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性化视角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2018-11-26 05:29:01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人性化体育教师

武 强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长治 046000)

我国教育机制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而受这种教学环境的影响,中小学时期的学生基本上都未接受过系统化的体育教育,而这种体育教育的缺失就需要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得到弥补,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实施人性化体育教育符合当前教育改革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要求,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批判。从当前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整体现状来看,多数高校实现了学生自主选课、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意愿,体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转变。但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人性化视角出发展开探讨,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旨在实现人性化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1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对人性化教学的弱化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及目标尚处于不断探索和改进阶段,还未真正完全实现教学中的以人为本,人性化教育理念尚处于形成初期。因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在求学阶段所接受的就是传统式机械教育,这种教育思想一直跟随到他们的职业生涯中,这就难免使得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出现弱化人性化教学的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总结为以下三点:(1)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转变思想,接受与理解人性化教育理念,更不能在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2)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由于受到自身教学水平与职业素养较低的影响,主观上不愿接受新的理念、新的思想。这就使得这些教师不能积极主动的以人性化教学理念的指导,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加强自身职业素养,这在某种程度上十分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3)高校体育教学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考核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学生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相违背。

2 人性化教学内涵与人性化体育教学特征分析

2.1 人性化教学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人自身的发展,这种观念的转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实行人性化教育。人性化教育实际上就是从人的内在属性出发,在尊重人发展的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的教育,其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性化教育的具体实践来看,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评价等相关教学设计均符合人性的成长规律。同时,这种崇尚人性的教育,要求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从人性化的视野出发,结合学生的体质体能状况、个性需求、兴趣爱好等,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真正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2.2 人性化体育教学特征

2.2.1 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提高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人性化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信息的整合,关注学生自身想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自律。

2.2.2 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 体育教师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实施者,承担着组织、管理与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重任。体育教师的主观主动性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对人性化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落实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人性化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在组织、管理与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其主导性,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渗透人性化教学思想。2.2.3 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教与学关系的有效调整是高校各学科教学种要处理的根本性问题。高校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注重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师生间的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而在人性化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这一互动过程中师生处于同等地位,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师生在相互尊重与理解中实现教与学关系的有效调整。

3 基于人性化视角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探讨

3.1 实现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性化教学理念转变

人性化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实现人性化视角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从教学理念上改变高校体育教师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实现其人性化教学理念的转变。(1)高校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结合不同学生的体质情况、兴趣爱好、性别差异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并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主动性。(2)教师要结合学生个体素质差异,建立起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交流的和谐互动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良好互动促进人性化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3)高校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设计与改革,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设计、实施的了解及对学习过程的有效把握,充分挖掘学生体育潜能,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主体性,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培养,促进体育教育由共性教育向个体教育进行积极转变。

3.2 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人性化选择

基于人性化视角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离不开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在注重“健康第一”理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育课程。高校体育课程是一门系统学科,注重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技能的改善,以及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体育教学内容的人性化选择,主要是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对竞技项目的过分重视,针对学生适用、适合全民健身及终身运动等特点,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内容选择中,还应结合学生需求及学校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等情况,对体育项目进行专业分类与针对性教学。如将体育运动项目分成包括太极拳、散打、舞龙、腰鼓等项目的传统体育项目,以及包括拉丁舞、街舞、瑜伽、健美操等项目的尚类体育项目,还可引入攀岩、游泳、防身术等实用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选择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性化体育教学。

3.3 创造人性化教学氛围

基于人性化视角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将人性化教学贯穿到体育教学的始终,使“人性化”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向导。在具体实践中,人性化体育教学氛围的营造应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方面推进。一方面,在高校体育人性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在充分运用已有体育教学资源的基础是,注意结合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场所和设施,为人性化体育教育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通过人性化教学理念的渗透改革与完善体育教学模式,积极创设有利于人性化教学思想实施的高校体育教学软环境。如开设校园精品体育课程,针对学生兴趣浓厚的足球、篮球等常见体育项目开设专业讲解课程,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相关体育知识与技巧。同时,学校还可与相关的足球、篮球协会合作,组织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相应体育项目的竞赛活动,这既能够为深爱这些体育项目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又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对这些体育项目产生兴趣,形成良好的人性化体育教学氛围。

3.4 建立人性化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人性化视角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求建立人性化考核评价体系。人性化考核评价体系是指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并在评价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日常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教学参与度、学习进退步情况等,据此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科学、合理的评价。同时,高校体育教师还应注意结合考核评价结果进行适当奖惩。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物质及精神上的奖励,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赠送足球、篮球、排球等,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主动性,又可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其他学生向这部分学生学习。对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与惩罚,如惩罚学生做俯卧撑、仰卧起坐、蛙跳、跑步等,既可以达到帮学生巩固其薄弱的体育项目的目的,又不至于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表现了对其主体性的尊重。

4 结 语

在各高校体育教学的人性化改革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但各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也在不断被提出。本文主要结合人性化教学内涵及人性化视角下的体育教学特征,总结了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改革、人性化教学氛围创造等几方面的人性化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人性化体育教师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人性化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8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魅力中国(2019年40期)2019-01-12 21:16:28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33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人性化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