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薇薇
(绥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参与国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的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中国第三次举办的奥运赛事。届时,中国也将成为第一个先后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青奥会、冬奥会、冬季残奥会的国家,向“奥运大满贯”又迈进一步。任何一场世界性的综合赛事,不仅是由世界各国运动员呈现的一场竞技盛宴,也是赛事志愿者及赛事举办城市各服务行业积极参与、无私奉献的一场服务性盛会。作为各国友人沟通的主渠道,英语在举办冬奥会期间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冬奥会志愿者及其他服务行业人员能否准确、得体、流利地使用英语为各国参赛人员及游客服务,对于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意义非凡[1]。随着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中国必将以崭新的姿态与世界接轨,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冰雪文化[2-4]和冰雪运动[5-7]的魅力。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必将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言语工具,帮助外国友人在没有语言障碍的前提下感受冬奥会,体会中国文化[8]。因此,冬奥会在筹办和举办过程中,除了要配备设施完善的比赛场地、城市公共设施等硬件设施之外,赛事举办城市不同人群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以及公共服务中英语的应用规范程度等语言服务的软件设施的配备也必须得到保障[9-10]。据统计,届时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外国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媒体等相关人员约1万多人,现场观看冬奥会各项赛事的各国游客数量更是不可胜数,必将涉及大量的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观众指引、物品分发、联络沟通、竞赛组织支持、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支持、文化活动支持等领域的语言服务保障工作,因此将需要相当数量的为冬奥会服务的志愿者担当服务重任[11]。社会各界群众、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友好人士都将成为冬奥会志愿者的重要来源。面对大量的外国友人,志愿者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北京承办冬奥会的水平和质量。
为赛事本身服务的志愿者需要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沟通能力,其他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英语服务质量也与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息息相关。因此,将对旅游、餐饮、酒店、机场、公园、商场、银行、车站、医院等各服务场所的工作人员的英语语言服务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12]。大量国外参赛人员及游客能否在赛场之外感受到舒适便捷的社会服务,体会当地的历史风情及民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业工作人员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高冬奥会志愿者及赛事举办城市各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英语语言服务质量,对于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智商群体,将责无旁贷地成为冬奥会志愿者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多数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于各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够,要求其用流利的英语准确恰当地向国际友人提供各项服务需要漫长的培训过程。因此,相比较而言,目前的在校大学生们因其自身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势必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各服务行业最佳的从业人员储备人选。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各个教学阶段的英语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英语阅读教育,一味强调背记单词和语法练习的重要性,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忽视学生听、说、写、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应付各级各类的考试,教师在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详细讲解语法和词汇上,因此学生对于所背记的词汇能够很好地运用到英语阅读和语法题目审题方面;同样,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从心理上排斥在非考试重点方面花费时间去练习,他们追求的是标准的、唯一的答案,对于自己不明白的语法项目过度依赖老师的讲解,从而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创新等能力,片面发展了应试技能[13],而对于特定语境中应该选择哪些词语及表达方式进行交际则很茫然,由此导致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发展不平衡,阅读能力较强,而听、说、写、译四项技能则相对薄弱——听不懂,说不出,写不对,译不准,所谓的“哑巴”英语现象极为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英语应用能力差。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汉语思维和语言习惯的影响,在口语及写作中套用英语的一种语言应用现象。它与英语语言的规则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相悖。当前很多大学生在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即使发音标准、语调自然、时态准确,也很有可能因汉语思维和用语习惯的影响出现词汇误用、搭配不当、用词累赘等问题,为交际造成障碍,甚至引起误会。
如在词汇误用方面,若想表达“我把钢笔忘在班级了”,如果望文生义地译为“I forgotmy pen in the classroom.”则是典型的词汇误用情况,更合适的说法应该是“I leftmy pen in the classroom.”而短语“make dinner”则属于搭配不当方面的问题,所谓的“做饭”不是指“生产制造出一顿饭”,而是指“烹饪食物”,使之成为人们可食用的菜肴,因此,标准的英语表达形式应该是“cook dinner”或是“prepare dinner”。用词累赘方面的问题也非常普遍,很多大学生为了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完整地翻译为英语,通常在表达过程中都会出现多余累赘的词汇,如句子“It is a great event with historical significance.”是想表述“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而此句简单清晰的英文表述形式应为“It is a historic event.”
