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邵萍
幼儿园教师有专业性可言吗?其专业性体现在哪里?幼儿园教师经常受到这样的质疑。作为一名在幼儿教育岗位上坚守了36年的教师,我坚定地认为,幼儿园教师具有专業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体现在促进幼儿的发展上,体现在师幼互动中,也体现在家园的沟通、合作中。下面,我将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来说明教师的专业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案例一:是理解、尊重还是妥协、放任
小班开学第一天,侃侃一到幼儿园就大哭,他不吃不喝,也不听任何人的安慰和劝导,一直喊着要回家。教师一放开他,他就往门外跑。午睡时,他哭闹得更厉害了,不肯靠近床,甚至不让教师提“睡觉”二字。他的哭声干扰了其他孩子,不仅班里别的孩子没法午睡,而且吵得其他班级也不得安宁,一连两天都是如此。
教师了解到,侃侃在入园前从未有过集体生活的经历,在家里时他一直是由祖辈照顾的,平时极少外出与其他孩子一起玩,缺乏和同伴相处的经验。因而教师分析,侃侃如此表现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对他来说,幼儿园环境是陌生的,教师、同伴也是陌生的,而他又缺乏与他人相处的经验和经历,入园后他不得不与熟悉的家人分离,这使他感受到极大的恐惧,所以他的反应才如此强烈。
考虑到此时班里其他孩子也尚处于入园适应期,特别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侃侃一哭闹,会将情绪本来就不太稳定的孩子一起带哭了,他们也都不肯吃饭、不肯睡觉了。因此,教师和侃侃的家长商量:可否第一周先让孩子在园半天,吃完中饭就接回去,以缓解其分离焦虑,让其分阶段逐步适应集体生活,同时也不影响其他孩子的入园适应。
可是,侃侃的家长不同意。他们认为,侃侃平时就是这样的拗脾气,如果家长让一步,他会要求家长再让十步。家长举例说:之前教师在家访时了解到侃侃在家还一直用尿不湿,教师告诉家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可以自己如厕了,若侃侃还用尿不湿,可能会在集体中引发同伴的关注,从而造成他的不自信,因而家长需要在家帮助他学习自己如厕。在学习如厕的过程中,一开始侃侃也大哭大闹,甚至宁可憋着,但家长坚定地不给他用尿不湿。到了第三天,他愿意自己如厕了。因此,家长认为只要教师和家长一致坚持,决不让步,就没有问题了。侃侃的妈妈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教育就是要坚持原则。
为此,教师与家长进行了沟通。教师告诉家长,在让孩子坚持不再依赖尿不湿的问题上,家长的坚持是对的。因为除了个别特殊情况外,孩子一般在2岁左右生理发展和认知发展都已达到一定水平,可以自己如厕了,这是孩子能够做也应该做的事情。而入园适应的问题是每个孩子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的,其困难的程度与孩子入园前家庭的生活状态、喂养方式、集体生活的经验以及个人的性格等因素有关,不同孩子的适应期有长有短。作为成人,我们要给予理解和尊重,并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教师帮助家长分析了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适应困难:侃侃在入园前从未有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没有多少和同伴相处的经验,所以,他到了幼儿园不仅要适应新环境、新教师,还要适应新伙伴;同时,幼儿园一天的作息时间及生活环节和家里不太一样,他还要适应新的生活秩序。这一切对孩子来说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是巨大的挑战。若我们不重视孩子的需求,一味地要求孩子做自己无法做到的事,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甚至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自我意识的形成,以至于影响他的健康成长。教师对家长说:“我们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听了这些,家长若有所思,但仍心存疑虑。家长说:“如果一周后他还是老样子,难道就不上幼儿园了?”教师耐心地告诉家长,允许孩子先在园半天不等于妥协和放任,这只是一种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教师在实施这项举措前会和孩子说明:“其他小朋友都是在幼儿园一整天的,因为你之前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第一周你可以先来半天,但你要做到开开心心地来幼儿园,第二周你就要和大家一样哦!”教师每天都会跟孩子强调这一要求,早晨看到孩子来园时的一点点进步就会给予鼓励和强化,中午离园时会与孩子约定“第二天也要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并提醒他“再过几天就要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幼儿园一整天了”,让孩子在心理上有所预期,意识到“我要和大家一样”。一周后,如果侃侃还是不太适应,此时班里大多数孩子情绪相对稳定了,受他影响的可能性也小了,教师就可以有更多精力全程关注他,帮助他度过适应期。最后,教师告诉家长:请相信我们的专业判断和专业能力。
听了教师的分析,家长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接受了教师的建议。在策略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每天都会给予孩子和家长及时的反馈——今天哪些方面有进步,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明天依然要高高兴兴地来上幼儿园。同时,教师和家长保持频繁的沟通,请家长在家里也按照教师的方法与孩子互动和交流,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引导。一周后,家长发现孩子真的做到了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午睡时也会和其他孩子一样自己主动上床了。家长感叹道:“老师,还是你们专业!”
