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红
慕课视域下运动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石 红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从当前运动心理学教学存在的不足入手,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运动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阐述慕课应用于“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需要进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师角色、考核方式五个方面的变革;可以通过知识体系、资源内容、微课、移动学习等方面对“运动心理学”课程进行慕课教学资源开发,以期为运动心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慕课;运动心理学;教学改革
慕课是一种远程教育,辅以远程评估和以学生交流为导向的社交网络平台,慕课并非仅仅将课程内容置于网上,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播,还包括完成课程相关练习、作业等内容。学生完成课程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所有人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另一种是个人自由选取时间完成,课堂主要用于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而非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纵向知识传播,最终形成从老师到学生的交流,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效果明显[1]。
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院系教学计划的调整,运动心理学教学学时减少,内容简化,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和知识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既要因材施教,又要保证教育质量,就需要将慕课应用于《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发挥课堂教学和“慕课”各自的优势,实现运动心理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运动心理学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课程,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之一,运动心理学内容较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大多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运动实践中,一直以来是高校体育院系理论课程教学的难点。目前,“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辅以教师案例讲解,信息量少,形式单一,知识缺乏广度和深度。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激发。传统的运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使教师课下忙于备课和收集案例材料,课上大部分时间用于传授专业知识,没有过多的精力与学生沟通交流,对有的学生来说教师讲得太快,对另外一些学生来说讲得太慢,学得快的学生一听就懂,剩下的时间无所事事,学得慢的学生没有时间消化教师所教得内容,没有建立起师生间亲密的关系,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讲授知识不容易被接受。
运动心理学课程一直沿袭传统的班级授课,主要是教师讲授课程内容,体育专业学生以记笔记、看书的方式听课,课中穿插提问或讨论,学生大多数时间被动地听讲,实质为填鸭式教学。实验课也大多是基础心理学方面的实验,如注意分配实验、情绪稳定性实验等,与实际运动情境联系较少,有些学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有些学生对课程主题不感兴趣。因此学生听课主动性差、参与性低,教学效果不佳。
慕课的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运动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体育运动及竞赛中的心理现象、规律及其原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独立运用运动心理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运动训练工作奠定基础,使学生由“我学会”向“我会学”转变,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要设计分层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2]。
将“慕课”引入传统“运动心理学”教学中,实现传统课堂向翻转课堂转变,学生在课外完成大部分运动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习,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运动情境中应用运动心理学知识的案例,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3]。
慕课将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运动心理学教学中,“课前视频推送→学生学习→教师课堂教学”三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在每次课堂教学前,教师向学生推送即将要学习的运动心理学知识点的慕课视频,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自主学习,并完成适量作业。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某一知识点学生反复观看学习,那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可能是感兴趣或者难理解的,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数据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时间,有计划地督促部分学习自主性弱的学生进行学习。教师鼓励那些学得较慢的学生使用回放键,这样学生就能反复观看视频内容。慕课将取代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解放学生和教师,鼓励学生做练习,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训练。
教师将慕课融入到《运动心理学》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运动情境创设者、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运动实践的导航者。根据“运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将具体的运动心理学案例、与运动心理学相关的视频资料、文献资料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学习,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发挥师生双向交流的积极作用。
为了与慕课相适应,“运动心理学”课程应该形成过程考核的评价体系,让教育评价标准回归到学习本身[4]。学习成绩由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两大部分构成,并以平时考核为主。平时考核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实现自动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改变过去“平时不用功,考前报佛脚”的学习方式。
慕课对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知识点、学习安排等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5]。同时,要遵循建构主义理论,将学生学习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联系,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说包括:(1)运用心理学理论解释运动现象;(2)运动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3)在运动中遵循、利用心理学原理提高运动成绩。
慕课包括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需要提供与这两个部分相适应的学习内容[6]。线上内容包括教师负责制作的部分和学生参与构建的部分,前者包括运动心理学授课视频、课堂练习、测验、课后作业、考试题、知识扩展等,后者包括运动心理学相关问题讨论、交流互动等;线下内容包括线下答疑、学习社区、运动心理学翻转课堂等。实现这些内容,需要使用“运动心理学”教材或相关研究者提供的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课件等素材。教师可以自己制作高质量的视频,也可以用把上课用的PPT文档录制下来,或用其他已有的材料录视频,在不断制作视频的过程中,逐渐将现有的材料加工调整,使其更适合教学。
相对于慕课的大规模和内容多样化,微课是由视频文件组成,以讲授一个知识点的概念、知识、问题等内容的新型课程组成单元[10],可作为慕课的内容形式之一。“微课”通过使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实现了在短时间内传递教学活动中的某个知识点,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教授《运动心理学》课程时,可以围绕运动心理学中独立的小知识点,如竞赛焦虑、模拟训练、暗示调节等制作成“微课”,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有助于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片段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也可以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移动学习使学生抓住出现在课堂外的其他环境中的学习机会,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赋予了他们个性化和自主权,能够不断地使用新的App并想出新的方法来使用移动设备,对学生来说是新鲜而有趣的事情[11]。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能够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快捷免费地实现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学,包括师生多元实时互动,教学全周期数据分析等,同时,将PPT、MOOC、手机微信融为一体,操作便捷。因此,开发“运动心理学”慕课资源时,应利用优秀的App,例如雨课堂,随时推送课前预习PPT.精心制作课堂授课PPT,在课前根据授课内容插入几道测试题目,在课上发起限时测试,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注意力大大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1]让-查尔斯•皮马隆,伊夫•埃佩尔布安,克莱尔•图里.如何设计优质慕课——探索慕课未来的商业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韩奇生,崔华春.高校建立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的探索[J].2014(6):31-33.
[3]杨永林,张世蓉,丁韬,等.从慕课到“小微课”,看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45-51.
[4]刘和海,张舒予,朱丽兰.论慕课本质、内涵与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5-11.
[5]邓宏钟,李孟军,迟妍,等.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学研究,2013(14):5-7.
[6]陈江.慕课的建设与实施策略[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33-42.
[7]王思佳.幕课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启示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8]程明凤.基于 SNS 的混合学习研究——以“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9]过宏雷,崔华春.幕课:高校教学模式的全新挑战与变革契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5):110-114.
[10]吴疆.微课程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规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11]Scott McQuiggan,LucyKosturko,JamieMcQuiggan,JenniferSabourin.移动学习引爆互联网学习的革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12]李睿.大学英语教材辅助移动学习资源系统建设[J].编辑与出版,2014,33(8):107-110.
[13]徐泉森.幕课视域下的武术教学改革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4,3(7):70-73.
[14]胡珊,邢涛.慕课视域下“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J].现代教育技术,2015,24(6):78-82.
[15]郝宁.以教育心理学视角看当前网络教育存在的缺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51-55.
Research on Sports Psychology Teaching Reform in the View of MOOC
SHI Hong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416000, Hunan, China)
吉首大学2016年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慕课视域下<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项目编号:2016SYJG015。
石红(1975—),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心理。