游人游览时对草地植被的踩踏、对花草树枝的采摘和折损,还有工程建设、餐饮加工、旅游购物等对自然环境生态的破坏,旅游车辆的大量进入,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噪声对草原生物的袭扰都会给草原生态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严重影响草原生态平衡,加速草原沙漠化。因此,节庆体育旅游开发中也存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目标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在开发管理过程中进行妥善解决。
起源于祭祀活动的传统节庆体育活动对于老百姓而言,并不是一场简单的节庆活动,而是一种世代相传的习俗,是人的心理寄托和精神崇拜,不可或缺。这样势必会形成节庆体育活动政府管理目标与公众需求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导致公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引发新的群体冲突事件。民众的节庆文化需求是民众的一种社会权利,在现实中政府管理部门如何维护民众的这种权利,民众如何运用好这种权利,如何有效地执行社会自我管理是关键,政府应该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节,而不是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而采取简单的一禁了之的粗暴管理行为。因此,政府要介入传统节庆体育活动的管理就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传统节庆文化和民俗心理方面的需求,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大众媒体和大众舆论、社会文化组织、农村社区组织等方面的力量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交流,以引导、鼓励和帮助为主,搭建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协同治理机制,解决传统节庆体育活动中因政府管理目标与民众需求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群体冲突问题[6]。
政府管理需要以人为本,管理需要强调服务,对民众的服务,管理需要问需于民。政府在对传统节庆体育活动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还是需要考虑民众的需求是否现实,是否可行。如果完全不可行,管理的目标应该要优先考虑,政府管理部门和管理者应该向民众阐述具体的理由,并且将这一信息通过有效的方式向公众予以发布,进行沟通。如果可行,仅仅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政府部门就应该履行和发挥自己的管理与服务职能,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为传统节庆体育活动的开展做好安全服务工作。众所周知,西方的“奔牛节”也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几乎每年的这个节庆活动都会发生人员伤害事故,西班牙政府曾经试图采取措施,但这一措施失败后,政府选择了接受并采取安全措施予以规范,现在,“奔牛节”活动举办城市潘普洛纳市通过采取警力与卫生、环卫、市政工程、交通部门等协同配合外,还专门配备了市民安全协助员,对市民进行严格的保护。从而使得“奔牛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世界闻名的传统节庆活动,对潘普洛纳市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就是政府履行自己的管理服务职能的结果。
节庆体育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都必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走出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杀鸡取卵的开发模式,避免得不偿失的发展误区。政府在传统节庆体育旅游开发管理过程中要建立起科学的生态旅游产业链预警运行机制,要尊重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客观事实,建立专业的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监测系统,对景区生态系统进行实时测算监控,形成景区生态安全的预警机制[7],建立起科学安全高效的生态旅游产业链,保证产业链上的每一个链结都是在环保状态下运行,防止和及时调整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伤害行为。
[1]熊少波,周平.我国传统节庆的文化功能流变[J].河南社会科学,2015,23(8):93-97.
[2]何天文,李忠将,刘文国.德江舞龙缘何成为群体事件[N].现代快报,2009-2-14.
[3]李凤香,欧阳晓晴.浅析汨罗龙舟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J].企业家天地,2009,2:35.
[4]熊少波,周平,白晋湘.湖南传统节庆体育之湖湘文化解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1):31-33.
[5]张涛.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统计公报[EB/OL].http://www.northnews.cn,2017-03-14.
[6]刘霞.多元社会的稳定逻辑——论转型期社会矛盾化解的协同治理机制构建[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1):75-83.
[7]赵永峰.内蒙古旅游环境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23(3):80-84.
On the Contradictory Balan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Management Objectives of Traditional Festive Sports Activities and Public Demands
LIU Qinghua, etal.
(College of Sport and Ar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Hunan, China)
湖南省社科基金,我国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群体冲突的应急与风险防范研究,15YBB045。
刘青华(1988—),湖南益阳人,硕士生,研究方向:学生体质健康。
熊少波(1973—),湖南永州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