上述三种情况的中式英语虽然不符合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些句子在语法和句法上完全正确,只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包括大学生们,很难辨别出其中的语用错误。诸如“I very likemusic.”这样完全按照汉语思维和语言习惯应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情况也很常见。究其本质,都是因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看得少、听得少,所以只能按照自己掌握的语法和词汇进行干瘪的造句和翻译。
语言依附于文化而存在,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应该了解该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语言习惯、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而不是从自身的母语文化出发去揣度和解释其他语言的应用,否则会因文化差异而造成交际的失败,甚至引起交际冲突。然而,一直以来,由于中国各种重要的大型英语考试对听说能力及交际能力的要求较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当前中国的英语教学更重视学生笔试能力的提高,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英语课堂往往是教师“一言堂”的教学状况,教师讲,学生记,英语教学一般都是遵循“生词—课文—语法—练习”这一教学程序,完全忽略了对西方文化的讲解与介绍。
作为学习多年英语的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了解了各种语法现象及时态的使用情况,甚至在取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证书之后,往往在和外国人的交际中,由于文化意识淡薄,从汉语文化出发,造成了交际的失误。例如,中国文化中,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是一种对老人表达关切的礼貌谦让的行为,但是如果同样的行为表达的对象是位上了年纪的外国人,通常会招来外国人的反感。因为在西方,“老”意味着衰朽残年[14],西方人都忌讳“老”字及与之相关的说法。
当然,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大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诸如“Have you eaten yet?”和“Where are you going?”之类的中国人和熟人间彼此问候的方式已经很少被用来和外国人打招呼,但是对于深层的文化差异的了解仍非常欠缺,对英语国家社会、历史、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认识仍有待加强。
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为大学生提供了极佳的锻炼及就业机会。无论是在冬奥会举办期间,还是在冬奥会结束后,促进冬奥会举办城市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传授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根据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因此以“应试”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合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需求。均衡发展听、说、读、写、译五项英语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五项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而不仅仅是各项能力的单项训练。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而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大量的实际操练获得。因此,在课堂教学形式上,要摒弃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突破教材的限制,丰富教学内容,让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辅助素材走进课堂,并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交流活动,如英语主题讲座、主题演讲、主题辩论、故事复述、读书汇报、英文电影观后感、英语原文翻译、景点英语介绍、英语短剧表演等,对学生均衡发展各项英语基本技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各高校在资源配置上都优先服务于教学,因此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多方面营造和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构建内容丰富的语言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此外,由于大学英语的授课时数有限,还应该充利用好课余时间为学生创设各种练习英语的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英语社团、英语沙龙、英文歌曲演唱赛等活动,锻炼学生讲英语的自信和勇气,并在综合测评中设置英语实践分数,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此外,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学生营造英语氛围,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增加英语广播节目的种类和时长,使学生多方面感受和了解中英两种语言在思维和习惯上的差异;要求学生按时收听收看权威的英语广播、英语新闻或是英语讲座,并在收听收看后用英语进行汇报;鼓励学生多读英文报刊杂志,多看英文影视作品,充分利用各种英语学习资源,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感受英语语言区别于汉语语言的特点,逐步适应并慢慢形成英语思维和语言习惯,帮助学生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方面尽量避免中式英语,提高交际成功率。
借助冬奥会的东风,大量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将有机会在冬奥会的筹备、举办过程中及冬奥会结束后北京、张家口及其周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大展拳脚,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而具备优秀的英语应用能力则会在施展自己才华的同时助自己一臂之力。因此,满足冬奥会背景下各行各业的产业链人才需求,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素养的提高,还应将其培养成通晓专用英语、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不同专业或职业需求之上,关注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其课程设计将语言分析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指导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ESP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大学英语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能够让不同专业大学生很快学以致用的专用英语,使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服务于学生英语从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需求,开设外贸英语、物流英语、旅游英语、银行英语、财会英语、法律英语、文秘英语[15]、酒店英语、体育英语、医学英语、海事英语等一系列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英语课程。这些英语实践应用型课程的开设,除了帮助学生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和深造,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外,在举办冬奥会的大背景下,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运用英语直接为冬奥会开展全面服务的能力,也是我国国家外语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培养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正确交际的能力。然而,较高的专业英语素养并不能够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文化意识淡薄将成为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绊脚石。在大力实行ESP教学的同时,教师应结合教材适时讲解知识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宗教、法律、文学艺术等文化知识进行讲解,破解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使学生了解中西方在社会制度、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民间传说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此外,充分利用互联网并发挥外籍教师在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都对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上所述,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通用英语和专门英语,对于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无疑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有一点不容忽视:来自世界各地的裁判员、教练、运动员和游客汇集在北京和张家口的原因是参与和感受具有中国特色的冬奥会。因此,以冬奥会为主题,对大学生开展备战冬奥全面志愿服务的ESP英语培训,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这种带有极强针对性的ESP冰雪奥运英语培训是将大学生所学基础英语转化为冬奥会最直接语言服务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掌握ESP冰雪奥运英语,不仅要求冬奥会愿者对于各冰雪比赛项目及比赛场馆设施标识语的英文表达方式了然于胸,而且要求所有志愿者及各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对各国基本的文化习俗有所了解,并能够用英语将北京、张家口两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餐饮文化准确地表达出来。此外,ESP冰雪奥运英语培训目标还包括要求大学生志愿者运用准确流利的英语将我们引以为傲的、具有中国人特色的各项新事物、新风貌向国际友人展现出来,让他们了解中国的高铁、共享单车等新四大发明,为他们在中国比赛和游玩期间的生活提供便利服务,让国际友人既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礼遇,又能深深体会中国文化的魅力,是展现中国国家外语能力和实力的大好机会。
因此,在培养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在学生的听、说素材方面,突出冬奥会主题内容,通过“每周一题”的主题活动将与冰雪奥运相关的人、事、物的单词和句子有机结合,建立“冰雪奥运”微信群或QQ群,随时分享、讨论和学习冰雪奥会相关内容,特别强化体育和旅游方面的语言积累和应用,为服务冬奥会做好各方面的信息储备工作,适时向各国友人展示中国冰雪文化、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魅力。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是我国向世界展示综合实力、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一次盛会。习总书记强调,申办冬奥会,是展示中国发展成就、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无论是成就的展示还是形象的树立都离不开语言的服务和支撑。缺乏语言上的沟通和交流,我国与世界各国增进友谊、深化交流、融合发展都将成为纸上谈兵。因此,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英语的语言应用情况将对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国际合作的增加,以及国际环境的改善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的大学生将成为2022年冬奥会的主要服务力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迫在眉睫。在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均衡的英语基本技能,在英语氛围中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和语言习惯,在帮助学生掌握专门用途英语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做好服务冬奥会的语言和信息的储备工作,培养学生冰雪奥运英语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