案例二:“家庭作业”的背后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如何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教师专业性的体现。
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了解科学保教的观点和方法,教师常常会请家长来园参与活动,观摩教师是如何实施保教的;或布置一些亲子任务以引导家长与教师合作,共同实施课程。但怎样让家长理解并认同参与这些活动的价值呢?我们认为,在开学时教师就要将本班本学期的课程计划、重点关注的内容及实施方案告知家长,让家长了解教师请他们来参与活动的目的、参与的内容、参与的方法以及参与的时间等。这样做可以让家长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有计划地予以配合,这可以缓解家长的焦虑。在活动临近时,教师需再次具体向家长讲述“任务”背后的理念及其价值,让家长理解、认同并积极有效地完成“任务”,发挥其对孩子发展的积极影响。例如,教师在开学时就告知家长本学期课程中有关于秋天的主题,家长便明确了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体验秋季特点的任务。在临近主题活动开展时,教师又利用微信、QQ及微视频等方式告知家长如何结合主题活动中的学习开展亲子活动。家长们便利用休息时间带孩子去户外观察秋天花草树木的变化,捡各种各样的树叶,比较树叶的颜色、大小、形状,并将树叶做成书签或利用树叶完成拼贴画,最后带到班里来分享。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从中体验到了快乐和成长。
当然,还是会有教师没能将任务背后的价值讲解清楚,也有一些家长因种种原因没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将任务异化了。这时,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沟通。
有一次,一位教师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我会关心爸爸妈妈”时,请家长回家捕捉孩子关心照顾父母和祖辈的行为及事件,并请家长拍下相关照片。教师告诉家长,照片可以是主题活动开展期间拍下的孩子的行为,也可以是以前拍的,数量上不作要求。教师请家长两周后让孩子将拍摄的照片带到班里。同时,教师也向家长说明了交照片的目的:一方面,通过照片帮助幼儿回忆和叙述自己做过的事;另一方面,在幼儿交流后,教师会和幼儿一起用照片布置班级环境,以鼓励和强化幼儿关爱家人的积极行为。
然而,还是有个别家长没能理解这一活动的价值,就在家里让孩子一次性“摆拍”了一些关心家人的照片,为了表现出是不同时期拍的照片,家长还特意让孩子换上不同的服装来拍。
教师知道后耐心地与家长作了个别交流。教师再次说明这样的活动是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而设计的。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为是幼儿阶段社会性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之一,而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和发展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在家庭日常生活这样的真实情境中,幼儿容易产生关爱家人的行为。例如,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时主动帮助拿拖鞋,看到爸爸妈妈疲倦地靠在沙发上小憩时主动拿毯子帮他们盖上,看到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身体不适时主动帮忙端水、搀扶等。家长可以及时拍摄记录孩子这些自然出现的关爱行为,这一方面是对孩子积极行为的鼓励和强化,让孩子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受到大家肯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成长足迹的记录。将照片交到班里,教师可以将孩子这种积极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让班里的孩子互相学习。这样的做法是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幼儿教育的规律的。可是,若家长用“摆拍”的方式对待这一任务,会给孩子留下一个坏的印象:我不用真的这样做,只要摆摆样子即可。这样做看似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但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
最后,教师对家长说,家长若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有不同意见,可以直接和教师沟通,从而了解教师为什么要求家长做这件事情以及应该怎样来完成,若实在没有时间来完成也可以告知教师,切不可以“摆拍”来应付,因为这样比不做这件事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更大。
听完教师的讲解,家长连连说:“对不起,真不知道原来交照片背后还有这么多道理!”
案例三:用适合孩子的方法指导孩子
一天,一位小班幼兒家长来向教师反映他的困扰。之前教师曾建议家长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种一盆植物,每天带着孩子观察、描述和记录,以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于是,他们就在家里种了一盆土豆。可是,每当他问孩子“土豆有没有变化”时,孩子只会说“它长高了”。他就对孩子说,你不能说点不一样的词,不能说得复杂一点吗?家长认为,孩子一方面可能是表达不清楚,另一方面是态度不够认真,这是不爱学习的表现。于是,他来询问教师该怎么办。
教师从不同方面给了家长非常具体的建议。
第一,教师建议家长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孩子观察。如,土豆发芽了吗?芽是什么颜色的、长什么样子、看起来像什么……对于小班幼儿,问题越具体越能够引导他们细致地观察。如果发现孩子尚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家长可以提出具有选择性的问题。如,叶子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芽长得像小豆豆还是像纸片……这样的提问为这一阶段的幼儿学习表述提供了支持。
第二,教师告诉家长,小班年龄段幼儿的观察与成人不同,他们需要调动自己所有感官来获取信息。幼儿的经验是凭借自身感官获得的,各种感官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窗口,幼儿年龄越小,感官在其经验建构中的作用就越大。所以,家长不仅要让孩子用眼睛观察、用语言描述,而且要给予充分的机会让孩子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引导他们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例如,可以引导孩子用手摸一摸土豆的茎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是直的还是弯曲的,是像圆柱还是像方柱;引导孩子闻一闻土豆的叶子、花有味道吗,是什么味道;让幼儿用肢体表现土豆植株的生长姿态……这样,孩子对土豆的观察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描述的语言也自然而然丰富了。
第三,教师建议家长在引导孩子观察时可以和孩子一起预测。土豆苗每天都在长高吗?每天能长多高?最高能长到多高?它有叶子吗?叶子会是什么样子的,是圆形的还是细长形的,是大的还是小的?是会长很多叶子还是只会长一点点?它会开花吗,花是什么颜色的……一系列的猜想可以让孩子产生期待,从而激发观察兴趣,同时也让孩子意识到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观察植物,由此获得具体而丰富的经验。
第四,教师根据家长所述的孩子的具体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当发现孩子只会说“长高了”时,家长可以追问:“你是怎么发现它长高了的?怎么来证明它长高了?我们可以拿什么东西来比一比,量一量?”这时,孩子就会思考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量,怎么量。无论孩子找什么来量,家长都不要否定,要和他一起试一试,并做好记录,让孩子在此过程中发现任何物品都可以用来测量、比较高矮长短,但用不同的物品测量,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孩子自己经历了测量、比较后,就会用具体化的语言来描述土豆苗的高度了。除了测量植株高度外,还可以观察植株有没有长“胖”,即观察茎的粗细变化等,同样可以让孩子利用线、绳子、纸条等物品来表现和证明其变化。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通过数叶子、数花苞等方式来发现植物的生长变化,在此过程中可以和孩子讨论从哪里开始数,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遗漏。这里面蕴含了很多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契机,他不仅在学习观察,也在发展数学思维。
听了教师的话,家长恍然大悟,回家后便去尝试如此引导孩子。一段时间后,家长反馈:“老师的建议太有用了,原来不是孩子不会说、不想说,更不是他不爱学习,而是我不懂得引导。过去我只会让他说得更复杂一些,丰富一些,不一样一些,其实孩子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复杂,如何才能丰富,如何才能不一样,因此就失去了观察和表达的兴趣。而现在我从老师这里学了指导的方法,孩子不仅爱讲,而且会讲,根本不需要我教他怎么讲。比如,他看到水仙花的叶子就说,它像竹子一样细细长长的,和大蒜长得很像,等等。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老师真的太专业了!”
上述三个案例很好地证明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教师日常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体现在教师与家长的每一次交流和沟通之中。正是通过这样的合作与交流,家长感受到了我们的专业性,才会给予我们认同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